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五塔寺

2021-02-15 看碟聽雨

在北京白石橋東長河(高粱河)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寺院——五塔寺。五塔寺環境安謐清靜,為明清兩代巨剎。五塔寺始建於明永樂初年,據《日下舊聞考》記載,「成祖文皇帝(朱棣)時,西番班迪達來供金佛五軀,金剛寶座規式,詔封大國師,賜金印,建寺居之」。詔寺按中印度式建金剛寶座塔,並將如來金身藏於塔中。

 

五塔寺初建時有「大殿五楹,後為金剛寶塔,塔後殿五楹, 塔院之東為行殿。建成後的五塔寺前臨長河,背映西山。寺內明成化年間御製碑記載曰,「寺址土沃而廣,泉流而清,寺外石橋望去,繞繞長堤,高柳夏繞翠雲,秋晚春初,繞金色界」。張翰在《晚春集真覺寺》中則贊曰:郭外春尤在,花邊坐落暉。柳深鶯細細,桑密鸞飛飛。一水金光動,千林紅紫微。徘徊香滿地,約馬緩將歸。《燕都遊覽志》則稱五塔寺,前臨橋,橋臨大道,夾道長楊,綠蔭如幕,清流映帶。由此可想見五塔寺當年美輪美奐的景色。五塔寺因其美景成為當時京城遊人清明踏青、重陽登高的好去處。

 

五塔寺不僅景色秀美,寺內的佛塔——金剛寶座塔更是「國寶」。自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我國兩千餘年來,我國所建佛塔不計其數,但金剛寶座塔僅有十餘座,且形態各異。只「五塔寺之金剛寶座塔,為印度伽耶塔式」。原塔在印度已毀,現在印度的伽耶塔是按照五塔寺之塔的圖樣,由英人出資重建的,但較五塔寺之塔略小。「此種式樣之寺塔建築,在全球僅此兩處,中國此塔,載在印度及西文書報,極為研究建築學及教典者所重視,與普通古物僅有古代時間性質者,尤不可同日而語」。而五塔寺名之由來,也因寺中金剛寶座塔而起。成祖文皇帝擇地西關外為班迪達建寺,本賜寺名為真覺,而真覺寺卻因寺中造型獨特的金剛寶座塔,而被世人形象地稱為五塔寺,人們口口相傳,它的本名真覺寺反而被人遺忘了。

 

金剛寶座塔是在方形高臺上建五座密簷式佛塔,中間為主塔,四周為四座副塔,主塔較高,副塔相對矮小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佛塔。它起源於古印度,相傳古印度阿育王為紀念釋迦牟尼,在其成佛處(菩提伽耶)建造紀念塔即金剛寶座塔。金剛寶座塔造型象徵著禮拜金剛界五方佛,佛經曰,金剛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為大日如來佛,東為阿聞佛,南為寶生佛,西為阿彌陀佛,北為不空成就佛。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金剛寶座塔上的五座塔則分別代表這五方佛。按西域記:五塔因緣,拘屍那揭羅國,即中印土。娑羅林精舍,有塔,是金剛神闢地處。次側一塔,是停棺七日處。次側一塔,是阿泥樓陀,上天告母,母降哭佛處。次一塔,是佛涅磐般那處。次側一塔,是佛為大迦葉波現雙足處」。又按僧祗律雲五塔因緣,五塔代表佛生處,得道處,轉法輪處,佛泥疽處,菩薩像.闢支像.佛像、佛腳跡處。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十一月初二建成,全塔通高15.70米。寶座高7.7米,系磚和漢白玉砌成。分 6層,逐層由下而上收進呈梯形。最下一層為須彌座,其上5層,每層刻有一排佛龕,龕內刻佛坐像一尊。寶座南北闢券門, 南門上方有明成化九年御製匾,上書「敕建金剛寶座」。券門內設方形過室,與過室相連的是環形塔室,中央豎立塔中心柱,四周設佛龕,供奉四尊佛像。過室東西兩側闢小券門,內藏上下兩側共88級臺階,盤旋曲折而上可達寶座平臺。平臺上分列5座方形密簷式石塔,中央主塔高8米、13層,四角副塔各高7米、 11層。各塔均由預先鑿刻好的石塊拼裝而成。與班迪達所獻圖樣不同的是,古代工匠們在建造時沒有拘泥於已有圖樣,而是按照中國建築的傳統風格加以變化,特別是在前三塔中間加蓋了一座中國傳統樣式的,代表「天圓地方」之意的重簷琉璃罩亭,黃綠色琉璃瓦罩亭與淡橙黃色五塔相符相映,使整個寶塔更具神韻。這座金剛寶座塔在造型上屬於印度形式,但在結構上和細部上採用中國式樣,明顯地表現出了中國特有的建築風格,是中國與印度建築相互結合的創造性傑作。

