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力量訓練中,為了彰顯鍛鍊效果,經常改變身體姿勢來孤立對肌肉的刺激,這種訓練模式,可以提高訓練動作針對能力,今天我們以練腿動作為例,用一個小改變來完美提高鍛鍊效果,讓腿部肌肉得到針對性的鍛鍊,部分肌肉的收縮感更強。
01舉例分析調整雙腿姿勢給腿部肌肉帶來的刺激
動作一:腿屈伸
標準動作展示:
1、選擇重量後,身體保持坐姿,腳踝固定在滾軸下面,讓雙腳腳尖勾起,保證身體挺直緊靠再椅背上,確保身體穩定。
2、收緊核心肌群,股四頭肌收縮發力,最大限度的讓腿部肌肉緊張起來。
3、緊張最高點,停留動作幾秒,然後有控制的將雙腿恢復原點,重複動作。
改變腿屈伸身體部位姿勢,刺激部位肌肉發生怎樣變化
腳尖方向的調整:
.調整腳尖朝上,可以讓雙腿肌肉得到很好的刺激。
.把腳尖調整到內測,可以很好的針對大腿內側肌群。
.把腳尖調整朝外,刺激肌肉是雙腿外側。
腳距大小的調整:
調整腳距,當雙腳之間的距離變窄的時候,刺激的目標肌肉是雙腿外側肌群。
動作二:俯身腿彎舉
1、身體俯臥在平板凳上,雙臂屈肘雙手緊握住凳角,讓臀部以上部位緊貼在凳子上,雙腿向下伸直,讓墊板放在小腿後側的腳踝處。
2、調整呼吸呼氣,收縮股二頭肌發力,雙腿舉起墊板向臀部方向運動,膝蓋以上部位保持靜止不動。
3、小腿舉到最高點,保持幾秒,然後有控制的將重量降回到原來位置,重複動作。
改變俯身腿彎舉身體部位姿勢,改變肌肉刺激部位
.腳尖朝下,負責刺激整個大腿後側肌群;腳尖朝裡,大腿內側肌群有很好的刺激程度;腳尖朝外,刺激的是大腿外側肌群。
腳距大小變化,對於腿部肌肉刺激有著明顯的不同,當雙腳之間的距離變窄時,主要刺激部位在大腿的外側。
動作三:坐姿腿舉
1、根據你的身高調整器械墊板高度,訓練者坐在器械上,雙腳置於踏板上,保持適當的距離,後背緊靠在椅背上,保持身體穩定。
2、雙腿肌肉收縮發力,伸展臀部和膝關節將重量向上推起,注意不要完全把膝關節鎖死。
3、最高點保持動作幾秒,然後恢復回到原來位置。
調整踏板和雙腳之間距離,刺激部位會發生怎樣變化
.踏板調到高處,會對大腿後側的膕繩肌有很好的刺激作用;踏板調到低處,這時針對的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雙腳之間距離變窄,主要刺激大腿外側肌群;雙腳之間距離變寬,刺激的肌群就會發生變化,主要針對的是大腿內側肌群。
動作四:槓鈴槓深蹲
1、訓練者保持站姿,雙腳保持一定距離,挺胸抬頭,讓膝關節和腳尖的方向一致,保持身體背部挺直。
2、收緊核心肌群,雙腿肌肉收縮發力,身體向後坐,感受股四頭肌強烈的緊張感。
3、當大腿平行地面或者低於水平面時,保持動作幾秒,然後有控制的將身體還原。
4、整個過程,要保持上肢穩定,不要左右搖晃、身體後仰或者前傾的現象。
改變雙腳之間距離和槓鈴的位置,刺激肌肉也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雙腳之間的距離變窄,刺激的部位集中在股四頭肌和大腿外側肌群上;雙腳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鍛鍊肌肉落在整個大腿上;當雙腿之間的距離比肩部寬出1.5倍時,刺激的肌肉則是大腿內測肌群,移動槓鈴槓到頸前,刺激臀部的力度降低,主要針對的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結語:通過以上的舉例分析,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健身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讓自己練腿運動更有針對性,更加彰顯效果,切記訓練過程中動作的標準性,不要把關注力放在訓練強度和重量上,降低自己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