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科-6選3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

2020-12-27 騰訊網

目前,實行「6選3」選科模式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山東、天津、海南,「6選3」一共20種學科組合,其中12種選科組合見上一篇,另外8種學科組合為:

13、物理+化學+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9.9%,專業選擇面廣;

b.歷史、化學分別是原來文、理科目中較為容易的科目。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這個組合學科之間關聯性小,學習跨度大,並且物理較難,不易拿高分;

b.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不具備這種特點的學生一定要慎選。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理科成績好,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分類思考能力強;

b.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並且成績不錯的理科生;

c.雖然文科成績不好,但背誦課文很流利,記憶力好;

d.英語考試中,往往完全讀懂了文章內容但也會做錯題(思維方式難以轉換為文科的方式導致)。 總結:物理是很多學霸的必選科目,單科賦分競爭壓力可能會大些。但從往年情況看,選考人數沒那麼多,賦分難度小了很多,而且歷史、化學算是比較容易得分的科目,賦分也不會很吃虧。

14.物理+生物+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 物理+歷史的組合,使得組合的可報專業覆蓋率極高,物化史覆蓋率達到99.3%。這樣一來, 考生在報考專業上有較大選擇空間,可以留有迴旋的餘地。

b.理科科目搭配歷史,學習難度適中,課業壓力不會太大。歷史雖然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科目更容易理解,對大多數考生友好。

c.相對於其他搭配政治、地理的相似組合選考人數沒那麼多,賦分難度相對較小。

d.生物、歷史都是比較容易得分的科目,成績不會太差。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徵最明顯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學霸的必選科目,單學科賦分競爭壓力大。

b.這兩個組合學習要想拿高分,要求考生有較好的記憶力,同時要有充分的理解力。一些喜歡歷史的理科學霸可能迫於學習壓力選擇放棄。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理科成績好,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分類思考能力強;

b.對歷史有濃厚興趣,並且成績不錯的理科生;

c.理解力佳、記憶力好,文理科思維兼備;

d.雖然文科成績不好,但背誦課文很流利,記憶力好;

(4)總結:

物理、歷史是大多數文理科專業報考的必選科目,報考人數集中,競爭壓力大,需要考生投入較多精力才能取得高分。從往屆選考考生層級來看,大部分中遊考生,在物理、歷史科目中至少有一門擅長。

15.物理+政治+歷史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專業覆蓋率高,就業方向廣。組合為強理科搭配兩個文科形式,有物理存在,大部分理工專業都能報考,而兩個文科的加入大幅度提升整個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可以說物史政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在所有選科組合中排在前列。

b.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組合中既有鍛鍊邏輯思維的理科又有需要大量記憶和歸納的文科加入,不論將來選擇什麼專業,在大學學習都不會斷層。

c.歷史容易拿高分。歷史相對於其他科目,學習難度並不是很大,考試拿到高分的可能性更大。

d.良好的文史類學科功底,方便大學考研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競爭相對激烈,學習壓力比較大。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性最強的兩個學科,是文理科學霸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的高考競爭十分激烈,學生會有很大的壓力。

b.物理學習難度大,高分不易拿。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很大,考生花費很多時間,考試卻不見得拿高分。另外,政治學科由於記憶內容多且答案靈活,或多或少也有同樣的問題。

c.文理思維需要及時轉換。物理是強理科,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歷史、政治是文科,需要大量記憶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因此,這個學科搭配組合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切換自如。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是往往成績屬於不溫不火的中遊水平類型;

b.物理成績突出,往往屬於理科偏科的學生;

c.數學、物理較好,但化學、生物較薄弱的學生;

d.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兼併的考生;

e.記憶能力強的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歷史還是政治,都需要大量的背誦,因此需要學生擅長歸納和記憶。

(4)總結:

選考物理和歷史的學霸可能會比較多,而且政治科目題目比較靈活,不易拿高分,所以,組合整體的賦分壓力不小。學的不好,極有可能吃力不討好。

16.物理+歷史+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專業覆蓋率偏高,就業方向廣。

b.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

c.歷史和地理容易拿高分。

d.文科學科能力不弱,方便大學考研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競爭相對激烈,學習壓力比較大。

b.物理學習難度大、政治答案靈活,高分不易拿。

c.文理科搭配組合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靈活切換思維。

d.大部分醫學及化工專業無法覆蓋。e.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選考人數少,走班難安排。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成績屬中遊水平。

b.物理科目成績相比其他科目有著明顯突出的優勢。

c.數學、物理較好,但化學、生物較薄弱的學生建議選擇。

d.記憶能力強的學生。

(4)總結:

該組合適合整體偏文的學生,或者班級排名中等生,這一類學生在過去文理分科時期是最糾結的學生,學理跟不上,學文有點虧,所以這個組合賦分主要取決於物理成績。

17.化學+生物+政治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該組合屬於「3+3」模式下的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在20組選科組合中,屬於專業覆蓋率較高的組合。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同時政治也不是太容易得分。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特別不擅長物理的考生,不願意以傳統理科和學霸爭排名;

b.未來希望考研、考公的考生,提前打好政治基礎;

c.理解能力強,善於總結和發現學習規律;

d.有較好的記憶力,對知識點整體把握能力強;

e.目標重點大學,成績中上等考生。

(4)總結:

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不擅長物理科目,但是具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在化學生物上可以取得一定的優勢,而政治的學習難度低於物理,選考人數少,考生更有機會獲得靠前排名,整體來看,這個組合被賦予高分的機會大。

18.化學+政治+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這個組合偏文,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8.1%;

b.這幾個選課從課程難度上來說屬於比較簡單的組合;

c.選科裡因為有一門化學,稍微規避了一些專業報考限制。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這個組合雖然有個化學,但是因為不選物理,受限制的專業就比較多了,理工科類專業大部分都不能報考。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文科比較優秀且具有一定理科思維能力的考生;

b.對化學有一定喜好或者化學在理科當中更為優秀;

c.接受新知識速度較快,尤其在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方面非常突出;

d.未來有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規劃的考生。

(4)總結:

政治題目靈活且是很多文科學霸的熱門選考科目,所以單科賦分競爭壓力可能會大些。但地理賦分難度低了很多,整個組合在「3+3」組合中熱度一般,賦分壓力沒那麼大。

19.化學+生物+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a.化學生物學習難度低於物理,很多要求記憶歸納,而地理同樣也是文理思維兼備的學科,學科間聯繫比較緊密。

b.對於物理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這個組合比較容易達到自己的預期成績,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捷徑。

c.競賽形勢不是很激烈,學霸選考人數也不會很多。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在選擇專業範圍上有所受限,最明顯的限制在於工科大類專業的選擇。

b.選考這幾個組合的考生可能大部分是總成績在中遊或中下遊的考生,這樣如果在高考賦分制的情況下,會導致區分度不會很高。

c.組合中有需要動手實驗的化學和生物,所以想要得到高分一定要具備喜歡實驗動手操作。

d.化學+生物+地理組合專業覆蓋率偏低。這個組合對比其他兩個組合覆蓋率較低,沒有歷史和政治兩個文科,很多文科專業受限。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整體而言,生物的成績往往會非常突出。

b.物理學習困難,化學和生物成績比較較好,且具備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的考生;

c.平時對動植物非常感興趣,並有喜歡一些有關於生物與化學的專業,例如生物工程、有機材料等。

d.十分活潑好動,假期喜歡隨家長一同遊山玩水,欣賞自然風光;

e.對於新聞中那些關於科研成果的報導非常感興趣。

(4)總結:

化生地這個組合報考人數比較多,但一般選考的學霸比較少,大多數成績在中遊,所以,對於物理成績不好,但物化成績不錯的考生來說,完全是可以逆襲學霸的「捷徑」。尤其是三個科目的學習性價比都不錯,相交於物理、政治,還是比較容易拿到高分。

20.生物+政治+地理

(1)該選科組合的優勢:

這個組合偏文,各個科目都容易學,適合理科弱的學生。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因為不選物理、化學,這個組合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76.1%,專業比較受限。

(3)適合的考生類型:

a.在物理、化學成績弱,不擅長理科邏輯思維總結應用;

b.擅長文科知識學習,但希望有報考理學類專業機會;

c.具有較好記憶力,擅長文科知識的理解背誦;

d.目標一本院校,成績中等的考生。

(4)總結:

新高考改革省份,選擇生物、地理學科的人數最多,很多成績優秀類考生在選擇物理科目之後會選擇這兩個科目之一。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就要和學霸們競爭排名。由此來看,選擇此組合的考生,生物、地理這兩個科目在賦分制度下處於劣勢。

