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的女排: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

2020-09-26 峨眉山下白鷺飛

文\白鷺先生

曾用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

電影主要描寫了中國女排奮鬥史上舉足輕重的四場比賽,以此串聯起了中國女排三代人的血淚拼搏和艱辛傳承。

第一場,是1980年大年三十的訓練賽。國家隊女排對戰當時的全國男排冠軍江蘇隊。這場比賽開始被男排認為是形式主義,直到女排姑娘在他們頭上上演凌厲的扣殺,才讓他們刮目相看。雖然女排最後還是輸了,但女排精神已經鋒芒畢露。

第二場,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風頭正勁的強隊日本隊,那一場,中國女排頑強拼搏,霸氣側漏,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達康書記扮演的袁偉民指導那句:你們要明白,你們在跟誰打!讓人熱血沸騰。加上宋世雄老師那鏗鏘有力、極具磁性和辨識度的精彩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年代。簡直滿屏都是回憶殺。


第三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中國隊最終被郎平率領的美國隊打敗。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的痛苦掙扎,令人十分心疼。看看她賽後孤獨的背影,以及背後那些指責他的人的嘴臉吧。

中國鐵榔頭為什麼指教美國隊?電影裡面沒有給出正面解釋。但是有許多暗示。比如她把車停在殘疾人專用車位被質疑的時候,她拿出殘疾證的時候,讓人特別心酸。也許她只是想挑戰一下自己,或者她只想過得更好一點,能多陪女兒一點。

第四場,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雖然賽前壓力重重,但中國隊出奇制勝,一舉戰勝了天時地利的東道主巴西隊,並一路過關斬將,勇奪裡約奧運會的金牌。

這是全片重頭戲,有很多細節描寫。一是郎平賽前鼓勵朱婷的簡訊。朱婷親自重新演繹了曾經的感動,依然讓人淚崩。二是頒獎的時候,郎平打開手機,與陳忠和分享國歌的時候,電影院裡哭成了一片......

讓我們再來說說《奪冠》裡面,其他走心的瞬間吧:

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

這是達康書記扮演的袁偉民指導對老中國女排的精神指示。最初讓人覺得太過嚴苛,不近人情。直到在國際賽場上女排被對方教訓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句話有多正確!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集體運動,一定要有團結協作精神,不然一定打不好。女排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杯子為什麼能盛水?因為是空的

這句臺詞在電影裡反覆出現。極具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諦。

不只是優秀的運動員,還是優秀的人

這是一種新的訓練思路。魔鬼訓練背後還要彰顯人性的溫暖。所以郎平那句:今天先不練了,放你們假,去戀愛吧!讓我們跟想繃卻繃不住的女排姑娘們一樣,都想抱抱郎指導。

春蕾,對不起!

這句話的主角叫曾春蕾。查了一下她的資料。

曾春蕾,中國女排隊員,2009年首次入選國家女排,2012年開始亮相國際賽場並隨隊參加了倫敦奧運會。她憑藉著全面的技術、獨特的左手進攻、良好的比賽氣質,是北京女排自郎平、楊曉君、馮坤、薛明、韓旭之後又一位入選了國家集訓隊的隊員,是中國女排為數不多的個人特點突出的年輕接應二傳。

可如此優秀的球員最終卻沒有入選2016裡約奧運會的參賽陣容。大家都問郎指導為什麼?

郎指導給出了解釋:因為你太好了。對手已經把你研究透了!

競技體育就是鬥智鬥勇的運動,有時候太過引人注目也會成為致命缺陷。所以郎指導也對曾春蕾說:對不起。因為勝利靠的不僅僅是拼搏,還有犧牲。

還有陳忠和長期作為女排的陪練,關鍵時刻卻不能隨隊徵戰。為了重整中國女排,還主動讓賢郎平,也是犧牲了太多太多。

老中國女排七號是誰?

電影裡劉敏濤飾演的女排7號是誰?