 

金剛寶座塔塔座和塔身上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裝飾,雕刻手法流利圓潤,線條纖細流暢,精美絕倫,堪稱明代石刻藝術的代表。其所使用的題材內容包括,四大天王、金剛杵、降龍伏虎羅漢、佛八寶(輪、螺、傘、蓋、花、罐、魚、長)、獅子、孔雀、象、馬、卷草、梵文等,種類繁多,但華美而不零亂,形象逼真地表現出神話世界中的圖景。寶塔雕刻中有兩點十分突出。其一是佛足石,在中央主塔正面須彌座上凸雕有一雙與成人大小一樣的足跡,足心向外,下面託以盛開的蓮花。傳說佛祖圓寂之前留足跡於摩揭陀國一塊石頭上,後人刻佛足以示敬仰。這種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僅此一處,其他地方的佛足均為凹刻。其二是,在寶座和五塔須彌座上刻有大量的梵文和部分藏文頌詞。這組文字是浮雕陽文,為北京保存此類石刻中所僅有。頌詞共四十四句,最後一句是:「為皇帝與國家等安好,願一切均吉祥。」在清朝時,乾隆皇帝曾兩次選址五塔寺為其母祝壽。五塔寺也因此兩次重修。第一次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母親六十壽辰時,重修五塔寺,後為避雍正皇帝胤禎的名諱,改名為大正覺寺。第二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母親七十大壽,五塔寺作為祝壽的主要場所進行了全面修葺。寺內主要建築的屋頂全部換上了代表皇權的黃色琉璃瓦。五塔寺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顯示出一派皇家寺院的威嚴氣勢。乾隆皇帝御筆親書正殿殿額和楹聯,塔東尤有御製重修正覺寺碑文以作紀念。當時請來了一千名喇嘛在此誦經,各國使臣、王公大臣都前來朝賀。此勝景被繪製成一幅名為「釐延千梵」的彩圖,圖中再現了五塔寺的全貌,南臨長河中軸線上排列著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金剛寶座塔、毗盧殿、後大殿,東西分列鐘鼓樓、廊庇配殿等大小二百餘間房屋。

 

清朝後期,五塔寺逐漸衰落。民國十六年(1927年)十月,北洋政府蒙藏院以兩千五百元的價格將五塔寺除金剛寶座塔及塔之四面地皮一丈及所有喇嘛堪布等舊墳以外共四十六畝五分二釐六毫的廟房、廟基及磚石樹木賣給了一個名叫黃序東的人,此人則將五塔寺廟房作為私產拆毀,當作木材賣掉了。五塔寺不僅廟房被賣,金剛寶座塔上的小鍾、塔頂亦頻頻被毀被盜。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夏間, 金剛寶座塔被散兵遊勇毀去一角塔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金剛寶座塔主塔塔頂被完全盜去。為保護五塔寺,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北平市政府公安局制定《保護五塔寺辦法》。然而《保護五塔寺辦法》並沒有能夠制止不法之徒,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據五塔寺看守員王子源報告統計,又有散兵遊勇登上金剛寶座塔強行盜取塔上小鍾,金剛寶座塔258個小鍾,遺失已58個之多。到1949年,這座五百年的皇家寺院只留下金剛座塔和塔前兩棵與塔同齡的銀杏樹了。

 

新中國成立後,1961年,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現在的五塔寺被闢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北京歷代珍貴的石刻藝術品與寺內金剛寶座塔相映成輝,古老的五塔寺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五塔寺老照片


