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 「對上級謙恭是本分,對平輩謙遜是高貴,對下級謙遜是高貴,對所有的人謙遜是安全。」謙恭地做人,對你有百益無一害。
放低姿態,不是卑微,而是升華靈魂,站得更高,看的更遠,走的更穩,贏得有把握,安全起飛,安全著落。
然而,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自以為是的傢伙。他們頭腦容易發熱,他們往往充滿夢想,只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因此就難免會將別人看得渺小,將自己看得偉大。仿佛自己是一顆熠熠生輝的珍珠,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驕傲。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宇宙中都很渺小,就像一粒塵埃一樣毫不起眼。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少了你而有什麼變化,地球也不會因為沒了你而不再轉動。那些深諳做人之道的人,大都是在社會群體中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擁有低調品行的人,而把自己看成比別人高一等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低調的品行不是卑微、怯懦和無能,而是力量的委婉展示,是世事精通的智慧表現。坦誠而平淡地看待自己,沒有人會因此而將你看低,反倒會從你的低調中看到閃光的品格。很多偉大的人也很會謙卑待人,人們也因此會越發敬重他。
01真正的大人物往往具有低調的奢華的氣質
在一個既髒又亂的候車室裡,靠門的座位上坐著一個滿臉疲憊的老人,身上的塵土及鞋子上的汙泥表明他走了很多的路。列車進站,開始檢票了,老人不急不忙的站起來,準備往檢票口走。
忽然,候車室外走來一個胖太太,她提著一個很大的箱子,顯然也是趕這班列車,可箱子大重,累得她呼呼直喘。胖太大看到了那個老人,衝他大喊:「喂,老頭,你給我提一下箱子,我一會兒給你小費。」那個老人想都沒想,拎過箱子就和胖太太朝檢票口走去。
他們剛剛檢票上車,火車就啟動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慶幸地說:「還真多虧你,不然我非誤車不可」說著,她掏出一美元遞給那個老人,老人微笑地接過。這時,列車長走了過來:「洛克菲勒先生,你好,歡迎你乘坐本次列車,請問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嗎?」
「謝謝,不用了,我只是剛剛做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現在我要回紐約總部。」老人客氣地回答。
「什麼,洛克菲勒!」胖太大驚叫起來,「上帝,我竟讓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給我提箱子,居然還給了他一美元小費,我這是在幹什麼啊!」她忙向洛先菲勒道歉,井誠惶誠恐地請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費退給她。
「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也沒有做錯什麼。」洛克菲勒微笑地說道,「這一美元,是我掙的,所以我收下了。」說著,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鄭重地放在了口袋裡。
真正的大人物是那種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卻仍然像平凡人一樣生活著的人。他們從來都是虛懷若谷的,很有氣質。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的成功而盛氣凌人,他們從來不會見人就喋喋不休地訴說自己是如何成功和發跡的,他們也從不痛恨自己的同事是「居心叵測之人」,他們只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和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低調的奢華」。
大人物尚且如此,而我們普通人呢?一個人如果妄自尊大,把誰都不放在眼裡,一切皆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一定會一天到晚被煩惱重重包圍著。
若一個人太自負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自我陶醉之中,變得自高自大起來。他會無視所有人對他的不滿和提醒,終日沉浸在自我滿足之中,對一切功名利祿都要攬入懷中,這樣的人永遠也得不到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尊重。
02人在低調中往往可讓讓自己前行得更遠
蘇格拉底說:大圓和小圓的比喻,真正的高人就像大圓,視野大、格局大,接觸到的信息多,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而覺得自己很渺小。
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尼說:謙遜基於力量,高傲基於無能。
兩隻大雁與一隻青蛙結成了朋友。秋天來了,大雁要飛回南方,三個朋友捨不得分開。大雁對青蛙說:「要是你也能飛上天多好呀,我們可以經常在一起了。」青蛙靈機一動:它讓兩個大雁銜住一根樹枝,然後它自己用嘴銜在樹枝中間,三個朋友一起飛上了天。地上的青蛙們都羨慕地拍手叫絕。這時有人問:「是誰這麼聰明?」那隻青蛙生怕錯過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於是大聲說:「這是我想出來的……」話還沒說完,它便從空中掉下來了。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裡迢迢來到一座寺院,對住持釋圓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也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心滿意足的老師。」
釋圓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沒能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老師嗎?」年輕人深深嘆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呢!」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硯和一沓宣紙。
