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家人一邊喝茶一邊愛國的陸遊

2021-02-07 六朝雨花




中國詩歌史上熱愛茶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論到其中寫茶最多的詩人,莫過於南宋愛國大詩人陸遊陸放翁了。陸遊一生勤於作詩近萬首,《劍南詩稿》中保存有9300多首,其中關於茶的詩歌就達300多首。讀中國古代文人的茶詩,陸遊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絕佳人選。


陸遊生於茶鄉,做過茶官,晚年又隱於茶鄉,一生遍嘗天下名茶,寫盡茶詩,被後人尊稱為「茶神」,可謂陸羽第二。而且陸遊本人也十分推崇茶聖陸羽,他一生熟讀《茶經》,在詩中常作詠嘆:「茶荈可作經,楊梅亦著譜」,「孰知倦客蕭然意,水品茶經手自攜」,「琴譜從僧借,茶經與客論」,「續得茶經新絕筆,補成僧史可藏山」,「汗青未絕茶經筆,那暇投文吊戰場」。他自認與陸羽同宗同門,「遙遙桑薴家風在,重補茶經又一編」,「我是江南桑薴家,汲泉閒品故園茶」。


陸遊曾先出仕福州,又調鎮江,再入四川,後赴江西,很多地方都需要他的治國理政之才情,多年來馬不停蹄的四處奔波,工作是辛苦了一點,不過他也沒有白辛苦,每到一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也不忘記去盡情飽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對於他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趕快找來當地的各種好茶,一一品,一一嘗,然後就磨墨、揮毫、賦詩,過著一邊工作,一邊遊玩,一邊品茶,一邊寫詩的生活,可謂工作、旅遊、喝茶、寫詩同步進行。


陸先生是一位非常善用時間的人,時間觀念很強,不浪費一分一秒,最重要的是工作、愛好都沒耽誤,而且美名遠揚,流芳千古,還成功的做到了讓後人對他了解最多的是他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一首《示兒》詩讓後世對他敬仰千年。而關於他熱愛喝茶的閒情逸緻,要不是他的三百多首茶詩,後人哪裡能知曉啊?天天喝茶,也會花不少時間的。但對於人家陸遊來說,那可不是消遣,是在生活,是在為創作醞釀情緒,也是為了消除疲勞,從而讓工作更加有效率,這樣才能把國家愛得更好。把人生過成這樣的一位大贏家,真是令後人羨慕不已。



閒話少聊,我們趕緊來欣賞一下陸遊先生到各地飲茶之後的即興之作:


喝了福建隆興的「壑源春」,他就揮筆寫下「遙想解酲須底物,隆興第一壑源春」;


品嘗了福建貢茶建溪茶以後,他情不自禁寫下了「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試小雪」;


而對於福建的另外一款貢茶北苑茶,他也用詩句「春殘猶看小城花,雪裡來嘗北苑茶」表達了鍾愛之情;


在紹興,和友人共飲了當地貢茶日鑄茶後,陸遊心情甚是歡暢,當場賦得「嫩白半甌嘗日鑄,硬黃一卷學蘭亭」,盡現思古幽情;


到了長興,得到當地官員送給的顧渚茶以後,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他也顧不得面子了,甚至自己馬上親自動手烹煮,再三品味以後,留下了詩句「焚香細讀《斜川集》,候火親烹顧渚春」,作為對當地茶葉品質的首肯,而當地官員的工作能力更是自然得到了陸遊的認可;


對於浙江的橄欖茶,他也寫了詩句「寒泉自換菖蒲水,活水閒煎橄欖茶」,表達了對此茶的喜愛;


到了四川,喝到蒙山紫筍茶以後,認為此茶是「人間第一」,激動之餘,吟出「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


在四川,初飲菊花土茗以後,立刻作詩「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在湖北,喝到茱萸茶以後,不由得對茱萸茶又是一番讚嘆:「峽人住多楚人少,土鐺爭響茱萸茶」;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這樣一位愛茶的大詩人,就是在接到調任,旅居客棧的日子,一大早起來都要在晴日的窗前煎茶,有詩為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而且陸遊先生是細細地、用心煮水、沏茶、撇沫,最後再品茗。



這就是大詩人陸遊,愛國是必須要愛的,愛國的詩歌也是必須要寫的,但同時一定不能忘記喝茶,也不能少寫一首關於茶的詩詞。飯可以少吃一頓,但茶絕對不能少喝一杯;邊寫詩,邊喝茶;邊聽春雨,邊喝茶;甚至在望著窗外發呆的時候,也要手捧一盞茶,如飲酒一般淺斟酌飲。對陸遊來說,喝茶比喝酒還要舒爽萬千啊。唐代有愛酒的李白,宋代就有愛茶的陸遊。


陸放翁一個人喝茶,還覺得不過癮,還常常把一大家人喊到一起,圍坐著桌子一起來喝。我們在語文課本裡學了以後、常常飽有深情朗誦的《示兒》,是陸遊晚年在南宋嘉定三年寫給兒子們的詩歌,四年以後的南宋開禧二年,他時年83歲,又寫了第二篇示兒詩,不過這首詩的名字和茶有關係,叫《啜茶示兒輩》,他親筆描繪了一大家人喝茶的光景:「圍坐團欒且勿譁,飯餘共舉此甌茶」。