她是陳招娣

陳招娣是中國女排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團隊中的核心隊員,為中國女排1979年首獲亞洲冠軍,1981年首獲世界盃冠軍,1982年首獲世錦賽冠軍和亞運會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2013年4月1日下午,陳招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歲。她獲得多少榮譽和軍銜已經不重要。據說陳招娣少將被火化後,身體裡的鋼釘被高溫的融燒遺留了下來,那一顆顆鋼釘都是她為女排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勳章和證明,人民日報在她離世後發表了評論文章《你留下女排之魂》中這樣寫道:&34;陳招娣無疑也是中國女排的精神代表之一。

此外,還有

「成為你」

內心足夠強大,就不會把贏當成比賽唯一的價值」等臺詞

裡面充分彰顯了震撼人心的女排精神

跟鞏俐和黃渤不露痕跡的演技相比,郎平的女兒白浪演繹的年輕版郎平也是很大的亮點

最重要的還是

《奪冠》的女排—讓世界聽見了中國的聲音!

謝謝郎平

謝謝中國女排

致敬中國精神!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的《奪冠》看點在哪?
    文\白鷺先生曾用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電影主要描寫了中國女排奮鬥史上舉足輕重的四場比賽,以此串聯起了中國女排三代人的血淚拼搏和艱辛傳承。第二場,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風頭正勁的東道主日本隊,那一場,中國女排頑強拼搏,霸氣側漏,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那也是郎平嶄露頭角的裡程碑式的比賽。
  • 奪冠―女排精神
    深夜場的電影,點映場的奪冠。 遲到了十多分鐘入場,還沒進去就聽見排球擊打的聲音,十點多電影院裡沒有幾個人,匆忙找到位置坐好,看向熒幕,不得不說,八十年代的條件多少落魄了些,鏡頭一轉,女排竟然和男排打球,這多少有點震驚到了,力量上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啊,可那個時候只能這樣練,用男排來模擬歐美隊伍的力量,一次次的練習,一次次的摔跤,看的揪心, 81年世界盃戰勝日本隊的時候,那一刻,我覺得女排精神不單單是女排精神
  • 中國音樂人離格萊美有多遠?吳彤兩次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
    吳彤兩次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 2019-07-04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奪冠》的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
    中國女排《奪冠》上映,不負眾望,很淚,很燃!01《奪冠》是個專題電影,是體育電影。講訴的是中國女排近四十年來,一路走過的風雨歷程。《奪冠》但不是紀錄片,也不是紀錄片似的平鋪直敘。為什麼這麼苦還要練,因為心中有個聲音叫國家,為國爭光。這是一種精神,為國而拼搏。終於,女排不負眾望,從1981到1986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女排冠軍,歷史第一「五連冠」!當時年幼,只是模糊記得,小縣城的電視還不普及,但每當女排賽事,總會有一些院子匯聚很多人,圍著一個小小的黑白電視。
  • 中國女排《奪冠》,燃!
    9月25日,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了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中國勝,並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
  • 聯塑帶你重燃中國女排《奪冠》時刻
    中國女排,以拼搏書寫傳奇電影《奪冠》不僅是激昂人心的運動題材影片,更是中國體育名片的縮影。30多年間,她們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用手中小小的排球,創造一個又一個傳奇,贏得世界矚目,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
  • 《奪冠》的2.6億票房,中國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
    最近熱播的電影裡,最能提起我的興趣就是《奪冠》了,各大影院評分直衝9.1分,為什麼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分?除了影片描述了中國女排在世界冠軍路上的艱難前行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在影片裡,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中國女排在不斷前行時,也折射出了中國人可貴的——女排精神,什麼是女排精神呢....
  • 中國女排背後的聲音,央視著名體育賽解說員宋世雄
    2020年9月25日,由陳可辛導演,鞏俐、黃渤、彭昱暢、吳剛等人主演的中國女排電影《奪冠》即將上映。這部135分鐘的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中國女排,不止於「奪冠」
