北京時間3月24日晚,國際奧委會發表聲明宣布鑑於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國際奧委會需要在不同的狀況下採取措施,在與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討論後,完成疫情對奧運會衝擊的評估,決定推遲東京奧運會至2021年夏天舉行,延期後的奧運會名稱仍保留「東京2020奧運會」。這是現代奧運會自1896年舉辦以來第一次延期舉辦,消息發布後在世界體壇投下了震撼彈。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辦對中國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運動隊還有在其他賽事的舉辦上面。
我們首先來分析下奧運會推遲對於中國奧運軍團的影響,奧運會看著是推遲了一年舉辦,但是對於備戰的運動員而言一年可不是很短的時間,他們為了奧運會已經準備了很多年,有一些老將是咬牙堅持訓練,準備在奧運會後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當然對於小將而言可能是利好的,他們有了更長的準備時間,對於拿到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或者取得好成績有更大的幫助。不過中國有多個隊伍都面臨新老交替的嚴峻形勢,我們就一一來探討。
首先要來關注的是中國桌球隊,桌球是中國的國球,這個項目自然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面的奪金重點項目。桌球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一共產生32枚金牌,中國桌球隊拿到了其中的28枚,奪金率高達87.5%。其中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單、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男單和女單創造了包攬該項目所有獎牌的盛況,同時升起了3面五星紅旗。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中國桌球隊拿下了所參加項目的所有金牌以及銀牌,成為了最沒有懸念的比賽項目。
中國桌球隊在新老交替上面做得並不好。特別是男隊方面上屆參加奧運會的3+1人中只有張繼科不會參賽。參賽的三人大概率是馬龍、許昕、樊振東三人,其中馬龍和許昕都年過30。他們都是在堅持能夠再拼一屆奧運會,捍衛國球的榮耀。沒有大的意外這應該也是馬龍和許昕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會,奧運會延遲一年對於中國桌球隊而言是一個考驗,目前男隊在後備人才的儲備上並不是太厚,想要在優中選優的奧運會中短時間實現新老交替非常困難。女隊的情況比男隊稍好,不過對於第一次有機會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的劉詩雯而言不能如期參加奧運會依然很遺憾。對於國乒而言一年的時間是個新人機會還是讓老將硬上值得關注。順便講一句自1988年桌球進入奧運會以來女子單打金牌中國隊從未旁落。
中國的另一個奪金大戶跳水隊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作為中國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隊伍跳水隊的年齡結構也不是特別好。除了女子跳臺項目,其他項目上面都有這樣的問題。男隊方面曹緣一個人身兼三項對於體能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奧運會推遲一年隨著年齡增大曹緣能否身兼重任很難講。現在多出來一年的時間對於中國跳水隊而言面臨兩難的選擇,是組新的組合還是繼續讓曹緣兼項值得周繼紅深思。女子跳板項目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目前領銜的兩位隊員施廷懋、王涵都是30歲左右的老隊員,在跳水項目上絕對算高齡。中國女子跳板在奧運會上有統治地位,1988年奧運會開始只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丟掉了一塊雙人金牌。施廷懋和王涵的優勢還是很明顯,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要維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還是很難。男子跳臺作為變數最大的項目,陣容不好說,多人都有機會代表中國角逐奧運會,但是誰都沒有絕對實力能夠確保奪冠。中國跳水隊在奧運會上沒有實現過金牌的包攬,在東京能否達成依然很難。只希望這延期一年,隊裡能處理好要面對的問題,捍衛跳水夢之隊的榮耀。
