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
西安的天氣很不錯
約三五好友
踏春賞景是不錯的選擇。
位於南三環外的
陝西西安植物園
的百花競相開放。
所謂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今日帶你一起雲賞花。
一、梅花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北宋·蘇軾
現實中的梅花的顏色以紅白兩種為常見,而中國古人偏愛白梅者多。如北宋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元代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這是為什麼呢?欣賞了蘇東坡的這首《紅梅》詩後,也許你能有所領悟吧!
二、水仙花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北宋·黃庭堅
水仙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雅稱「凌波仙子」,這雅號源於三國曹植《洛神賦》中有關洛水女神的傳說。它的歷史已有千年,它的娟麗素雅,與蘭花的清香淡雅、菊花的涵貞高雅、菖蒲的瀟灑清雅共稱花中「四雅」。在群芳譜中,水仙花是最為詩人鍾愛的名花之一。如楊萬裡、範成大、蘇軾、梅堯臣、朱熹、黃庭堅、晏幾道、趙孟等。
三、玉蘭花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明·沈周
君子愛花,總愛花中之花。玉蘭花就是首選。她不妖嬈,卻豔麗;蘊含豐富,勾人心魄,叫人奮進。你看看,她高貴,卻不張揚:飽滿的花瓣、很富有個性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黃色,都一樣厚重。玉蘭花外形很像蓮花,盛開時,花瓣向四方伸展,清香陣陣,沁人心脾。玉蘭花代表著報恩,把那種夭然的至純至美,無私的奉獻給懂她的人。你看看,一陣風來了,她迎風搖曳,神採奕奕,宛若天仙,非常逗人喜歡,是一種絕妙的享受。
四、連翹
千步連翹不染塵,降香懶畫蛾眉春。虔心只把靈仙祝,醫回遊蕩遠志人。——關雎
剛開始我把連翹花當成了迎春花,我相信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分不清。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兩者的區別:一,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連翹只有4枚;二,迎春的小枝綠色,而連翹的小枝顏色較深,一般為淺褐色;三,迎春花很少結果,連翹花結果;四,迎春花的花期要早於連翹,連翹盛開時,迎春已接近尾聲。
五、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三月的朵朵桃花相繼盛開,一抹嫣紅點燃了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一陣微風吹過,桃花散落流水之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子了。白樂天的詩說的是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廬山上的大林寺這個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不過在最近的西安植物園的桃花已經開始掉落了,剛好有條小溪流。花瓣隨著流水飄走,似乎讓人覺得,世間的一切都是和桃花的花瓣一樣,隨著春風飄落,順著流水而化作塵泥。你品,你細細的品!
六、柳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唐·賀知章
《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楊柳最早就是柳樹的意思,因為一到春天,柳樹就會飛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傷感。所以以前的很多文人雅士,送別的時候就折柳條來送別。如隋代的《送別詩》: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代陳光的《長安新柳》: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七、杏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
在數千年詩歌史上,志南並不算很有名氣,甚至連生平事跡都未曾留下,只知道他是南宋的僧人。然而這句詩卻流傳千古,為人們津津樂道。陸遊晚年也曾有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無法確定志南是否讀過陸詩,但或許他應讀過南唐潘佑的《失題》,其中有「誰家舊宅春無主,深院簾垂杏花雨」,又或許詩人恰好看到身邊有杏花盛開,所以用「杏花雨」,總之這個詞是很有美感的。
八、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北宋·蘇軾
很久以前,有一位痴情的女人,它一直在等她心愛的人,但是因為古時候的女人地位低下,她並不能外出尋找愛人,只能苦等。很多年過去了,她並沒有等到愛人,死後她便化成了一種很鮮豔的花,這種話就是海棠花,海棠又名斷腸花,斷腸苦戀,卻無結果。海棠花在古代一般是種植在皇家園林裡的,所以,它除了意喻美麗還意喻高貴。也是詩人們比較喜歡的花卉之一,元好問: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李清照: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九、紅葉李
弱弱嬌嬌點點開,幽香輕落濺襟懷。偷閒樹下春不語,忽見花潮從夢來。——關山
單薄的花瓣,平淡無奇。你像一個深閨的少女。一開口,就有千言萬語。用你的熱情訴說著春日裡最美的時光。
十、山茱萸
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唐·王維
茱萸在古代被尊雅號是「闢邪翁」。宋代的《太平御覽》引晉周處《風土記》雲:「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闢除惡氣而御初寒也。宋代楊萬裡的《曲江重陽》:莫問明年衰與健,茱萸何處不相逢。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正是乍暖還寒時,
三月的長安草木萌動,
沉寂了許久的花花草草已經復甦,
這裡一片春意盎然的美景。
願枝頭春滿,山河無恙。
待到疫情過後,
你我相約,一日看盡長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