2018年文章匯總

2019年文章匯總

2020年文章匯總

相關焦點

  • 海澱五塔寺地區,即將蝶變!
    五塔寺地區位於北下關街道,地處長河北岸,西鄰2022年北京冬奧首體場館群,北靠中國氣象局園區,創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五塔寺坐落於此。該地區流動人口密集,基礎設施老舊,存在嚴重的消防、治安等安全隱患,環境衛生和交通狀況差,使得該地區成為環境髒亂差的城市窪地。
  • 海澱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籤約現場,選房啦!
    家住西外太平莊60號院9號的居民張嘉秋表示,他們一家在10幾平方的平房裡住了30年,現在終於可以搬進樓房了,特別開心。截至發稿時,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已有127戶居民完成籤約。五塔寺地區位於北下關街道,地處長河北岸,西鄰首體場館群,北靠中國氣象局園區,創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五塔寺坐落於此。
  • 海澱啟動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 居民告別蝸居「籤約」新居
    盼了30多年,海澱區北下關街道五塔寺地區600多戶居民終於等來了環境整治契機。從逼仄的平房搬出,等待18個月後住進位于田村的對點安置房。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五塔寺地區由於流動人口密集,基礎設施老舊,存在嚴重的消防、治安等安全隱患,環境衛生和交通狀況差,使得該地區成為環境髒亂差的城市窪地。日前,海澱區啟動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推動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及地區的環境質量。五塔寺的居民習慣的將西外太平莊平房區稱之為「黑洞」,而稱為「六排平房」的地方,狹窄的過道幾乎只能容一人行走。
  • 海澱區五塔寺棚戶區改造啟動 安置房為天合家園
    本報訊(記者 張驁)盼了30多年,海澱區北下關街道五塔寺地區600多戶居民終於等來了契機。從逼仄的平房搬出,等待住進位于田村的對點安置房。7月11日首個籤約獎勵期剛剛拉開序幕,就有100多戶居民籤約。其實,從1984年起至今,圍繞五塔寺地區的改造就沒有停歇過,反覆拉鋸的過程中,這裡的消防、用電安全、預防煤氣中毒隱患日益凸顯。隨著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開展,2020年7月1日,在海澱區政府相關委辦局、北下關街道、東升鎮、開發商等單位共同見證下,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在10天後開始了籤約。
  • 盼望多年 五塔寺居民終於告別小平房籤約選新房
    盼了30多年,海澱區北下關街道五塔寺地區600多戶居民終於等來了契機。18個月後,他們將從逼仄的平房搬出,住進位于田村的對點安置房。7月11日首個籤約獎勵期拉開序幕,截至目前,籤約數已達127戶。  只有24平方米的「一間半」平房裡,住著女兒、女婿和61歲的何麗君阿姨,而且一住就是幾十年。其實,從1984年起至今,圍繞五塔寺地區的改造就沒有停歇過,反覆拉鋸的過程中,這裡的消防、用電安全、預防煤氣中毒隱患日益凸顯。
  • 於軍調研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打造民生工程 提升環境品質
    7月15日,區委書記於軍實地調研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他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統籌協調,全力推進五塔寺地區環境整治項目有序進行,著力打造民生工程,以居住條件、生活環境的顯著改善來提升居民的獲得感,為打造生態宜居的高品質城市環境、推動海澱高能級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真覺寺,五塔寺,北京石刻博物館,內有我國僅存的一處石刻佛足
    真覺寺又稱五塔寺,現在為北京石刻博物館。 五塔寺以寺內的金剛寶座塔而聞名。這座金剛寶座塔全部用漢白玉建造,周身布滿精美的雕刻。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是中國古代建築與外來建築完美融合的傑作,是北京奇特的古代建築之一。
  • 提起呼和浩特的五塔寺,本地人都知道,但是它的原名卻很少人知道
    但是作為呼和浩特為數不多開放的寺廟,五塔寺也成為了很多遊客旅行的目的地之一。如它的名字,五塔寺是因為寺裡有個五塔而得名,這座寺廟以前叫做慈燈寺,它是小昭寺的一座附屬寺廟,因為這裡有一個五塔,而被當地人俗稱為五塔寺,據說在本地提起五塔寺基本都知道,但是原名字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 55張偷拍老照片:1957年的裸體與熱吻!
    1952年,他結識了布列松和卡帕,隨後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他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從1957年第一次進入中國,到2010年最後在中國留下足跡,這位享譽世界的攝影師往來中國22次。他曾拍下周恩來總理,也曾記錄文革中國,也曾攀上西藏高原記錄世界之巔上人類最後的質樸。
