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人類宇航伊始時代的故事嗎,來看看關於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的七個有趣事實吧
介紹
斯普特尼克一號的藝術
第一顆人造衛星於1957年10月4日升空。
蘇聯的斯普特尼克一號衛星的發射開啟了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以及人類的太空時代,前 者在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表面時達到白熱化。
斯普特尼克一號(/sptnk /或/sptnk /;「Satellite-1」或「PS-1」,ПростейшийСпутник1或Prosteyshiy 斯普特尼克 1,「Elementary Satellite 1」)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它送入橢圓形近地軌道,在電池耗盡之前,它在軌道上運行了三周,然後又靜默了兩個多月,最後又回到了大氣層。它是一個直徑58釐米(23英寸)的拋光金屬球體,有四個外部無線電天線來發射無線電脈衝。
它的無線電信號很容易被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探測到,它在軌飛行期間的65°傾角使得它的飛行路徑幾乎覆蓋了整個有人居住的地球。這顆衛星出人意料並成功引發了美國的人造衛星危機,從而引發了太空競賽,這是冷戰的一部分。這次發射是政治、軍事、技術和科學發展新時代的開始。斯普特尼克這個名字在俄語中是配偶或旅行夥伴的意思,在天文學背景下是衛星的意思
從地球上追蹤和研究斯普特尼克一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寶貴的信息。上層大氣的密度可以從其在軌道上受到的阻力推斷出來,而其無線電信號的傳播則提供了電離層的數據。
「斯普特尼克一號」是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從哈薩克斯坦SSR的第5秋拉塔姆區第1/5號地點發射的(現在稱為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該衛星的飛行時速約為每小時2.9萬公裡(每小時1.8萬英裡,約為8100米/秒),每繞地球一圈需要96.2分鐘。它在20.005至40.002兆赫茲之間發射無線電波信號,可被世界各地的無線電操作員監測(包括業餘無線電用戶)。信號持續了21天,直到1957年10月26日發射機電池耗盡。斯普特尼克一號在1958年1月4日重返地球並在大氣層中燒毀。它在軌的三個月時間裡,共圍繞地球轉了1400多圈,路程大約7000萬公裡。
1954年12月17日,蘇聯首席火箭科學家謝爾蓋·科羅廖夫向國防工業部長迪米特裡·烏斯季諾夫提出了一項研製人造衛星的計劃。科羅廖夫轉發了一份Mikhail Tikhonravov的報告,概述了國外類似的項目。Tikhonravov強調,軌道衛星的發射是發展火箭技術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
(蘇聯簡易木板,描繪了斯普特尼克 1繞
地球,地球繞太陽,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
1955年7月29日,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通過他的新聞秘書宣布,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美國將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四天後,蘇聯著名物理學家列昂尼德·I·塞多夫宣布他們也將發射一顆人造衛星。8月8日,蘇聯共產黨政治局批准了製造人造衛星的提議。8月30日,R-7火箭測試發射國家委員會主席瓦西裡·裡亞比科夫舉行了一次會議,科羅廖夫在會上介紹了飛往月球的太空飛行軌跡的計算數據。他們決定研製R-7三級火箭,用於發射衛星
這把金屬鑰匙是斯普特尼克 1衛星的最後一部分。它防止了發射前電池和發射器之間的接觸。目前正在史密森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展出
1956年1月30日,部長理事會核准了關於人造地球軌道衛星的實際工作。這顆衛星,命名為「D物體」,計劃在1957年完成;它的質量將達到1000到1400公斤(2200到3100磅),將攜帶200到300公斤(440到660磅)的科學儀器。「D物體」的第一次試射定於1957年。衛星相關的工作將在各機構間進行如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