中國隊的另一個傳統優勢項目體操也會面臨新老交替的問題,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體操隊遭遇慘敗,僅僅拿到了兩枚銅牌,創造了1984年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差戰績。中國體操隊在裡約奧運會後實現了新老交替,特別是女隊上來了一批新隊員,她們在去年進行的世錦賽中團體和全能都拿到了獎牌。男隊也上來了肖若騰、鄒敬園等隊員期待在東京奧運會打翻身仗。去年進行的世錦賽中國隊雖然創造了23年來的最差成績,但是對於奧運會的競爭還是可以期待。不過比賽延期一年進行隊員們能否保證狀態很難預料,特別是女隊如何控制身體發育這一關值得思考。國際體聯的規則是每個奧運周期一本,按照計劃在2021年將出臺新的規則,但是奧運會延期國際體聯是否修改規則還值得觀察,一旦修改對於中國隊的衝擊也是很大的,當然其他協會也一樣。
中國田徑隊雖然不是奧運會的奪金主力團隊,但是我們有幾名優秀的世界頂級選手都為東京奧運在蓄力。東京奧運會基本都會是他們最後一次出現在奧運賽場追逐各自的奧運夢想。第一位就是進入這個周期開始統治女子鉛球賽場的鞏立姣,她連續兩屆獲得了世錦賽冠軍,連續三年獲得了世界田聯的鑽石大獎,此前參加的奧運會拿到了一銀一銅以及一個第四名,就差一枚奧運會金牌實現自己的大滿貫。比賽延遲一年,對於傷病纏身的鞏立姣而言延期一年如何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在自己的最後一屆奧運會圓夢值得好好考慮。田徑隊除了鞏立姣,蘇炳添依然有著自己的奧運夢想。他在世錦賽的賽場上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就期待能夠在奧運會賽場跑進百米決賽創造歷史。去年蘇炳添受到了傷病困擾只參加了四站室外賽事,成績也和之前有下滑,近期的報導看蘇炳添傷勢恢復不錯,期待在奧運會圓夢,推遲一年他能否控制好傷病以最好的競技狀態出現在奧運會賽場同樣值得關注。還有劉虹、呂會會、李玲等人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中國集體球類項目的代表中國女排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首先是主教練郎平她和國家隊的合同是到今年年底。郎指導在今年將年滿60歲,在裡約奧運會後就準備退休的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又帶了女排一個奧運周期這樣的延期對於她執教也會帶來新的挑戰。除了郎平以外,女排的幾位絕對主力顏妮、張常寧、曾春蕾等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延期一年的時間對於如何保持住好的競技狀態,再堅持一年,捍衛中國女排的榮耀值得期待。
除了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挑戰外,對於中國體育界還有其他的考驗。中國受到衝擊最嚴重的應該是成都市。按照規劃成都將在2021年8月8日-19日舉行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次承辦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預計將有來自世界上17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0餘名運動員參賽。奧運會延期一年將與大運會的舉辦時間對撞,勢必會對比賽帶來很大的影響。雖然近年來大運會的比賽質量和早年沒法比,但是和奧運會直接撞車,會進一步削減大運會的比賽質量。國際大體聯如何應對值得關注,不然對於投入了巨資舉辦大運會的成都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根據計劃第14屆全運會將於明年8月底到9月初在陝西省舉行,這也是西部省份首次單獨承辦全運會的比賽。中國的全運會的競賽水平很多時候還高於奧運會,各地方體育局更看重全運會的比賽成績。因此,此前為了促進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把原來在奧運會前一年舉行的全運會挪到了奧運會後一年舉行,並在奧運會上取得了獎牌將帶入全運會的獎牌榜。2017年天津全運會取消了獎牌榜,但是各地對於全運會依然非常重視。參加全運會的陣容和奧運會會高度重疊,如果全運會按照計劃舉行,很難保證全運會有高水平的競技狀態,不排除出現為了保全運會在奧運會出工不出力的情況。考慮到陝西的位置靠北,比賽也不太可能在冬季舉行,全運會如何安排很考驗國家體育總局的決策。畢竟2022年我們還要在杭州舉行亞運會的比賽,全運會延遲一年依然是沒有窗口期的。我們也有不少運動員為了全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在退役後能維持好的生活也在苦苦支撐,全運會的變動對於他們影響也是頗大的。
奧運會延期,對於體壇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目前沒有確定最終的比賽時間,但是不管怎麼樣都會對其他比賽帶來衝擊。我們期待疫情趕緊結束,能再次看到精彩的體育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