  • 生肖雞:1957年屬雞是什麼命?
    1957年屬雞是什麼命?
  • 1957年反右不存在「引蛇出洞」
    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還常常可以聽到有人說起某某人曾經被打成過「右派」,有過一段沉重的人生經歷……2014年,黨刊發表文章說,所謂1957年「反右」不存在「引蛇出洞」。全黨整風與反右派鬥爭,都是中共中央領導的集體決策,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積極擁護和熱烈支持。正如鄧小平所說,反右派鬥爭的意義是「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
  • 老照片:1957年的巴基斯坦,天氣乾旱駝隊成群
    這裡有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57年,看看那時候的巴基斯坦是什麼樣子。圖為行進在沙漠之上的駝隊,一眼望去,少有綠色。1947年的時候,印巴分治,1956年的時候成立了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地形地貌較為複雜,五分之三是山地丘陵,南部沿海一帶是沙漠。肥沃良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當年巴基斯坦山區農田裡,茁壯成長的農作物。風調雨順是農民喜歡看到的,可是這裡氣候比較特殊。
  • 最美勒芒冠軍-1957年的JAGUAR XKSS
    1957年的XKSS,其實就是民用跑車Jaguar D-Type的賽車版本,這就不難理解它為什麼被稱為勒芒最美車型了吧?因為民用版本就是曾經號稱最美跑車的哦。
  • 1957年的裸體與熱吻,老外偷拍中國的那些照片,尺度不小
    曾從事過工程師工作,1951年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攝影中。1952年,他結識了布列松和卡帕,隨後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他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從1957年第一次進入中國,到2010年最後在中國留下足跡,這位享譽世界的攝影師往來中國22次。
  • 來自1957年預言:冷子管全面普及,世界格局卻天翻地覆
    上面這段話1957年的麻省理工學院James Rhyne Killian校長和電氣工程教授Harold Edgerton於 1957 年埋下的,膠囊的標籤上寫著 :「在公元 2957 年之前,請不要打開。」
  • 蔡登山︱ 塵封六十年的《蔣夢麟日記,1957》
    而《蔣夢麟日記,1957》的發現,也是2006年1月10日徐賢樂以九十八歲高齡逝世後的事了。蔣夢麟有過三次婚姻,他的原配為鄉下女子孫玉書,生有子女四人,長子仁宇,次子仁淵,長女燕華,幼子仁浩。而1933年他與北京大學已故教授高仁山(1894-1928)之遺孀陶曾谷(?-1958)結婚,而與孫玉書以「離婚不離家」的方式,協議離婚。1949年離開大陸時蔣夢麟僅帶女兒蔣燕華來臺灣,其餘三子均留大陸。
  • 老照片 1957年的澳門 窄窄的老街
    1957年,澳門大三巴牌坊。哈珀恩(Joel Martin)攝澳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燒屢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後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此牆因類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此後大三巴牌坊成為了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窄窄的老街,兩邊滿是商店和旅店。從澳門望過去,對面的山就是廣東。漁船附近的小女孩,穿的衣服是傳統中式打扮。澳門的一間普通中國民居。
  • 《成語小秀才》第1957關答案是什麼 第1957關答案攻略
    導 讀   成語小秀才1957這一關雖然考的成語量不是很多,但是有幾個都是大家不常見的一些成語,所以很多玩家都卡在了1957這一關,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1957
  • 1957年發生的「小石城事件」,讓美國的種族歧視,大白於天下!
    1957年9月2日(農曆八月初九),「小石城事件」在美國阿肯色州發生了,美國州長帶頭種族歧視,阻礙黑人入學,當時發生了什麼?歷史君帶你了解——「小石城事件」!
  • 人類的第一個人造衛星,附它的7個有趣事實(1957年)
    年10月4日升空。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它送入橢圓形近地軌道,在電池耗盡之前,它在軌道上運行了三周,然後又靜默了兩個多月,最後又回到了大氣層。它是一個直徑58釐米(23英寸)的拋光金屬球體,有四個外部無線電天線來發射無線電脈衝。它的無線電信號很容易被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探測到,它在軌飛行期間的65°傾角使得它的飛行路徑幾乎覆蓋了整個有人居住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