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改制一年半: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們初心始終未變

2020-12-14 瀟湘晨報

穿著警服的呂天馳正在檢查管制刀具。

曾經,有這樣一群人,因為責任與擔當,毅然選擇成為一名邊防戰士,做祖國邊疆的「守護神」。然而,在2019年1月1日,隨著一聲令下,公安邊防部隊集體轉改,他們的制服一瞬間由「橄欖綠」變成了「藏青藍」;他們的角色,也由邊防戰士變成了人民警察……

離開部隊已有一年半,但他們從未忘記曾身為軍人的榮耀和責任。部隊裡那一幕幕酸甜苦辣深深刻印在他們的腦海裡,那一句句諄諄教導時刻烙印在他們的生活習慣中。是啊,儘管已經轉身,但在他們心中,部隊永遠是他們神聖而又親切的「娘家」。

日前,記者專門採訪了幾位曾經的「橄欖綠」,他們的從軍初心至今未變,依然奮鬥在守護群眾、服務群眾的一線。

想家,就用忙碌來「治療」

從軍人到民警,從副所長到普通民警,他重新上路,在接處警的崗位上奮鬥,多時一天要處理三四十個警情。他就是陳凱,原奉化桐照邊防派出所副所長,如今在奉化嶽林派出所治安中隊工作。他坦言,來到城區派出所後,工作涉及範圍更廣,事情也更多了。

「原來我在桐照,那邊轄區小,普通案事件少。但因出海漁船民較多,矛盾糾紛較多。」陳凱說,每遇到此類事情,他就要白天黑夜連軸轉,各方協調、勸說。「現在面臨的事更多了,不僅要擅長做群眾工作,還要衝在一線,解群眾之難。」

陳凱說,去年年初剛到所裡時,他內心也是有點掙扎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如今這些顧慮都打消了,甚至還樂在其中——他小時候的願望就是當兵或者當警察,現在可以說都實現了。所以,他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去年颱風天,陳凱在單位值班,夜晚接到了一對母女的報警,稱她們家裡陽臺上的架子鬆動,隨時會掉落,可能會危及路過行人。陳凱到達現場後,立即找出繩子,想先行將其拴牢在陽臺上。但因為沒有著力點,他只能用自己的手緊緊頂住牆壁,咬著牙進行綑紮,手臂都磨出了血……

臨走時,陳凱再三叮囑母女倆:「關好窗門,保持通信暢通。」對於母女倆的感激,陳凱笑著說沒事,腦子裡卻突然一閃:「希望老家的每一天都是晴天……」原來,陳凱老家在山東,工作之餘最讓他牽掛的就是家人。每次回家,要先坐5個小時的動車,然後轉大巴再四五個小時,回趟家挺不容易。

「最不放心的就是老家4歲的兒子,很調皮,吃飯要大人喂。但我在家時,只要說你不好好吃飯,爸爸就生氣了,他就會拿起勺子乖乖地吃起來。」陳凱說,每次從老家返回奉化,他都是跟兒子「不辭而別」。因為他怕兒子不捨得讓他走,只能讓妻子找個理由將小傢伙先抱走。對他來說,平時只能在視頻通話裡陪伴兒子。有好幾次,陳凱想著請幾天假回去看看家人,但看見同事們都忙得不可開交,也就打消了念頭……

陳凱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當兵的時候,就習慣了四海為家,心裡有家,哪裡都是家。也希望自己忙點,這樣就沒有時間想家,心裡會舒坦些……」

穿著軍裝的呂天馳在走訪漁船民,開展法制宣傳。

學習,只為更好服務群眾

「很多人認為在部隊當兵會脫離社會,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我在邊防的那些歲月,就經常和群眾打交道,我覺得群眾是我的老師,這也給我現在的公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周福志看來,從軍民同心到警民同心,以人民為中心是一貫的。

周福志原來也是一名邊防戰士,改制後到奉化松岙派出所工作。作為一名基層民警,平時接觸較多的就是一些「雞毛蒜皮」。但冷暖自在人心,只要為民服務,真情付出,總有人會記得你的好。去年9月20日這天,周福志就收到一面「心繫百姓為民排憂」的錦旗。因為他在凌晨時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救了一名因車輛沒了油困在路上的駕駛員,把對方感動得不得了。車主還將他的所作所為拍了視頻發到抖音平臺致謝……

松岙距離奉化城區較遠,派出所警力有限,很多民警要身兼多職,周福志也不例外,因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在接處警的崗位上,在調解糾紛的街頭,在打擊罪犯的一線,在各大活動的安保現場,哪裡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他看來,越難啃的骨頭越要啃,越是困難越要迎難而上。