釋圓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釋圓:「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釋圓說:「你畫得確實不錯,只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裡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
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裡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裡呢?只有把自己放低些,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只有正確地看待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坦然地承認自己的無知和不足,才能夠低下頭,謙卑處世,而不會不懂裝懂,自取其辱。
整天高昂著頭走路的人,很容易跌進命運預設的大坑,謙卑不是自卑,而是對自己的正確了解。懂得越多的人,越會知道自己未知的領域還有更多。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會常常以為自己勝人一籌。
一個人老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風雨的侵蝕總會讓「珍珠」失去光彩。不妨做一捧泥土,在低調中讓自己前行得更遠。
當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度的把握,謙遜也不例外。過分謙遜就是懦弱、無能,我們所講的謙遜是指為人處世,而不是任何時候都要謙遜,該爭取的時候還是要爭取。
03敗犬效應
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當看到別人陪於困境中時,都會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終得不到任何回報。這確確實實也是人類心理的真實狀況,心理學上稱之為「敗犬效應」,表現的是一種想對處於不利狀況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狀態。
讀過松下幸之助這樣一句話:謙和的態度,常會使別人難以拒絕你的要求,這也是一個人無往不勝的要訣。放低姿態做人是一種大智慧。低姿態往往可以保全自己不受惡人的嫉妒和傷害。
有一項實驗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哈佛大學的尼爾·巴哈利亞博士虛構了兩家公司,並將這兩家公司的情況對181名學生進行了介紹:A公司——員工有很高的工作熱情,但業績不位;B公司——經營方面不做任何努力。但業績很好。
博士假設這兩家公司是銷售洗滌劑、夾克衫、自行車燈等商品的公司,並排除顧客因商品差異而做出扶擇的情況,在此基礎上,他要求學生們就購買哪家公司的商品進行選擇。站果,選擇A公司的學生多於選擇B公司的學生(5.1:4.1)。敗犬效應在這裡得到了體現。
假如你不幸淪為「失戴者」,也不要輕言放棄。自怨自艾或消沉萎靡都於事無補。但只要你不懈拼搏,使周圍的人看到你的努力,你便有可能得到想要的幫助。
除此之外,通過展示你的「弱小」而博得同情,也能使你的期待得到滿足。當然,你需要了解對方的心理,掌握能博得對方同情的條件,否則只會造得其反。而一旦你成功地通過「示弱」獲得幫助,那麼,你已經勝別了一半。
如果你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種低姿態出現在對方面前。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使對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別人聰明,那麼在談事時他就會放鬆警惕,覺得自己用不著花費太大精力去對付一個「傻瓜」了。當事情明顯有利於你的時候,對方也會不自覺地以一種高姿態來對待你,好像要讓著你似的,也就不會與你一爭高下了。
做人別太高估了自己,或許你在其他人眼中什麼也不是。有些人太把自己當回事,將自己看得太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從而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其實,在別人的眼中,你並沒有那麼自己以為的那麼重要。有時候,你覺得別人在乎你,實際上你是在自作多情。如果總是炫耀自己的優越感,往往會讓人看不起。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用,也過來了。蒼蠅譏笑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駝過來。再見!」駱駝看了一眼蒼蠅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你別把自己看太重,你以為你是誰?」
實際上,你以低姿態出現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是為了讓對方從心理上感到一種滿足,使他願意合作。實際上越是表面謙虛的人,越是非常聰明的人,越是工作認真的人。當你表現出大智若愚來,使對方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氣氛中時,你就已經接近成功,並已經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那一半了。
你謙虛時顯得他高大;你樸實和氣,他就願意與你相處,認為你親切、可靠;你恭敬順從,他的指揮欲得到滿足,認為與你很合得來;你愚笨,他就願意幫助你,這種心理狀態對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態出現,處處高於對方,咄咄逼人,對方心裡會感到緊張,做事就沒把握了,而且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因此,為了把事情辦成,不妨常以低姿態出現在別人面前。
王陽明和曾國藩,這兩大完人,不約而同地指出,傲,是人生第一大敵人,是人身上的第一大惡德、第一大毛病。
