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破解吉利人才培養密碼

2021-01-19 吉利控股集團

8月25日, 2020年吉利控股集團大雁結營儀式在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站在吉利教育夢和造車夢開始的地方,吉利控股集團董事李書福回憶了創業40年來在人生重要關頭遇到的「惑」與「不惑」,與「後浪「分享他的感悟:

「 吉利進入汽車產業首先想到的是人才培養,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才培養與對員工的愛護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

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讓員工可以有一個體面的生活,比較好的收入、有一個公平的成長通道和一個廣闊的發展前景。吉利這個平臺是非常公平透明的,只要發奮努力,今後這個企業就是你們的。」

大雁,是吉利對校招生的統稱,意為「志存高遠、目標堅定、自發合作、主動補位」。吉利為他們構建了「大雁—飛雁—金雁」的人才培養體系:一年打基礎、三年成骨幹、五年創精英,十年立標杆。

吉利既是一個企業,又是一所學校。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幾位大雁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在吉利這個平臺成長、翱翔。

大雁——乘風破浪 心中有光

△ 王俊皓 吉利大雁

王俊皓是2020年度的吉利大雁,即將就職于吉利研究總院。2016年,他從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全英文教學專業畢業,同年赴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學位,2017年獲得歐盟Erasmus+項目獎學金赴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KU Leuven)交換,曾在戴姆勒及弗朗霍夫研究所實習。

留德期間,他的足跡遍布41個國家190+城市。他熱愛自駕、騎行、飛行,熱衷於了解各地的山川地理,民俗文化,歷史古蹟。同時,他也是自學成才的預備廚師和美食愛好者。

2019年10月18日,領克03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跑出了新的圈速紀錄,一舉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還在德國的王俊皓開始對這款獨特造型的中國「汽車之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準備找工作的他,正巧了解到吉利在德國的海外專場招聘會,抱著對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他選擇了吉利,成為了吉利大雁的一員。

面對未來,他充滿信心:「年輕人,是噴薄而出的力量,是時代的弄潮兒,我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帶著滿懷的熱情、無畏的勇氣和敢為人先的魄力,克服一切險阻,乘風破浪,定將成為創新發展的時代最強音!」

飛雁——吉利東歐渠道發展的探路者

△ 楊凱 國際銷售公司海外營銷經理

2015年大學畢業,楊凱加入吉利,從中國到白俄,從白俄到俄羅斯,常駐海外3年。

2017年,他帶領同事,3天內走訪全明斯克所有4S店共36家,通過後續近60次的會面,最終達成7家意向合作夥伴,邀請5家參加評審會,2家通過評審,並於年底建成,順利完成白俄渠道「破冰」。

白俄首勝後,他於一周之後再次奔赴俄羅斯,協助重塑俄羅斯渠道網絡。在俄兩年,他紮根一線,足跡遍布俄羅斯幾十個城市,俄羅斯籤約經銷商由2018年初的5家,增長到如今的69家。

作為一名海外一線的吉利人,他就是一張行走的名片,每走訪一個城市,每一次交談,每一次見面,他都在將吉利的種子播撒在俄羅斯這片土地上。他說:「能把自己的青春貢獻給吉利的全球化事業,我無怨無悔。」

金雁——大雁啟航 與吉利共成長

△ 李姣宇 動力寶雞基地運營管理部部長

2013年,還未正式畢業的李姣宇進入剛剛成立的動力總成研究院,開啟了「吉利之路」。次年大雁集訓後,當她從董事長手中接過一份作為大雁的最初榮譽時,暗自立下目標:「大雁啟航,與吉利共成長!」

隨著業務的深入和公司的快速發展,她帶領團隊梳理業務和制度,總結歸納出一系列業務手冊和檢索指引,用標準化實現作為業務中樞的經營管理價值。

2018年,受公司委派,她來到位於西北秦嶺腳下的寶雞,擔任綜合管理部負責人,先後完成基地績效管理、經營體管理、行政業務標準化等核心工作。並且挖掘基地優勢人才,帶頭營造基地「人人是老師,人人是學生」的知識分享和學習氛圍,自己帶頭開發課程10餘門,年授課近70小時。

2019年至今,她大力推進元動力、滾動式降本、經營體運營等項目。多管齊下,僅她所轄的部門,就貢獻運營降本252萬元,為兄弟工廠輸出技能人才200餘人。

從研發到製造,從單一模塊到多個模塊,她立志成為吉利內生「之字形」人才,從首批拓荒的「灣裡人」到駐紮邊塞的「西北人」,她始終是吉利「同路人」。運營管理降本增效,金牌講師助人成長。她說:「為肩上的一份擔當而感到自豪,身為中堅力量的我們是如此被需要,定當激流勇進,不負韶華。」

