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實行「6選3」選科模式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山東、天津、海南,「6選3」一共20種學科組合,其中12種選科組合見上一篇,另外8種學科組合為:
13、物理+化學+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9.9%,專業選擇面廣;
b.歷史、化學分別是原來文、理科目中較為容易的科目。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這個組合學科之間關聯性小,學習跨度大,並且物理較難,不易拿高分;
b.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不具備這種特點的學生一定要慎選。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理科成績好,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分類思考能力強;
b.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並且成績不錯的理科生;
c.雖然文科成績不好,但背誦課文很流利,記憶力好;
d.英語考試中,往往完全讀懂了文章內容但也會做錯題(思維方式難以轉換為文科的方式導致)。 總結:物理是很多學霸的必選科目,單科賦分競爭壓力可能會大些。但從往年情況看,選考人數沒那麼多,賦分難度小了很多,而且歷史、化學算是比較容易得分的科目,賦分也不會很吃虧。
14.物理+生物+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 物理+歷史的組合,使得組合的可報專業覆蓋率極高,物化史覆蓋率達到99.3%。這樣一來, 考生在報考專業上有較大選擇空間,可以留有迴旋的餘地。
b.理科科目搭配歷史,學習難度適中,課業壓力不會太大。歷史雖然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科目更容易理解,對大多數考生友好。
c.相對於其他搭配政治、地理的相似組合選考人數沒那麼多,賦分難度相對較小。
d.生物、歷史都是比較容易得分的科目,成績不會太差。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徵最明顯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學霸的必選科目,單學科賦分競爭壓力大。
b.這兩個組合學習要想拿高分,要求考生有較好的記憶力,同時要有充分的理解力。一些喜歡歷史的理科學霸可能迫於學習壓力選擇放棄。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理科成績好,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分類思考能力強;
b.對歷史有濃厚興趣,並且成績不錯的理科生;
c.理解力佳、記憶力好,文理科思維兼備;
d.雖然文科成績不好,但背誦課文很流利,記憶力好;
(4)總結:
物理、歷史是大多數文理科專業報考的必選科目,報考人數集中,競爭壓力大,需要考生投入較多精力才能取得高分。從往屆選考考生層級來看,大部分中遊考生,在物理、歷史科目中至少有一門擅長。
15.物理+政治+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專業覆蓋率高,就業方向廣。組合為強理科搭配兩個文科形式,有物理存在,大部分理工專業都能報考,而兩個文科的加入大幅度提升整個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可以說物史政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在所有選科組合中排在前列。
b.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組合中既有鍛鍊邏輯思維的理科又有需要大量記憶和歸納的文科加入,不論將來選擇什麼專業,在大學學習都不會斷層。
c.歷史容易拿高分。歷史相對於其他科目,學習難度並不是很大,考試拿到高分的可能性更大。
d.良好的文史類學科功底,方便大學考研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競爭相對激烈,學習壓力比較大。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性最強的兩個學科,是文理科學霸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的高考競爭十分激烈,學生會有很大的壓力。
b.物理學習難度大,高分不易拿。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很大,考生花費很多時間,考試卻不見得拿高分。另外,政治學科由於記憶內容多且答案靈活,或多或少也有同樣的問題。
c.文理思維需要及時轉換。物理是強理科,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歷史、政治是文科,需要大量記憶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因此,這個學科搭配組合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切換自如。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是往往成績屬於不溫不火的中遊水平類型;
b.物理成績突出,往往屬於理科偏科的學生;
c.數學、物理較好,但化學、生物較薄弱的學生;
d.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兼併的考生;
e.記憶能力強的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歷史還是政治,都需要大量的背誦,因此需要學生擅長歸納和記憶。
(4)總結:
選考物理和歷史的學霸可能會比較多,而且政治科目題目比較靈活,不易拿高分,所以,組合整體的賦分壓力不小。學的不好,極有可能吃力不討好。
16.物理+歷史+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專業覆蓋率偏高,就業方向廣。
b.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
c.歷史和地理容易拿高分。
d.文科學科能力不弱,方便大學考研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競爭相對激烈,學習壓力比較大。