因為傲慢、自滿的人不會繼續學習,不會繼續修身,而只會用他們的傲慢、目中無人的「毒箭」去傷害周圍的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有錢卻文化素養不高的暴發戶,他們時不時秀一把自己的豪車、金鍊、剛買的蘋果最新款,總之一切能炫耀的身外之物,他都拿出來炫耀一番,唯恐別人不知道,似乎他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他的所謂的大富大貴。每每看到這一幕,稍有文化素養人就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東西,這種東西讓你感到既可笑又可悲。仔細想想,人們真的喜歡他們嗎?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懦弱和畏縮,也絕對不會影響你的氣質。相反,當別人知道你是一個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時,則會對你更加尊重,認為你更加淳樸。這能讓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淋滴盡致地展現在別人的面前。
04放低姿態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其實,放低姿態不僅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還能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摸頭,一邊看著比正常標準低矮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著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不要忘了。」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因這一準則受益終生,後來,他功勳卓越,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一次談話中說:「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言外之意即是:做人不可無骨氣,但做事不可能總是昂著高貴的頭。
涉世之初的年輕人,心懷遠大抱負,都想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然而,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坎坷、荊棘和生活道路上橫生的障礙讓現實者吸取教訓,學會思索,採用迂迴和緩的方法去戰勝和超越;理想者則傲氣不斂,鋒芒畢露,小覷或無視生活有意無意設置的低矮「門框」,其結果便是:只能被碰得頭破血流,成為一個失敗者。
人生在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人人都會碰到。有些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強硬只能天折得更快,低頭彎腰,可以保護自己,雖然敢於碰硬是一種壯舉,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如果硬要拿雞蛋去碰石頭,只能是無謂的犧牲。這時,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迎接生活——放低姿態,適時低頭。
低頭側身才能踏過的小門,總有一道道需要我們忍痛堅持才能越過的坎坷,總有一段段需要我們默默奮鬥才能度過的時期。
老子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夠了解、認識別人是做人的智慧,能夠認識、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聰明。
真正認識自己,並不是簡單地自我了解,而是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楚自己的上限,最重要的是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05反思與總結
飽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行走人世間,低調沒有錯。為人低調,有人信任,做事低調,讓人欣賞。路也會越走越寬。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時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我們其實不必昂首挺胸,自己去撞得頭破血流,稍稍低一低頭,彎一彎腰,側身而過。這一低頭,一彎腰,一側身,不是一味地屈服於強權,不是一味地逆來順受,不是一味地懦弱無能,而是另一種大智慧、大胸懷、大抗爭。
可以毫無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不值錢的就是「架子」,放低姿態做人是一種大智慧,低姿態往往可以保全自己。當你表現出大智若愚來,使對方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氣氛中時,你就已經接近成功,並已經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那一半了。當別人知道你是一個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時,則會對你更加尊重,認為你更加淳樸。
面對外界的壓力,我們要盡力去承受,當承受不了的時候,暫時彎曲一下。能屈能伸,剛柔相濟,在低頭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在彎腰時鼓足自己的勁頭,在側身時想好前行的道路,一旦過了這道坎兒,我們便可大步流星地前行,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很多人都錘雄頓足地痛悔自己錯失了良機,其實是他們自己把機遇從身邊推走的,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通常很簡單,比如輕視了謀個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謙卑,不會去輕視別人;越沒本事的人,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否定別人,而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人生路上,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你並不知道什麼人會對你有所幫助,什麼人能影響你的命運,所以我們只有選擇一視同仁,這樣我們才不致錯過任何機會,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