人才是吉利事業發展的基礎

李書福曾說,吉利有兩大法寶一個是創新,一個就是人才

在一切充滿不確定性

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

吉利的人才創新變革之路

將繼續前行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習話|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每日一習話|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2019-05-09 07:12:00來源:央廣網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常言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每一個成功事件的背後都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施捨,或者是幫忙幫出來的。當你為了一件事情去認真努力,去奔波。相應也會獲得等量的回報,這是成正比的。雖然這些有點像「心靈雞湯」,但是都是實話,是每個人地真實寫照,只有始終記住「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才能將自己地未來變成自己所期望地樣子。
  • 遊安徽一定要知道的成語故事「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成語: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故事概況:亳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以「三朝古都」名揚海內外。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無數燦若星辰的風流人物、英雄豪傑、文人墨客。道家始祖老子、莊子,他們留下的遺址、景觀,歷數起來猶如串珠,令人留連忘返。
  •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謹小慎微,善始善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這段話的意思是,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事情未出現變化的預兆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時容易散失。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夢想而行動的青春將是無悔的,為夢想而努力的人生一定是無憾的!努力著、奮鬥著,讓我們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養護從「足」開始!
    俗話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古語有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意思是說:走一千裡路也要從第一步開始,不積累每一步,永遠達不到千裡的地方。在今天,我們的千裡之行有汽車、飛機、高鐵等各類高科技的交通工具來實現,這句話仿佛已距離我們很遙遠。
  • 自媒體一段時間後,對「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有了更深的理解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是《老子》第六十四章的一句。全文:「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千裡的遠行,是從腳下開始走起來的,是一種比喻。「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很多時間,不是我們不理解,只是因為外在因素太多,影響了我們前行的方向和速度。按一個小學生都能理解的數學公式來看「S=V×t」,「S」表示距離,「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速度有時我們不能自己決定,但時間我們可以把握,因為魯迅先生教過我們怎麼去擠時間了。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遇見—長沙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一次精心籌劃的攻略出行有時候可能不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倉促中感悟,在進中收穫。 拖家帶口去長沙,便是這樣一次不期而遇的會面。初到長沙,便被來來往往的人流感染著氣氛,他鄉而來的過客,短暫駐足,雖匆匆一瞥,但也是一種遇見。
  • 《道德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修道|毫末|萬物|高臺_網易訂閱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從街中學子的課堂筆記看習慣養成!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慢慢的養成,學生時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吸納知識、提高成績尤為重要,甚至對於以後的工作、生活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為好習慣將會伴隨人的一生,影響人生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步伐,而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取決於學生對於每個環節所持有的態度,認真的態度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提醒學生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學習中的每個環節,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堅持的重要性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讀完了「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不為不言」,不免對人生產生幾分豪邁之心。
  • 【每日一字】千: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這麼遙遠的路,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人生世上,以一心秉持的原則為立足根本,去應對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走好人生的道路;同時,大千世界、千裡大道又在人的心裡,一個人心中理解了世界的複雜與關聯,懂得路途的長遠與艱難,便能更好地面對世界、繼續前行了。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只有厲害的人才能做到!
    搞明白就行了,厲害的人,他知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對吧?千裡之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那愚蠢的人,他是什麼?他就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但是他的眼睛望著千裡之外,所以我們的計劃要怎麼做?是越短越好,現在要幹啥?人是活在當下的,今日事今日畢。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瑜伽減肥要持之以恆,夯實基礎,塑形美體
    【本期導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瑜伽減肥要持之以恆,夯實基礎,塑形美體!我們古語常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意思也就是說做事情要從基礎做起,勇於嘗試,夯實基礎,一步一步向著成功努力。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選擇一雙好的高跟鞋真的很重要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選擇一雙好的細很高跟鞋真的很重要。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選擇一雙好的細跟高跟鞋真的很重要。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讀懂《道德經》,真是少走了太多彎路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讀懂《道德經》,真是少走了太多彎路《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小事做不好,何以話天下?
    所謂的「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所有這些都是講「大事」和「小事」的辯證關係。某改府機關招聘了幾個碩士與博士,滿以為在工作能力方面會大大超過以前招聘的大學本科生,能給機關工作帶來嶄新的面貌,使之出現一個空前的飛躍。
  • 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舉行精英班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共建研討會
    2020年10月28日下午,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舉行了新校區首次開學典禮。值此,吉利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召開吉利汽車精英班人才培養方案、實驗實訓室建設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要涉及校企合作模式、師資培養、實驗實訓室建設等多方面內容。汽車工程學院全體骨幹教師和企業專家教授齊聚成都校區新教學樓立德樓437室。
  •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或兩個階段,它們是相互區別、不能混淆的,同時,它們又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第一,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聯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