你看,陸遊教育兒孫後輩的時候,也要喝茶,當然,這是非常好的,單調的談愛國,容易讓人覺得枯燥和單調,情商很高的陸遊,化枯燥為生動活潑,讓家人一邊快快樂樂的喝茶,一邊又激發起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這真是做得太好了。把喝茶與愛國做到完美的結合,陸遊是最佳典範,實為後人學習的好榜樣。



陸遊不是簡單的愛喝茶,他對種茶、制茶、品茶、識茶、茶具、茶藝、茶葉貿易均有很深的研究,而且達到了很高的造詣,甚至是親臨茶田,關心茶農,體現了愛民如子。他茶詩中有大量的對茶農植茶、採茶、賣茶等場景的詳細描繪。如在《初夏喜事》中,他寫道「採茶歌裡春光老,煮繭香中夏景長」,描摹出了一幅採茶煮繭的農忙圖;《秋興》中的「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描繪出了民間村舍之間茶葉貿易的生活場景;《蘭亭道上》中「蘭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紛紛趁雨前」,則形象的表現出了當時茶市生意的興旺。


讀陸遊的詩,能品出許多的茶識、茶情、茶思和茶趣。


愛喝茶,豈能不讀陸遊詩?







  

位於句容市下蜀鎮窯業村沙地路的博愛茶博園,在著名的句容武岐山、空青山腳下,盛產六朝雨花茶,常年雲霧繚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如同一處「天然氧吧」。博愛茶博園主(18105151598,3633136515@qq.com)歡迎愛茶之士來此品六朝雨花茶,賞武岐美景,逛千畝茶園,論千古茶話,度悠閒時光。