今年3月29日,一名老人在當地採茶廠附近採茶時失蹤,也是周福志組織人員展開搜尋。當天下著大雨,山路泥濘,周福志硬是帶著眾人苦尋3個多小時,最終在鄞州區塘溪鎮找到了老人。

「以前和現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還需要不斷學習,這樣才能緊跟大家的腳步,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周福志說,空閒時,他會去單位二樓閱覽室看書。涉及面很廣,從偵查辦案的專業書籍到不斷更新的法律法規,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學習著。他說,不想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

蔣道忠正在對裝備進行整理登記。

傳承,軍人精神永不棄

如果說,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裡,奮勇殺敵是軍人價值的最好體現。那麼,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裡,默默守護才是軍人最好的寫照。

呂天馳,就深切感受到了這一切。他的爺爺曾是一名解放軍戰士,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講當年行軍路上幾天幾夜不合眼的場景。他爸爸是一名基礎工程兵,曾在東北幾十米下的深井裡施工作業,最長時有一個多月沒上來,吃喝拉撒都在地下,艱苦環境超乎想像。

這樣的家庭文化鍛造了呂天馳特有的剛毅和韌性,後來他考入中國人民武裝部隊學院,接過了上一輩的「槍」。2012年,他成為一名邊防戰士,走村入戶,收集社情民意,並用自己新學的方言,詢問群眾收穫如何、海上有無遇到難事。「海邊的人很樸素,他們的嗓門特大,對這兒不熟的以為是吵架,但我覺得格外親切。」

如今,呂天馳已是奉化蓴湖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聊起警營和軍營的不同,他說最直觀的變化是管理模式的改變,習慣了部隊裡的直線式管理,突然轉變為面的管理,開始時還真有點「壓力山大」。

他負責的社區工作瑣碎繁雜,涉及場所管理、危爆排查、治安巡邏、防範宣傳、糾紛調解等方方面面,責任重大。但再辛苦、再複雜、再沒頭緒的事情,呂天馳都能憑著自己的一股韌勁,把事情圓滿解決。

就在前幾天,有人報警,稱鄰居家的曬衣杆太長伸到自家來了,破壞了風水。呂天馳趕到現場,只見雙方情緒激動,各有各理。他主動聯合村幹部,巧打「親情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最終雙方握手言和。

「部隊好的文化,我們在傳承。我們習慣了在進他人辦公室的時候喊『報告』,這能時刻提醒自己以軍人的標準來當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呂天馳說。

曾是邊防軍人的蔣道忠(左一)在開展人口信息核查工作。

初心,在不同的「戰場」上堅守

「感謝青春裡有軍裝陪伴。軍人與警察,同根同源,血脈相通,只是從一個戰場轉移到另一個戰場,變的只是稱謂,不變的是初心。」說這話的是吳慧華,原來桐照邊防派出所的教導員。他至今記得自己剛到邊防派出所那時的「囧事」——基層工作紛繁複雜,他又人生地不熟,一度手忙腳亂。但隨著基層工作的不斷深入,他慢慢熟絡起來,把群眾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和長輩,還時不時地互道平安。

改制後,他脫下「橄欖綠」,成為一名民警,如今又被抽調到奉化區掃黑辦,負責線索排查工作。工作中每條線索都至關重要,查「實」和查「否」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且要保持十二分的嚴謹和細緻。每次一有線索,他就一頭扎進工作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疫情期間,他也沒有自我放鬆,仍一心撲在掃黑工作上。他也因此獲得了同事的一致肯定:「雖然沒來多久,但一上手就輕車熟路,每條線索都整理得井井有條,這適應力和執行力不愧軍人出身。」

吳慧華有這樣的表現並不奇怪,因為從軍初心一直在他心頭,始終未曾忘記。如今在巡特警負責裝備管理工作的蔣道忠同樣如此。改制那天,他沒有一絲猶豫,「服從組織安排」的軍人自覺早在十幾年前就根深蒂固。同樣,在新的崗位上,他保持了軍人一絲不苟的品質。有一天午休時分,領導突然來到庫房,卻看到蔣道忠臉色蒼白,正癱坐在地上,於是問他怎麼回事,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

「槍彈沒放好,我怎麼可以休息呢。」蔣道忠的話,讓領導既擔心又欣慰,因為大夥都知道他血糖高,但這股認真勁著實令人欽佩。蔣道忠還時常叮囑同事:「不要當我是病號,不然我真的會鬱悶死。你們安排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我!」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蔣道忠更是將自己的軍人品質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請戰,到疫情防控最危險的崗位去。」正月初三,他就早早地回到了崗位上,並主動申請前往隔離點執勤。到那後,他又每日奔走,耐心勸導情緒不穩定的群眾。整整14天,蔣道忠夜以繼日地堅守在一線。執勤結束後,原本可以回家調休的他,又放棄休息,繼續挑擔高速卡口的檢查工作,守好進出大門……

