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的本質是什麼?物理學告訴我們,從宏觀上來看,溫度是用來形容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而從微觀上來講,其本質就是微觀粒子的運動程度。微觀粒子的運動越劇烈,那麼溫度就越高。
既然如此,問題就產生了,為何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太空明明如此寒冷,但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後卻還可以讓人感受到溫暖呢?其實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往往會忽略問題的本質,要知道太空中之所以溫度低,並不是因為太陽光不溫暖,而是因為太空是接近完全真空所導致的。
根據計算,太空中平均每立方釐米的空間裡只有幾個原子而已。這意味著太陽光在傳播過程中,並不能將能量直接傳導給其他的微觀粒子。因此太空中幾乎沒有微觀粒子產生劇烈的運動,而沒有運動就不會產生熱量,因此就很難體現出溫度,所以太空中是非常寒冷的,不能給人溫暖的感覺。
根據天文探測的結果,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並不只有太陽和地球之間如此,整個宇宙裡,太空中的溫度都非常低。
那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能夠感覺到陽光的溫暖呢?那是因為地球上有足夠多的物質,地表空間有足夠多的分子和原子。當太陽光穿越了1.5億公裡的太空照射到地球上之後,會立馬讓地球上的分子和原子產生震動,於是地表環境開始慢慢變熱。
地面變熱後,會慢慢將熱量傳導給地面上方的空氣中,熱空氣的密度較小,就會慢慢上升,上升的過程中就和更高的空氣形成了對流,滿滿的更高的空氣也被加熱了。再加上大氣層這個巨大厚重的保溫層,地球就能夠在這個接近絕對零度的太空中保持足夠高的溫度了。
我們知道,太陽系第二軌道上的金星和地球一樣也擁有大氣層,不過金星的大氣層厚得多,而且金星的大氣層主要成本是溫室氣體從CO2,因此金星的大氣壓接近地球的一百倍。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金星的溫室效應十分明顯,因此金星的散熱效果非常差,在陽光的照射下,金星的地表溫度高達465攝氏度。
因此可以這麼認為,大氣層的成本對星球的表面溫度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火星就和金星完全不同,火星的的大氣非常稀薄,保溫效果非常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火星的地表溫度白天時只有-5攝氏度,晚上更是會低到-87攝氏度。
月球則是一個完全沒有大氣層的星球,白天的月表溫度能達到160攝氏度,而到了晚上則會低到-180攝氏度,晝夜溫差高達300多度。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