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爆,南開大學一同學一邊走路,一邊開著電腦寫代碼,大家怎麼看?最近看太多類似的新聞,說說自己感受吧,「一邊走路一邊開著電腦寫代碼」,不見得有多高級多努力多奮鬥多值得羨慕,也不至於讓我們背後議論太多。但是這個問題被關注,更加凸顯了社會發展過程裡面的一些很重要的思考,這不是一件壞事。這本質是一種對「奮鬥努力」得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每天很努力工作的話,看到「一邊走路一邊開著電腦寫代碼」,僅僅會一笑而過。
但如果你每天不知道自己做什麼,但也花了時間奮鬥的話,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想背後議論以此獲得自己成就感的感覺。你看他走路也敲代碼,有這個必要嗎?總的來說,我們現在的本科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真的還不夠努力。當代大學生學習現狀是怎樣的呢?對於大部分本科生來說,不玩遊戲每天學習6-7小時已經不得了了。其實大家對類似的情況也不要太大驚小怪吧。中國那麼多的學生,走個路寫個代碼玩個電腦,這些偶然的事情真的不算什麼新聞。
大部分人走路可以玩手機看視頻,為什麼被人就不可以玩電腦呢?於是大家會說到什麼一切皆「內捲化」的概念裡面去了。我自己曾經上廁所背過單詞是不是也要拍個照發上網給大家評論一下?然後後面很多人說說「你看這個奮鬥內卷的男人上個廁所也要背單詞?」跟之前「自行車跑代碼」的例子類似,只要你注意安全不要影響到別人的安全(開車騎車就不要玩手機和電腦了,非常不安全),你走個路小心一點不要碰到別人,做什麼是自己的自由。
我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被老師所推崇的一種思想教育著:你考分數不高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很多人的努力還不足以到拼天賦的程度,等之類的高級「雞湯」所影響。我是贊同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你不努力考上好的大學你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雖然我們都知道努力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事情。但是當你走到大學之後,你發現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就變了,或者說一直都沒有變化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這個社會核心是「選擇(方向)大於效率大於努力」,之所以把「努力」放最後,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很努力,這不是什麼很突出的品質。
回到主題說點實話,很多時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事情而已。你看到他熬夜寫代碼或者在路上很努力敲代碼,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前幾天玩了遊戲然後到最後才開始趕工?你怎麼知道他不是早上睡懶覺到晚上才開始拼命趕工?我們只是希望大家都不要那麼努力,給自己留點機會和空間,讓自己實現價值而已。說白了就是,我不希望身邊的人比我努力,不希望他們比我厲害,我只是希望他們比我差,比我不努力,然後我得到好的工作,他得不到。人之常情,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以為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怎麼看待,我只能說:兄弟你走路可以隨便寫代碼是你的自由,但不要擋著我走路因為這不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