對他來說,衝鋒在前,勇挑重擔,這是軍人本色。這份初心同樣適用於新的「戰場」。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廣西: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不變的是那一份初心
    從軍營到警營,從「橄欖綠」到「藏青藍」,改變的是稱謂,不變的是忠誠;改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擔當。王強 就職於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紀律檢查委員會「無論在哪個崗位,做什麼工作,都要堅守初心,始終保持謙遜、好學的態度,嚴格要求自己。」具有25年從警經歷的王強,每段人生經歷都很豐富。他於1991年12月入伍,在服役期間憑藉紮實的業務能力,得到領導和戰友的一致肯定。
  • 八一特輯|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喀公宣平安喀什今天歲月會磨去曾經閃耀的榮光,脫下橄欖綠,換上藏青藍,變換的是色彩,不變的是初心,還有那永恆的忠誠與信仰,脫下橄欖綠的軍裝,穿上藏青藍的警服,稱呼變了,身份變了,但忠誠勤懇的軍人本色、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和為民服務的初心信念卻沒有改變,當警察與當兵一樣,都是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群眾滿意與否,取決於你為群眾做了多少實事好事。
  • 鵬城警能量丨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永葆忠誠本色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改變了稱呼,改變了身份,但永遠不變的是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新華網發(吳俊賢攝)  從部隊到警隊 守邊戍海初心不變  2013年,張嚴嚴自告奮勇前往內伶仃島籌建邊防派出所。內伶仃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島上基本保持原生態環境,遍布蛇蟲鼠蟻,不通水電,條件極為艱苦。回憶起當初在內伶仃島籌建派出所的經歷,張嚴嚴表示,上島以後,遇到的困難比想像還要複雜得多。
  • 【崗位爭先】王瀟:不忘本色永葆初心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的「蛻變」
    為了不影響禁燒工作,王瀟就把妻子和孩子都送回了老家父母身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禁燒工作中。無論天氣多麼炎熱,他始終堅持在田間地頭巡邏,確保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消除隱患,及時制止焚燒秸稈行為。一天中午,王瀟和同事正在巡邏時,突然發現轄區一塊田地裡竟然冒起了火焰,火勢借著風力蔓延開來,而且距離火源不遠處還有很多尚未來及收割的小麥,一旦火勢蔓延過去,後果不堪設想!
  •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在公安隊伍裡有這樣一群人前半生,他們在軍營揮灑青春後半生,他們在警營續寫芳華歲月改變的是容顏不變的是留存心底的忠誠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兵!--政治處民警  葉馨憶青春年少的我,懷揣著綠軍裝的夢想和對軍營的憧憬,從軍來到新疆邊防,衛國戍邊十六載,踏隔壁,上高原,爬雪山,訓練執勤,巡邏放哨,與印對峙,我把忠誠牢記心底,我將使命扛在肩頭,榮光與榮譽將軍旅點綴,現如今我轉業加入通山公安隊伍,退伍不褪色,繼續履職盡責,始終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確保一方平安!
  • 八一致敬:「橄欖綠」換裝「警察藍」,讓軍魂在警營中閃耀!
    熾熱的軍旅生涯打造了他的錚錚鐵骨,從警的生活又鑄就了他的俠骨柔情,當兵時保家衛國,從警時服務人民,從軍營到警營,歲月在變,身份在變,角色在變,但不變的是那份永葆忠誠的軍人本色和堅定執著的初心與使命。劉志剛劉志剛,1989年3月入伍,在入伍期間擔任班長,1992年2月退伍,2007年6月到高速交警支隊工作,現擔任棗莊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棗莊中隊指導員。退伍多年,他始終堅守軍人本色,不忘初心,用歲月凝結摯誠,用心澆注警魂,書寫屬於他的橄欖色人生。
  •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依舊是鋼兵鐵警】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從青澀懵懂到沉穩幹練,作為一名老兵新警,他實現了從軍人到警察的華麗轉身,並用實際行動踐行在工作崗位上,為廣大旅客的平安出行保駕護航。他就是廈門北站派出所客勤民警餘華偉。餘華偉,男,中共黨員,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廣州軍區陸軍四十二集團軍特種大隊服役,2017年11月調入,現任廈門北站派出所客勤民警。
  • 從「橄欖綠」到「警察藍」 省各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舉行集體換裝儀式
    從「橄欖綠」到「警察藍」 省各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舉行集體換裝儀式 2019-01-02 14:15:22 青年時報 記者 楊雲寒 翟玉標 通訊員 李翔 俞小薇   「我宣誓:我志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獻身於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堅決做到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