    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以7戰全勝之姿,拿下中國在三大球項目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女排又在1981-1986年間實現「五連冠」,在80年代的集體記憶中成為了「神話」。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女排2004年、2016年的兩次奧運會奪冠之路更是崎嶇,屢次從不被看好的境地中殺出,進而成為了90後、00後心中忘不掉的珍貴記憶。
  • 《中國女排 奪冠》女排精神 為何淚目?
    當初就已經流言四起,陳忠和並不滿意預告片中形象,排管高層不滿片中內容改編,女排隊員不同意署名。到後來,疫情席捲全球,電影被迫無奈撤出原定的春節檔,宣傳周期全部打散。就這樣一直到了2020年9月25號,中國女排電影改名《奪冠》後在萬眾矚目中上映了。
  • 世界女排看中國;中國女排看天津。
    這裡所謂的看應該理解是熱點:世界女排熱點在中國;中國女排熱點在天津。中國女排自1981年世界盃奪冠以來,吸引了一大批女排球迷。而女排精神又鼓舞了一大批年輕人,為了國家榮譽奮勇拼搏。中國女排幾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的排球水平始終名列世界前列,這也引起世界排壇的關注,也被其他國家以打敗中國女排為榮。
  • 【中國女排奪冠】時隔11年再奪世界冠軍 女排重返世界之巔
    【 時隔11年 中國女排再登世界之巔】中國女排世界排名第三,日本女排世界排名第五,中國隊此番世界盃3-1塞爾維亞、3-0阿爾及利亞、0-3美國,3-1韓國、3-0秘魯、3-0古巴,3-0肯亞、3-0阿根廷,3-0多米尼加,3-1俄羅斯整體發揮平穩;而日本隊上輪輸給美國,10
  • 中國女排《奪冠》
    《奪冠》這部電影是我國體育電影裡,當之無愧的頂級大片,國慶節期間我曾二刷過這部電影,很多人都問,這個時代我們還需要女排精神嗎?體育類電影呢目前在我國產量不高,以往類似題材的影片,給人感覺更多的是,教條政治色彩或者是大國情懷,很少有個人色彩,一切的元素都是圍繞集體主義展開的,缺少對運動員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探索與關照。
  • 滿分,給中國女排,也給《奪冠》
    《奪冠》的故事從2008的北京奧運會女排比賽開始,那場讓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中美大戰。帶著美國和中國對壘的,是中國女排裡曾經的金牌隊員郎平。以這場比賽為分界點,《奪冠》延伸到了更遠的過去,也去到了我們更熟悉的當下。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波瀾由此展開。
  • 世界排球聯賽中國香港站力克義大利 中國女排大逆轉奪冠
    原標題:中國女排大逆轉奪冠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楊敏)2019年世界排球聯賽中國香港站昨天進入最後一個比賽日,中國女排在壓軸戰中以3比2逆轉義大利女排成功奪冠,同時終結了對對手的6連敗,5局的比分是18比25、22比25、25比23、26比24和15比13。
  • 李鐵率國足觀看《奪冠》,女排精神讓人感動,有國腳悄然落淚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幾十年艱辛發展的過程,從巔峰再到低谷再到巔峰,女排精神也一代代傳承下來,帶給人們許多感動。近日,中國男足組織全隊觀看了《奪冠》,有球員甚至被電影細節感動落淚,在影院依稀能夠聽見細微的抽泣聲。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奪冠》:成年人的世界需要女排精神
    文/夢裡詩書在《奪冠》中,陳可辛不只是單一的去展現某一場中國女排奪取世界冠軍的歷程來勵志燃情,而是在伊始拋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宏大命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去展現中國女排從首次奪冠到傳承轉變的時代變遷
  • 《奪冠》:成年人的世界需要女排精神
    文/夢裡詩書在《奪冠》中,陳可辛不只是單一的去展現某一場中國女排奪取世界冠軍的歷程來勵志燃情,而是在伊始拋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宏大命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去展現中國女排從首次奪冠到傳承轉變的時代變遷,而作為中國最為知名的女排球運動員郎平,
  • 聽見你的聲音
    再次聽見你的聲音,是你用那不大標準的普通話在升旗儀式上發言。你的聲音還是那麼特殊,深深地刻在我記憶中。循著聲音,爺爺帶我來到一片田裡。那蛙鳴果然更大聲了。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一隻小青蛙,它也許是看到我來了害羞了吧,停止了它的歌唱。這時不遠處又有一隻。它叫一聲另一隻也叫一聲。我問爺爺:「爺爺,青蛙一直叫不累嗎」,爺爺笑著說它們在聊天呢,你聊天的時候累嗎?在田裡,我不止發現了青蛙在"唱歌」,還有蟋蟀也在「唱歌」,整個世界都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