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疫情防控,服務實體經濟——建信信託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創新實踐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2015年9月29日,建信信託協助總行成功發行全國第一單註冊制項下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15建元1),正式開啟資產證券化業務徵程。近五年來,建信信託以受託人或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身份,深度參與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項目類型包括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貸ABS)、資產支持票據(ABN)和信貸資產流轉,落地項目數量、累計發行規模保持市場第一,通過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工具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建信信託充分發揮業務優勢與專業能力,通過邀請合作夥伴認購抗疫主體慈善信託、發行疫情防控資產支持票據、參與研究推動光伏扶貧證券化方案等一系列的高質量金融服務在第一時間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一、助力發行疫情防控資產支持票據

建信信託連續助力招商局集團下屬企業招商局通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通商租賃」)與寶灣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寶灣物流」)發行疫情防控資產支持票據(20通商租賃(疫情防控債)ABN001與20寶灣物流(疫情防控債)ABN001)。其中,20通商租賃(疫情防控債)ABN001發行規模18.6億元,刷新全行業疫情防控債發行規模記錄。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通商租賃全力支持客戶企業復工復產,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企業辦理租金延期支付,緩解客戶經營壓力;為疫情防控相關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建信信託協助通商租賃成功發行本單ABN,進一步保障其廣大客戶抵禦疫情衝擊,穩定經營生產。

20寶灣物流(疫情防控債)ABN001發行規模14億元,作為債券市場首單疫情防控CMBN,市場投資熱情高漲,發行利率創造CMBN產品歷史最低,寶灣物流也通過本單產品的發行完成在銀行間市場的首次亮相。通過資產證券化,建信信託幫助寶灣物流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本結構、同時提高資產運營水平和效率。

二、參與研究推動光伏扶貧證券化方案

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建信信託、中證焦桐基金和渤海證券聯合啟動光伏扶貧電站資產證券化項目研究。貧困縣的光伏扶貧存量資產具有較強的證券化價值與前景。一方面,近年來,貧困地區通過財政投入、社會投資和捐贈等方式建設了大量光伏發電設施,盤活扶貧資產,需要資本市場助力;另一方面,貧困縣產業基礎薄弱,在突發疫情的衝擊下,就業壓力大、稅源基礎差,通過光伏扶貧電站資產證券化將為縣域經濟引來增量資金。接下來,建信信託將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繼續深入研究推動光伏扶貧電站資產證券化及各類「防返貧」產業基金,探索通過縣域國資平臺實現有效對接,拓展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渠道。

