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聚微信群 聯書茶寶庫」
安溪縣楹聯學會徵聯活動成功舉辦
自2018年7月26日,「緣聚微信群聯書茶寶庫」安溪縣楹聯學會徵聯活動開展以來,得到許多會員的大力支持,經過工作人員匿名編號,評委初評、複評、終評,按照徵聯啟事的要求共評出19副獲獎作品,現予以公布。今後我們將不定時舉辦「微徵聯」,不斷豐富學會微信群的活動,進一步提高聯友的撰聯水平。
一、組委會成員
1、評委成員:
陳坤玉(安溪縣楹聯學會會長、黨支部副書記)
林志景(安溪縣楹聯學會副會長、黨支部書記)
蘇振朝(安溪縣楹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施巧茹(安溪縣楹聯學會副秘書長、黨支部委員)
廖銀銀(安溪縣楹聯學會理事)
2、收稿人員:
陳小玲(安溪縣楹聯學會理事、競賽部部長)
二、獲 獎 作 品
一等獎(1名)
林明元(安溪縣墩坂中學)
佛手茶
佛手灑甘霖,香櫞味,千年虎寺傳禪意;
烏龍揚雅韻,雪梨湯,萬壑獅峰詠古風。
(註:佛手茶,發源於安溪騎虎巖寺,傳至永春獅峰巖寺,為福建名茶之一)
二等獎(3名)
1、林全福(安溪瑞雲香茶業)
題安溪西坪烏龍茶皺面吉
含羞皺面,入水則新,瘦枝帶露烏龍舞;
移盞落珠,聞香也醉,古韻歸真陸羽來。
(註:皺面吉是安溪烏龍茶的一種,種植在福建烏龍茶茶區。其茶湯濃,香氣濃鬱,入口甘甜,湯水色澤相對清淡,尤其頭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後,其湯色呈黃綠色,湯水入口,細攪可感其帶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酸中有甘,甘中帶香,水香長流。)
2、林聯僑(虎邱鎮仙景小學)
題騎虎巖佛手茶
佛手栽培,止渴生津如玉露;
禪茶救治,祛瘟化鬱賽仙方。
(註:騎虎巖是佛手茶發源地。清康熙年間,大道和尚駐錫安溪騎虎巖,感鄉民缺醫少藥,求治心切,遂潛心研究「佛藥」,將大葉烏龍茶樹嫁接香櫞(佛手)果木之上,多次實驗,育成「禪藥」――佛手茶。其茶消積祛鬱、功效極佳,治癒無數善信。清道光二十四年,泉州瘟疫流行,傳說塗門關帝扶乩明示,佛手茶化湯為藥,災情頓解。一九九六年,佛手茶被定為茶樹良種。)
3、鄭海強(金谷鎮美洋村)
白毛猴
茶號毛猴能入藥;
圃開石竹可稱仁。
【註:白毛猴:名震天下的「安溪藥茶」,發源於安溪縣金谷鎮金山村,因其茶葉呈橢圓形、葉背有白色茸毛而得名。相傳,清朝光緒年間,謝駕、謝冰昆仲在金山村石竹山開墾茶園,種植烏龍茶,所做茶葉販運到臺灣銷售。謝冰的裔孫家中還珍藏印鑑四方,上鐫「鐵觀音」、「仁記芳圃」、「登軒書」、「如意」等,均系清代遺物。】(摘自2001年12月15日《泉州晚報·海外版》)
三等獎(5名)
1、陳毓斌(泉州市東火車站)
題白毛猴茶
聞名稱白綠,但得金山雨露,自然有味茶真好;
看色透橙黃,更兼石竹巖泉,依舊回甘水最香。
(註:白毛猴茶產於金谷鎮金山村石竹巖。白毛猴製法介於綠茶、白茶之間,當地俗稱「白綠」。此茶湯色橙黃,味醇香清,喝第一口有一種「地瓜幹味」,亦說「臭風鹹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頭打嗝。)
2、鄭實現(金谷鎮三元村)
安溪金觀音
香如蘭桂形偏綠;
色顯金黃味更濃。
3、黃龍洲(鳳城鎮祥雲路)
佛手茶
騎虎慕高僧,巖下香櫞生妙韻;
參禪修逸德,茶中佛手溢清馨。
(注: 佛手茶原產安溪金榜騎虎巖,清康熙廿九年(169O年)騎虎巖老和尚用茶樹枝條嫁接在香櫞上而得。)
