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達爾文向世人說明了人類也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演化而來,但是達爾文並沒有說明人類的起源地的問題。達爾文認為在人類演化的進程中,行走方式的改變是重大變化,兩足直立行走是成為人類的最顯著的特徵。從《物種起源》一書中,我們可以明白,人類起源於類人猿。
現如今,關於人類的起源地的研究,主要有兩大觀點,它們是鮮明的對立面。一種是「多地起源論」,一種是「非洲起源論」,兩者的爭論從1940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息,就看誰掌握的證據更多了。
多地起源論
多地起源論很好理解,也就是人類的起源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多個地方,有說是三個地區的,也有說是四個地區的,這個學說可以解釋如今的各個大洲的人種差異,比如白種人是由居住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演化而來,亞洲人是由北京猿人演化而來。
1939年,德國人類學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的化石時,提出了多地起源論,他認為在非洲、歐洲、東南亞、東亞各有一條不同的人類進化線,它們各自獨立的進化出了現代人類。在該理論提出之後的幾十年裡,不同學者也對其進行了完善,但是這個猜測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如果是多地起源的話,人種的差異將會越來越大,可是從現如今來看,無論是亞洲人還是歐洲人、非洲人差異都很小,這說不通的。
非洲起源論
與多地起源論對立的就是非洲起源論了,也就是單一地區起源。原先可不是確定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早先人們對於單一地區起源的說法有很多,有人說起源於西亞,有人說起源於中國,當然也有人說起源於非洲,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出現在非洲,於是非洲起源論逐漸被大家接受。
非洲起源論指出人類最先出現在非洲大陸上,演化到智人階段,然後智人走向了世界各地。
關鍵證據
一直以來,非洲起源論與多地起源論爭論不休,但直到1987年,美國三位分子生物學家威爾遜、卡恩、斯通金從世界各地選取了147名婦女,從她們生產後的嬰兒的胎盤細胞中提取出了線粒體DNA,我們知道線粒體DNA在多數情況下只能由母系遺傳,這三位科學家對提取到的線粒體DNA序列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出了一個重量級的結論,即「夏娃說」,由於線粒體DNA遺傳的特性,現代人類共同的母親可以追溯到約20萬年前,他們把這位共同的母親命名為「夏娃」,她生活在非洲,當然夏娃並不是代指某一個個體。
後來,雖然這兩個學說還存在爭論,也不斷有新的證據加入其中,不過,世界上大多數的生物學家還是堅持「非洲起源論」,公元2000年,分子生物學家們又做出了一個創舉,他們又提出了一個與「夏娃說」相呼應的「亞當說」,「非洲起源論」再次獲得了一個重量級證據,至此,「非洲起源論」佔據了絕對的上風,不過,由於缺乏相關的化石證據,「非洲起源論」沒能徹底打敗「多地區起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