b.物理學習難度大、政治答案靈活,高分不易拿。
c.文理科搭配組合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靈活切換思維。
d.大部分醫學及化工專業無法覆蓋。e.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選考人數少,走班難安排。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成績屬中遊水平。
b.物理科目成績相比其他科目有著明顯突出的優勢。
c.數學、物理較好,但化學、生物較薄弱的學生建議選擇。
d.記憶能力強的學生。
(4)總結:
該組合適合整體偏文的學生,或者班級排名中等生,這一類學生在過去文理分科時期是最糾結的學生,學理跟不上,學文有點虧,所以這個組合賦分主要取決於物理成績。
17.化學+生物+政治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該組合屬於「3+3」模式下的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在20組選科組合中,屬於專業覆蓋率較高的組合。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同時政治也不是太容易得分。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特別不擅長物理的考生,不願意以傳統理科和學霸爭排名;
b.未來希望考研、考公的考生,提前打好政治基礎;
c.理解能力強,善於總結和發現學習規律;
d.有較好的記憶力,對知識點整體把握能力強;
e.目標重點大學,成績中上等考生。
(4)總結:
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不擅長物理科目,但是具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在化學生物上可以取得一定的優勢,而政治的學習難度低於物理,選考人數少,考生更有機會獲得靠前排名,整體來看,這個組合被賦予高分的機會大。
18.化學+政治+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這個組合偏文,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8.1%;
b.這幾個選課從課程難度上來說屬於比較簡單的組合;
c.選科裡因為有一門化學,稍微規避了一些專業報考限制。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這個組合雖然有個化學,但是因為不選物理,受限制的專業就比較多了,理工科類專業大部分都不能報考。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比較優秀且具有一定理科思維能力的考生;
b.對化學有一定喜好或者化學在理科當中更為優秀;
c.接受新知識速度較快,尤其在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方面非常突出;
d.未來有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規劃的考生。
(4)總結:
政治題目靈活且是很多文科學霸的熱門選考科目,所以單科賦分競爭壓力可能會大些。但地理賦分難度低了很多,整個組合在「3+3」組合中熱度一般,賦分壓力沒那麼大。
19.化學+生物+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化學生物學習難度低於物理,很多要求記憶歸納,而地理同樣也是文理思維兼備的學科,學科間聯繫比較緊密。
b.對於物理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這個組合比較容易達到自己的預期成績,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捷徑。
c.競賽形勢不是很激烈,學霸選考人數也不會很多。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在選擇專業範圍上有所受限,最明顯的限制在於工科大類專業的選擇。
b.選考這幾個組合的考生可能大部分是總成績在中遊或中下遊的考生,這樣如果在高考賦分制的情況下,會導致區分度不會很高。
c.組合中有需要動手實驗的化學和生物,所以想要得到高分一定要具備喜歡實驗動手操作。
d.化學+生物+地理組合專業覆蓋率偏低。這個組合對比其他兩個組合覆蓋率較低,沒有歷史和政治兩個文科,很多文科專業受限。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整體而言,生物的成績往往會非常突出。
b.物理學習困難,化學和生物成績比較較好,且具備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的考生;
c.平時對動植物非常感興趣,並有喜歡一些有關於生物與化學的專業,例如生物工程、有機材料等。
d.十分活潑好動,假期喜歡隨家長一同遊山玩水,欣賞自然風光;
e.對於新聞中那些關於科研成果的報導非常感興趣。
(4)總結:
化生地這個組合報考人數比較多,但一般選考的學霸比較少,大多數成績在中遊,所以,對於物理成績不好,但物化成績不錯的考生來說,完全是可以逆襲學霸的「捷徑」。尤其是三個科目的學習性價比都不錯,相交於物理、政治,還是比較容易拿到高分。
20.生物+政治+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這個組合偏文,各個科目都容易學,適合理科弱的學生。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因為不選物理、化學,這個組合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76.1%,專業比較受限。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在物理、化學成績弱,不擅長理科邏輯思維總結應用;
b.擅長文科知識學習,但希望有報考理學類專業機會;
c.具有較好記憶力,擅長文科知識的理解背誦;
d.目標一本院校,成績中等的考生。
(4)總結:
新高考改革省份,選擇生物、地理學科的人數最多,很多成績優秀類考生在選擇物理科目之後會選擇這兩個科目之一。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就要和學霸們競爭排名。由此來看,選擇此組合的考生,生物、地理這兩個科目在賦分制度下處於劣勢。
本號致力於為高中生提供高中最新資訊、高中選科推薦、高中生涯教育,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