4、林佳輝(縣第三實小)
奇蘭
奇葉清香杯底起;
蘭馨淡雅口中來。
(註:奇蘭,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
5、謝春紅(城廂鎮路英小學)
大坪肉桂
大坪肉桂,綿長香氣能留齒;
安邑烏龍,稀有名茶可潤喉。
(註:肉桂的主產地是安溪大坪)
優秀獎(10名,排名不分先後)
高進寶 林益平 謝世霖 胡連海 林燕飛
陳名甲 詹裕德 謝蓉香 陳清順 李建勤
三、評 委 作 品
評委評審中
評委評審中
1、陳坤玉
題皺面吉
因誰皺面,給一點陽光,看破千煩方燦爛;
有客舒心,賒三分月色,斟完七碗更氤氳。
2、林志景
題安溪騎虎巖佛手茶
一
盛譽享千秋,問以佛命名,觀音而外唯神品;
奇功清六腑,偏其形如手,妙藥之中是好茶。
二
茶經堪考證,騎虎發源,播種千年成妙品;
藥典有嘉評,民間傳頌,餘香七碗懾瘟神。
3、蘇振朝
題佛手茶
一
佛持善念黎民福;
手植禪茶橘井春。
二
名為佛手,源溯虎邱,韻濃香鬱除瘟疫;
眾曰禪茶,聲聞龍裔,葉闊味馨康庶黎。
4、施巧茹
白毛猴
白乎綠乎,毛猴伏地,是物色形皆謂妙;
茶也藥也,石竹述仁,當年福祿漸隨風。
5、廖銀銀
詠佛手茶
春風在抱,分明騎虎不尋常,漫言七碗奇香,更喜清泠堪入藥;
禪味沉壺,別樣雲湯多浚洌,盡付三千俗事,但教曠逸欲登仙。
(註:春風指佛手茶)
獲獎證書
附:「緣聚微信群聯書茶寶庫」安溪縣楹聯學會徵聯啟事
自2018年1月1日本會開設「臨屏對句」以來,安溪縣楹聯學會微信群的對句進行得如火如荼。為進一步激發群友的創作熱情,以聯會友,豐富群友的創作生活,特舉辦本次徵聯活動。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安溪縣楹聯學會
二、參賽對象:安溪縣楹聯學會會員、安溪縣楹聯學會微信群全體成員(不另發紙質通知,請本會會員互相轉告)
三、徵稿要求:
1、聯作主題:安溪是個茶葉寶庫,共有六七十種之多。除六大當家茶(鐵觀音、本山、黃金桂、毛蟹、梅佔、大葉烏龍)外,還有很多茶種,歷來對聯作品很少涉及!請從六大當家茶之外,任選一個安溪境內茶品種撰聯,註明產地,有傳說的也可加注;
2、作品符合《聯律通則》,用典、集句須註明出處;
3、參賽作品應為原創,未公開發表,字數不限。
4、每人限投1副,作品以第一次投稿為準。
四、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價值500元獎品;
二等獎3名,價值300元獎品;
三等獎5名,價值200元獎品;
優秀獎10名,獎金各100元獎品。學會將給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獲獎作品將編入安溪縣楹聯學會會刊《海峽聯鴻》。
五、評選程序:
1、所有參賽作品隱名編號,公平、公正評選,評選程序為初評、複評、終評、揭曉;
2、來稿文責自負,杜絕抄襲和剽竊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
六、比賽細則:
1、比賽起始時間:2018年7月28日0:00—8月3日24:00; 2、來稿一律用微信投稿(不接收紙質稿件),須寫明作者真實姓名、通信地址、聯繫電話;
3、評委、工作人員不參賽。
七、收稿人:
陳小玲(安溪縣楹聯學會競賽部部長)電話:13400876471
微信號:suxie520(請及時加此微信號參賽)
安溪縣楹聯學會
201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