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提起大昭寺很多人腦海中想像的便是西藏的大昭寺,可是來到內蒙古的呼和浩特這裡也有一個大昭寺,而且還是呼和浩特旅遊榜上排名第一的景點。可是今年因為特殊原因,大昭寺沒有開放,同樣呼和浩特的很多寺廟也沒有開放。
但是作為呼和浩特為數不多開放的寺廟,五塔寺也成為了很多遊客旅行的目的地之一。如它的名字,五塔寺是因為寺裡有個五塔而得名,這座寺廟以前叫做慈燈寺,它是小昭寺的一座附屬寺廟,因為這裡有一個五塔,而被當地人俗稱為五塔寺,據說在本地提起五塔寺基本都知道,但是原名字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這座寺廟建造於清雍正五年,是因為當時的小召喇嘛請求朝廷修建了一座寺廟,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後來因為喇嘛都回到了小召,這座慈燈寺也漸漸的變的荒蕪起來,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的時候,這裡已經沒有了一座佛殿,只剩下五塔這個古建築。如今我們看到的寺廟是在2006年的時候,政府花了800多萬元重新修建的一座寺廟。
五塔寺是一個四進院落的寺廟,它按照藏傳佛教的金剛曼陀羅壇城的形式而建的。檢票入園從山門來到第一進院子,兩側各有一座白塔,兩座白塔後面是鐘樓和鼓樓。寺廟的中軸線是三世佛殿、金剛薩埵殿、大日如來殿、金剛座舍利寶塔,東側由小白塔、鐘樓、彌陀殿、寶生佛殿、僧房等組成;西側由小白塔、鼓樓、不空成就佛殿、阿閦佛殿、僧房等組成。
寺廟裡很安靜,但是寺廟前面的廣場上卻有很多本地人在這裡曬太陽,他們推著孩子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者老人家們一起聚在一起聊聊天、曬曬太陽,但是寺廟裡面則是遊客居多,大抵大家都是為了這座寶塔而來。
這座寺廟不是很大,如果只是走走逛逛的話,10分鐘便可走完,每個殿堂不僅有各種神明供奉,還有一些唐卡展覽以及這座寺廟的展覽。
最後來到寺廟的盡頭,這裡便是五塔,也叫做金剛座舍利寶塔,它是如今寺廟中唯一的一個古蹟。它同寺廟一樣建造於清雍正五年,寶塔由塔基、金剛座和塔頂三部分組成,這是磚石結構的建築,塔頂是由五座舍利玲瓏小塔構成。
正對著寶塔,塔上有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以及無數的小佛雕刻而成,在當年這些佛像和經文都是鎦金的,可見當年這座佛塔是多麼的輝煌。
在這無數精美的雕刻中,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靠近北牆的蒙文天文圖石刻,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一幅天文圖,具有非常的科研價值,前來這裡的小夥伴,一定不要忘記看一看這幅天文圖。
如今這座寶塔已經關閉了,四周被圍了起來,不可以登塔,也是為了保護古蹟。圍繞著這座寶塔繞了一圈,又一次驚嘆古人的精巧技藝,整個寶塔上布滿了石刻,而他們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依舊無比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