  •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榮獲廣州市「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退伍不褪色,轉崗不轉型。從警26年來,黃朱亮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6次。近日,他榮獲2020年廣州市「最美退役軍人」稱號。從軍營到警營,因地制宜提升保暢效果18歲那年,黃朱亮響應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投身到綠色軍營。
  • 劉柏: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身份不同但責任依舊
    後面了解到他們家裡還有三個小孩,當時最大的才六歲,最小的才兩歲,家裡著實困難。我當時就在想,我應該要做點什麼。所以我首先聯絡協調鎮街、民政等部門,對他妻子的殯葬事宜進行了善後,利用一些時間跑到醫院去看望他們,給他們買了一些水果牛奶。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力量還是蠻渺小的,於是那天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篇文章叫做《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把這個故事跟大家講了一下,想得到大家的愛心支持。
  • 「「八一」特輯」是軍綠,也是藏藍 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
    他們昔日是將青春獻給國防的軍人,今朝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務著藏藍警服的人民警察。他們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感言:從橄欖綠到藏藍色的警服,變化的是崗位,不變的是情懷,是職責。軍隊生活磨練了我鋼鐵一般的意志,從警以後我會繼續保持和發揚部隊優良傳統和作風,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偵查破案故事,沒有盪氣迴腸的豪言壯舉,有的只是春風化細雨般的辛勤勞作,不管是軍人還是輔警,我依然有著堅定的信念,依然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八一特輯】從軍裝綠到警察藍,不忘入警初心,勇擔忠誠使命,向你們...
    在磁縣公安隊伍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意氣風發,他們敢打敢拼,默默守衛著祖國的藍天白雲艱苦的軍營錘鍊了他們堅韌的品格、鋼鐵的意志,如今褪下一身橄欖綠,換上了藏青藍,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肩上的責任曾經的和平衛士,化作了正義的力量,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見證了從軍人到警察的華麗轉身脫下軍裝換上警服他們依然保持軍人本色在警營書寫新的篇章這就是警營軍人
  • 【八一特輯】「橄欖綠」換裝「警察藍」,讓「軍魂」在警營中閃耀!
    從軍營到警營,從「橄欖綠」到「警察藍」,角色改變了、崗位不同了,但始終不渝的,還是那顆為民的初心。他們把「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錚錚誓言,書寫在奔襲抓捕的刑偵戰線上、書寫在默默無聞的社區耕耘裡、書寫在事無巨細的治安管理中......也書寫在那一個個為民服務的點滴畫面間!
  • 從橄欖綠到平安藍 軍人本色始終不變
    兩人都是脫下橄欖綠穿上了平安藍的軍轉幹部,把軍隊的優良作風和傳統帶進隊伍,將滿腔熱血投身公安事業,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創造了不凡業績,踐行了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兩位軍轉幹部的故事。  歐陽升輝:軍人意志 融入警隊  【人物名片】  歐陽升輝  男,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
  • 從「橄欖綠」到「莊嚴藍」——記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官景輝
    他始終秉持不畏艱險、衝在前方、攻堅克難的優良傳統,在市場監管執法一線為淨化市場營商環境、規範市場競爭秩序、維護人民合法權益作出了積極貢獻。多年來,官景輝雖然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但那份保家衛國的情懷始終未變。從「橄欖綠」到「莊嚴藍」從小在部隊大院的成長經歷,在官景輝心中早早埋下了一顆保家衛國夢的種子。
  • 致敬丨換裝改制心永恆
    致敬丨換裝改制心永恆曾幾何時他們身著軍裝 手握鋼槍守衛祖國領土的安寧曾幾何時他們脫下戎裝 披上藍袍忠誠守望萬家燈火歲月所改變的是容顏 是環境 是經歷但他們身上始終有一種豪邁的英雄氣概在流淌那是對黨和人民永不褪色的初心和誓言
  • 山東機場公安打造「流動的藏青藍」黨建品牌
    讓黨建成為隊建的「源頭水」和「定盤星」機場公安局始終把強黨建作為促隊建的「源頭水」和「定盤星」,打造「流動的藏青藍」黨建品牌,確保關鍵崗位有黨員、攻堅克難看黨員、嚴字當頭管黨員,確保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 藏青藍第一次「邂逅」國慶
    當國慶長假來臨之際,當大家歡天喜地享受假期之時,在「江南一枝花」之稱的哈拉布拉,有一群人在默默堅守,他們開啟超長加班模式,投入到艱巨繁重的安保維穩工作中,他們,守護著監獄的安全穩定。他們,就是監獄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