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個月的拉鋸戰,關於東京奧運會的問題終於塵埃落定:第三十二屆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辦,賽事名稱依舊為「東京2020年奧運會和帕運會」。由此,東京奧運會成為現代奧林匹克124年歷史上,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會。
歷史上奧運會曾停辦過,但未有延期先例。作為全球盛事,奧運日期生變勢必「牽一髮而動全身」。日本經濟如何復甦,來年「扎堆」的賽事如何調配,怎樣去保證備戰奧運會運動員們的狀態,都成了眼下的難題。
直接損失60億美元
日本經濟衰退幾成定局
「讓奧運會成為掃除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這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許下的諾言。舉辦奧運會一直被日本視為刺激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今,這一支柱在2020年將不會出現。畢竟只有舉辦日期定下來,後續工作才能展開。
至於位於東京晴海的奧運村,則計劃在奧運會後改造成分售公寓。目前,銷售工作已經開始,東京奧組委需要同相關企業進行交涉。此外,東京奧組委秉承勤儉辦奧運的初衷,並沒有修建媒體中心等永久設施,而選擇租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這是東京最大的展廳。展覽中心2021年的租借方已經確定,東京奧組委再次租用不僅需要負擔房租,或還需要給新的參展商以巨額賠償。
此外,人工也是一筆價格不菲的糊塗帳。東京奧組委現有3000多名工作人員,奧委會還需聘用一些短期合同員工,這部分的合同都要重新籤訂,計劃外的勞動力成本也激增。
大賽「撞車」
體育小年變大年
東京奧運會的延期像一塊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東京奧運會推遲到2021年舉辦,將避開冬奧會以及世界盃。但由於新冠疫情對國際體壇的攪動,已有歐洲杯等賽事明確表示將延期到明年6月,如今再加上東京奧運會,2021年的體育賽事議程將會變得異常擁擠。這對於運動員、轉播商、舉辦國政府,都不是好消息。
按照計劃,多個奧運項目的單項世錦賽將於2021年舉辦。其中,田徑世錦賽原計劃於8月份在美國尤金舉辦,遊泳世錦賽將於7月份在日本福岡開幕,這顯然已經和計劃改期後的奧運會「撞車」了。
此外,國際足聯世俱杯原定於2021年6月至7月在中國舉辦。隨著多項國際足聯賽事的延期,世俱杯也大概率會改變比賽時間。而國際足聯在斟酌世俱杯舉辦時間時,想必也要考慮是否會受到東京奧運會的影響。
總體來看,至少33個奧運項目的全球賽歷需要據此調整,這也意味著明年的賽歷需要大規模改動。畢竟,沒有哪項賽事願意和奧運會這個體壇巨無霸「撞車」。
對中國而言,原定於2021年8月在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將在西安舉行的第十四屆全運會都可能將會受到極大影響。按照慣例,全運會一般是8月舉行。當2020東京奧運會推遲,意味著原定於2021年的陝西全運會可能無法如期舉辦。當全運和奧運相撞,無疑全運小考讓路的概率會更高。而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關注度本就不如奧運會和世界盃,在推遲的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卡達世界盃的前後夾擊中,賽事對觀眾和贊助商的吸引力,也可能受到影響。
多出來的一年
打亂備戰節奏
一年光陰看似不長,但對運動員而言,差異巨大。競技體育有自身的比賽周期,各體育組織往往據其安排賽事,運動員也隨之有節奏、有重點的備戰。面對東京奧運周期「多出來」的一年,雖說保證了運動員們的身體狀況,但由於備戰節奏被打亂,競技狀態卻難保障。更不要說,這一年當中還可能會出現傷病之類的意外情況。去年劉詩雯在世乒賽上所向披靡,但今年卻因為傷病等原因,狀態急轉直下。而備戰奧運周期憑空增加了近一年的時間,期間必將充滿了變數。
推遲對於年輕運動員來說奧運延期只不過是換了個時間而已,甚至還能佔據一定優勢。以中國遊泳隊為例,中國遊泳隊的奪金點主攻男子仰泳名將徐嘉餘、女子混合泳的葉詩文即使到了明年也依然是當遊之年。而對於老將們來說則難言公平,如匈牙利選手霍斯祖明年就要31周歲了,對這部分人來說,歲月是最耗不起的東西。
此外,過去一段時間世界範圍內大量體育賽事停擺,而何時能夠恢復還是未知數。2021年東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到底會有多少機會檢驗訓練成果、觀察對手,目前也很難確定。
對於當事各方奧運延期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只能說,這是當下各方妥協的結果。但是換言之,待戰勝疫情之後再舉辦「盛宴」,想必會更令人激動。正如國際奧委會所言:奧運聖火會成為隧道盡頭的明燈。
編輯:張鈺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