相關焦點

  • 建信信託再次蟬聯《亞洲銀行家》「中國年度家族信託服務」大獎
    該獎項屬於《亞洲銀行家》2020年度全球財富與社會獎項計劃之一,於2018年在英國倫敦設立,旨在評選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力的高淨值人士,以及服務高淨值人群並對社會、行業和客戶創造出傑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建信信託已連續三年攬獲該獎項,是家族信託業務獲得國際權威獎項認可的唯一一家中國信託業金融機構,充分彰顯了行業以及國際媒體對建信信託家族信託業務創新實踐的高度認可。
  • 中建投信託:踐行國企擔當 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此次ABN產品的發行,是中建投信託作為信託行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先行探索者的一次新嘗試,也是中建投信託以實體經濟需求為導向,持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的縮影。
  • 信託與實體經濟創新發展論壇暨《信託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和方式...
    2020年12月4日,由英大信託主辦、普益標準承辦的「信託與實體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下的信託服務實體經濟探索」為主題,探索了信託業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和方式。圓桌論壇緊扣「後疫情時代下的信託服務實體經濟探索」主題,來自國網綜合能源集團、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國網能研院、英大股份等實體產業、金融機構和智庫單位的專家領導匯聚一堂,圍繞信託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進行思想碰撞,深入探討信託參與國家重大戰略、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優勢和路徑,為信託業加快回歸本源、切實發揮制度優勢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 促資產證券化 做價值發現者訪雲南信託總裁助理賈巖
    據了解,資產證券化現已成為雲南信託戰略型業務的一大重要抓手,那麼,除銀行間信貸資產證券化以及ABN業務外,雲南信託還將有哪些重點布局?對於信託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又有何創新思路?為此,《金融時報》記者特意採訪了雲南信託總裁助理賈巖。《金融時報》記者:資金信託徵求意見稿的相關內容傳遞出一些積極信號,對信託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有什麼影響?
  • 中融信託:以綜合金融服務助力美好生活
    中融信託成立三十餘載,一直秉持著「以信為本、受人之託」的初心,以專業的金融服務能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靈活的創新機制,持續服務實體經濟,並在期間保持穩健增長,完成自身飛躍,打造出創新轉型發展的行業樣本。轉型戰略持續推進業績穩居第一梯隊截至目前,資管新規落地已有一年,大資管行業開啟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 信託2020:堅定轉型步伐支持實體經濟
    與此同時,全行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不含房地產業)信託資產餘額15.68萬億元,佔全部信託資產餘額63.24%,佔比較年初提高2.51個百分點。投向小微企業的信託資產餘額2.36萬億元,為金融服務小微、民營企業發展體系提供了有效補充。
  • 信託資產有多少投向實體經濟
    一是信託業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二是基礎產業、房地產投向的信託資產規模同比增長,三是金融機構投向的信託資產規模降幅較大。服務實體經濟是信託業發展的基本立足點,也是信託公司堅持的發力點。隨著2019年信託公司年報的陸續發布,這一特點進一步得以驗證。
  • 建信信託星雲計劃家族基金合伙人2020年會成功舉辦
    近日,建信信託財富管理事業部「星雲計劃家族基金合伙人2020年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建信信託家族基金合伙人、建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建信信託高管層,私募投資界知名機構齊聚滬上,聽取家族基金運營情況,共話家族企業轉型發展和家族財富傳承。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如何有效避免經營風險並成功實現轉型成為實體企業迫切關注的話題。
  • ...中航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信託應在服務經濟民生中發揮...
    信託行業是我國金融業中第二大支柱行業,截至2020年2季度末,信託資產規模為21.28萬億元。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對信託行業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未來,信託行業如何回歸本源業務、轉型發展?如何緊跟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步伐,發揮好制度優勢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日前,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中國信託業協會會長、中航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
  • 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 信託業轉型助力直接融資
    數據顯示,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信託公司大力開展標品業務,助力直接融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信託資產餘額較二季度末減少4182.31億元,環比下降1.97%,降幅比二季度擴大了1.75個百分點。
  • 國通信託榮獲「年度卓越信託公司」獎
    國通信託一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通過貸款、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通過紓困基金、產業基金、普惠金融等方式解決中小和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截至9月末,公司存續項目投向基礎產業、工商企業等實體經濟規模達761億元,支持大量實體企業發展。如公司近期參與中金南通長三角科創發展基金,立足江蘇南通,重點支持精密機械、智能裝備等高成長性企業,服務南通經濟高質量發展。國通信託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持續加大轉型創新力度,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助力公司長遠穩健發展。
  • 信託公司轉型布局資產證券化: 平安信託平臺化、基金化道路怎麼走?
    一位信託公司高層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他所在信託公司正在從券商高薪挖角具有多年經驗的資產證券化專業人才。  數據顯示,資產證券化排在IPO、公司債、企業債後,成為第四大主流核心融資工具。2019年,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總規模逾2.3萬億;今年1-6月,發行總規模達9328億。
  • 光大信託閆桂軍:著力落實基金化、證券化、資產管理化戰略布局
    近日,光大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閆桂軍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對信託行業現狀、轉型方向以及未來目標等問題,發表了他的個人看法。 閆桂軍表示,要大力落實基金化、證券化、資產管理化發展戰略要求,全力推進戰略轉型,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基金化標品投資業務、服務信託業務,著力提高二級市場權益投資能力與業務覆蓋率。
  • 讓金融更有溫度 平安信託社會責任實踐再獲權威獎項
    來源:金融界信託戰疫情、助扶貧、做慈善,「三好學生」平安信託這一整年都在播種愛和希望,做有溫度的金融。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要求,平安信託今年積極踐行信託文化,加快回歸信託本源、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疫情防控、推動產業扶貧、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責任領域打造出了「社會影響力金融」的「平安範本」。
  • 信託業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
    2019年,中信信託向實體經濟領域投入資金約7000億元,近5年,該公司平均每年投入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1萬億元。從全行業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信託行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不含房地產業)的信託資產餘額13.14萬億元,佔全部信託資產餘額的62.97%。可以說,信託行業在自身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同時,支持實體經濟質效也在同步提高。
  • 銀保監會:不會一刀切停止信託公司開展融資類信託業務
    在融資信託業務壓降的同時,今年信託業服務實體經濟特徵明顯。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信託行業規模持續穩步壓降,信託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超半數信託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為促進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
  • 華潤信託喜獲「年度最具競爭力信託公司」「領航中國傑出信託公司...
    目前,在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下,國內信託行業步入「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深度調整期。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華潤信託將堅決貫徹執行監管層的整體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監管機構各項政策要求,持續推進自身信託業務結構調整與優化,積極發展標品信託(固收類、權益類、FOF/MOM)、家族信託、養老信託、服務信託(證券服務信託、ABS/ABN)等信託業本源業務,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 國通信託榮獲「年度卓越信託公司」獎 | 每經網
    國通信託一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通過貸款、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通過紓困基金、產業基金、普惠金融等方式解決中小和民營企業融資問題;通過慈善信託,為精準扶貧、脫貧貢獻力量。截至9月末,公司存續項目投向基礎產業、工商企業等實體經濟規模達761億元,支持大量實體企業發展。如公司近期參與中金南通長三角科創發展基金,立足江蘇南通,重點支持精密機械、智能裝備等高成長性企業,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國通信託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持續加大轉型創新力度,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助力公司長遠穩健發展。
  • 光大信託強化國有金融機構使命擔當 「多快好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多」支持實體企業的信託資金投放多。今年以來,光大信託通過加強同業合作、提升直銷募集能力、上線光大信託APP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各類資金,全面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堅持特事特辦,優化業務流程,對於疫情防控相關信託業務,光大信託在疫情期間實施免立項政策,開闢審批、審核、放款全流程「綠色通道」。通過線上評審、線上決策,提高疫情防控相關信託項目審批效率。為一線抗疫機構提供緊缺急需物資的光信善·藍帆醫療實物救援慈善信託項目,從1月27日開始緊急籌備,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內部籌備、外部溝通協調及預登記等工作,成為行業內首單針對新冠疫情發起設立的慈善信託。
  • 中融信託年中會召開 上半年業務結構和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中融信託2020年度年中工作會主會場 ▲ 年中工作會分會場通過線上接入 ▲ 會議總結到,上半年公司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快速反應,積極展業,持續為市場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期間,中融信託及各子公司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實現了小幅上升,傳統業務有保有壓穩步開展,創新業務重點方向更加突出,業務結構和資產質量持續得到優化,中融財富發揮「線上+線下」的服務優勢,推動財富管理服務再上層樓。下半年,公司將積極穩妥推進業務結構優化,穩步提升合規風控管理水平,全面開展信託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加強公司治理與股權管理工作,努力保持業務和業績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