相關焦點

  • 貓奴詩人陸遊:一邊擼貓,一邊喝酒
    ——《贈貓 其二》作為擼貓界的新手,陸遊還處在對小貓的技能欣賞上,他寫了很多詩誇讚它們能捉老鼠。陸遊有一隻小貓叫「雪兒」,雪兒像老虎但會爬樹,像馬卻比馬還桀驁。每天只知道捉老鼠,卻不貪圖吃小魚。陸遊的《老學庵筆記》還曾記載,秦檜的孫女非常寵愛一隻獅貓,有一天卻突然丟失。於是就命令臨安府的人限期找回,鬧得全城皆知。陸遊養貓,和村民不同,不單是為了「捕鼠」,也跟秦檜孫女不一樣,只是為了賞玩。他是作為一個文人在擼貓。
  • 陸遊是愛國詩人,南宋文人為何說他晚節不保?
    這首絕筆流傳千古,其中蘊含了陸遊的滿腔悲憤和愛國情感,陸遊也因此有了「愛國詩人」的美譽。可是,當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卻是陸遊最絕望的時刻,因為他知道,「王師北定中原日」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了。陸遊出生於東京,他出身江南的名門望族,官宦世家,其高祖、祖父和父親都曾入朝為官,且大多身居高位。陸遊生於母親進京的水路上,所以取名為陸遊。
  • 「小樓一夜聽春雨」,愛國詩人陸遊的才情,不僅僅是「鐵馬冰河」
    陸遊的愛國性很突出,陸遊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總理作為國家領導人,有他的出發點,有高瞻遠矚的家國情懷作為論證的背書。如果我們把古往今來的愛國詩人做一下勾連,選拔個冠軍——非陸遊莫屬。陸遊的天下情懷,光復志氣,是文人中的翹楚。
  • 央視著名女名嘴,一邊喊著愛國,自己卻移民去了美國!
    對體育內容有獨特的見解喜歡體育,並且喜歡寫一些文章關注央視著名女名嘴,一邊喊著愛國,自己卻移民去了美國
  •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我們一邊成長,一邊堅強,一邊念念不忘!
    楔子:青春呼嘯而過一閃而逝的歲月裡,無數朵花無數片葉子在阡陌紅塵之中隨著季節的更迭變換了容顏,它們靜謐地落下,溫柔了大地,妝點了泥土,告別了歲月;有些時候會莫名地覺得青春的詞眼在時間的閃光中,是個傷感的詞,它在我青春的字典裡,象徵著傾世卻短暫的錦瑟年華,美麗傾心,卻稍縱即逝,只留給了世人不願割捨的情懷和遺憾;它象徵著朦朧青澀真實而真摯的情感經歷和情感故事,我們一邊成長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原來愛國是刻在心裡的
    陸遊,南宋著名的詩人,雖說晚年不在朝堂上當官,但是陸遊的心中始終有國,哪怕不在朝堂之上,愛國之情依舊那麼濃烈!陸遊:主動辭去了官職陸遊最後的時候受到了這個所謂的宋孝宗的召見,假設陸遊重新回到朝堂之上,還是有小人來說,他行為不檢點啊,又說這又說那的,陸遊就這次真的被傷著了,那就很氣憤,就直接就自己辭掉官職就回去了,陸遊就真的回去了,回到了自己嚮往的田園。
  • 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治癒
    年輕的父親本該享受新生命帶來的喜悅,到底是多大的痛苦讓他帶著孩子輕生。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剝奪孩子的生命? 成年人的世界,崩潰只在瞬間。 魯豫在《偶遇》中說: 「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的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 如何一邊增肌一邊減脂
    核心提示:如何一邊增肌一邊減脂他平時可以選擇使用運動的方式,因為運動的方式能夠達到多少脂肪和熱量的目的,實體裡面如果脂肪特別多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身體特別肥胖的,你剛才所以為了達到不錯還是要注意合理鑑定計劃,在運動的方式選擇上可以選擇跑步等方式,減肥的時候效果也非常的明顯,還能達到增肌的目的。
  • 男到中年,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有一天,他被公司裁員了,但他並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白天他依舊西裝筆挺,假裝沒事發生,風輕雲淡,每天按時出門,到商場一坐就是一天。他寧願選擇欺騙家人,也不願讓妻子看到家裡的頂梁柱倒下,讓孩子感到自己的爸爸沒用。過去他是給家裡託底的人,現在他自己都不知道路在何方。
  •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4、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信任一個人很難再次相信一個人更難,不是人生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人生,所以請不要假裝努力因為結果並不會陪你演戲,既然經得起多大的讚美,就要扛得起多大的詆毀~ 早上好!5、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培養出一個好的心態,使自己無時不快樂。
  • 一邊燒一邊賣:芹菜糯米燒麥
    燒麥一詞的由來,在元代初期。
  • 「一邊……一邊……」造句,二年級小學生發言令人拍案叫絕!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三時,「字詞句運用」板塊,是給了三個帶「一邊......一邊......」的句子,讓孩子在讀後,能聯繫生活造句。在一節半的課堂上,班裡那些二年級的小學生們的發言可謂令人拍案叫絕,讓人驚嘆!01.課堂上,讀完句子之後,孩子們要開始用「一邊......一邊......」了,先是同桌互相練說,接著舉手全班交流。
  • 林書豪:一邊打球一邊打人!
    林書豪在接手採訪的時候表示,可以接受正常的身體對抗,但是一邊打球一邊打人小動作非常的多,這有點受不了。其實林書豪這麼說,已經是非常的委婉含蓄了,已經是非常成功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換做別的球員是不是就是衝突了。
  • 在日本,一邊賞紅葉,一邊吃紅葉
    △ 奈良公園的櫻花 享用花見便當已成為日本人的賞花傳統,一邊賞花,一邊喝花見酒也是雅事一樁。日本人賞紅葉的習俗起源於平安時代,那時貴族階層流行舉辦一邊賞紅葉一邊吟詠和歌的宴會。紅葉狩同樣於江戶時代傳播到庶民階層,成為一種季節性的活動。
  • 一邊敬禮,一邊跟著唱國歌,市民觀看閱兵式 感受祖國強大帶來的安全...
    當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老人顫顫巍巍站起來,一邊敬禮,一邊跟著唱國歌。兒子常淳說,他父親今年92歲,14歲參加革命,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他自己也當了16年兵,曾5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他還參加了99年國慶閱兵保障工作。所以今天觀看閱兵式,一家人都很重視。老爺子看的時候很感慨,他說:「不敢想像,曾經國家變得強大,繁榮富強是遙遠的夢想,如今都變成了現實。
  • 一邊習慣孤獨,一邊渴望愛情的星座,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他一邊習慣了孤獨,習慣了獨自生活,很多事情都是一個人做,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看電影,但是他也很希望有個人陪著,但每當他一想到對方可能會在某一天突然離去,他就不敢再繼續下去,便收回他那顆想要去愛的心,這樣才會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由於陸遊出生在北宋亡國之際,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的家庭,當時民族矛盾激烈,國家不幸,加之家庭顛沛流離,少年時期的陸遊就被家中長者灌輸愛國情懷。長大後,陸遊參加科考,卻被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奸臣秦檜排斥,嫉妒他的才華,致使仕途不暢,空有一身大才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用武之地。生活就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陸遊的詩成績斐然,與他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
  • 「一邊罵大陸,一邊吃大陸」|依林昶佐|大陸|黃惠英|臺灣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曾痛批,林昶佐等綠營中人長期利用「抹紅」手段,以最嚴格標準檢驗他人,對自己家人在大陸賺錢卻視而不見,是「一邊吃大陸,一邊罵大陸」的政治人物。還有島內媒體指,許多像林昶佐一樣的「臺獨兩面人」,他們在臺灣炒作「臺獨」議題,收割政治利益;他們自己的親人則在大陸經商,賺取經濟利益。
  • 愛國詩人陸遊:位卑未敢忘國憂,懷壯志一統國土,含悲憤夙願未酬
    "位卑未敢忘國憂"可以說是陸遊一生的寫照。他的一生悽苦跌宕,但唯有那份愛國之心是任生活不論怎樣坎坷,卻始終磨不掉、刻進骨髓裡的東西。 公元1125年陸遊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書香世家。
  • 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
    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 4.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 -- 太宰治 《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