本號致力於為高中生提供高中最新資訊、高中選科推薦、高中生涯教育,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考生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部分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
  • 新高考12種選科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分析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高考君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3+3如何選科,這三種組合千萬不要選!
    新高考3+3公益講座現在開始報名啦,狀元教育、語文周報社、家長100聯合舉辦的新高考分享會,浙滬頂級教師來襲,為你全面講解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幫助你分析20中學科組合的優勢劣勢,深入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展開高中三年的學業計劃,找準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
  • 高中選科方案有很多,哪幾種方案是高中選科最佳方案?如何選擇?
    隨著高考改革步伐不斷加快,除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外,還有「3+1+2」模式、「3+3」和「6選3模式」不同模式的選科,如果根據這些模式來確定高中選科方案有幾十種,哪幾種方案是高中選科最佳方案?如何選擇?下面,我根據工作實踐分2個方面進行分析。
  • 天津高考選科,6選3熱門組合分全面解讀(內附最佳組合)
    天津市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推行高考改革,採用「3+3」模式,前3為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後3需要考生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科中選出3科參加考試且賦分後計入高考成績。2020年已迎來第一輪新高考。那麼,天津市第一屆新高考選科情況如何呢?對即將面臨選科的高一高二學子來說有什麼借鑑意義呢?
  • 新高考選科分析,專家教你如何「揚長避短」讀到好大學!
    和之前實行「3+3」或「6選3」模式的6省市不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採用「3+1+2」模式。「3」還是老三樣,語文、數學、外語;「1」是首選科目,指文科的歷史或理科的物理;「2」是再選科目,指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任選2門,採用等級賦分。
  • 3+1+2新高考選科:十二種組合優勢、劣勢分析!新高一必看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考生以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為主要依據,選擇其中3門參加考試。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 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 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新高考「3+1+2」模式下 幫你理清新高考選科方案!
    由於「3+1+2」高考模式是新政策,很多家長朋友並不清楚3+1+2高考制度如何實施、志願如何填報及錄取等。  從2021年開始,遼寧、河北等8個省份的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 什麼是「3+1+2 」? 教育部發文,確定了上述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開弓沒有回頭箭,高考改革勢在必行,這也使得學生們在高一就要開始選科並「定終身」。
  • 浙江高考選科組合35種,特色高中你準備上哪種?
    在浙江「3+3」模式下,足足有35種選科組合。一所高中能滿足所有的學科組合,這不現實。分類辦學區域內普通高中學校布局相對合理、各具特色,這是浙江省2035年的遠景目標。2020年要完成的小目標,是在全省遴選設立6個普通高中學校分類辦學的改革試點區、30所試點學校,3年建設周期。3年後,總結改革試點經驗,在全省逐步推廣。根據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科技、人文、體藝、綜合等多個領域要形成特色。
  • 新高考下不同選科組合究竟可報哪些專業?選科問題一網打盡!
    面對選科,不少家長和考生一籌莫展,這直接關係到大學所學專業、甚至未來就業方向,選科究竟該怎麼選?不同組合可選報考的專業有哪些呢?今天我們為大家詳解。 一 了解「3+1+2」下的12種選科組合 「3+1+2」模式中,3指語數外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遼寧2021選考組合分析,究竟如何選科?
    新高考改革正在各省穩步推進,並且從以往的「3+3」模式中衍生出了「3+1+2」的模式。「3+1+2」模式下高中生如何選科?本文對遼寧省教育廳發布的《2021年擬在遼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3+1+2模式)》進行了數據分析,並總結出相關選考組合及其要求,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參考。對於河北、湖南等其他「3+1+2」省份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2019高中生如何選科?哪三門最有優勢?6選3聰明的人都這麼組合!
    3+3的選擇模式選擇三科的相關性:小編建議你選擇三科的相關度高一些,聰明的學生選科的時候會考慮這三科的相關性,例如:數學與物理的相關性非常密切、歷史與地理的相關性很密切。但是高考6選3後你就需要考慮想從事的工作在大學的時候有沒有專業的硬性要求。這就需要你在上高中的時候權衡這三科的選擇了!高考6選3怎麼有優勢?
  • 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高,江蘇卻很少人選,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第二講:選科的整體思路分享
    大家好我是布格,一位醉心研究高中升學的男人,歡迎來到布格的高一選科小白訓練營。本次訓練營主要是從0開始,講解分析該如何進行選科,希望本課程能對你在選科這件事上有所幫助。新高考改革之後,分有「3+3」模式和「3+1+2」模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模式,對於新高一學生和家長都是一個大震蕩。一個全新的選科模式和選拔模式,特別大學專業要求對應高中選科,這就倒逼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必須開始考慮自己三年之後,乃至七年之後想要在哪條職業賽道上奔跑。
  • 高一選科分班時,為什麼有的學校更願意讓學生選偏文的組合
    寒假期間,筆者遇到不少孩子正在上高一的家長朋友,見面坐下肯定離不了一個話題——下學期孩子就要「6選3」選科分班了,到底「選科」應該怎樣選?「選擇物理」好還是「棄學物理」好?他們有很多都在痛苦艱難的搖擺之中。本文試著把一些有關新高考的常識性問題、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匯總於此,供高一學生以及對新高考還很少有研究的家長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