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投資理財,國債和銀行理財二選一,選擇哪個更好?

2020-12-12 老金財經

退休老人的理財方式有兩大要求,本金安全最重要,其次理財收益率最好能戰勝通貨膨脹率;所以按照這兩個要求,當然是選擇國債好,不建議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國債與銀行理財方式是不同等級的理財產品,國債是國家發行的融資工具,而銀行理財產品是由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融資工具,對於退休老人來講肯定是相信國債更好。

國債為什麼會適合退休老人理財呢?

其實退休老人的錢選擇購買國債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1.國債安全性高

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的基礎之上發行的,國債是所有投資理財產品當中最具有安全性的投資產品,被稱為零風險的投資工具,要比銀行存款安全性更高。

要知道國債就是等於國家的信用,國家會違約嗎?國家會騙投資者嗎?答案是肯定不會,國家會根據國債的時間約定連本帶息結算給投資者,本金安全性可以達到100%!

2.國債收益尚可

國債的收益率在當前各種保本投資理財產品當中是比較高的,年收益率在4%~5%之間,這個收益率不算高也不算低。

在各種保本產品當中,也許只有農商銀行五年期的大額存單,或者民營銀行五年期的智能存款才有這麼高,就連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還達不到國債的收益率,所以從收益率來選擇,退休老人購買國債是明智的選擇。

為什麼退休老人不適合購買銀行理財呢?

退休老人的養老錢確實不適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同樣有兩個因素:

1.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低

銀行理財產品是五花八門的,有銀行自營理財,保險,基金,證券,期貨等等各種理財,但不管什麼理財本金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

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銀行代理的期貨投資,原油寶事件不但把本金虧完,一夜之間還倒欠銀行的錢,請問退休老人能受得了這個刺激,受得了這個打擊嗎?

2.銀行理財產品謹防被騙

銀行為了自己利益,已經給其他金融機構代銷理財產品,所以銀行的理財產品並非這麼靠譜了。由於是一些銀行業務員,為了完全任務,造成考核忽悠一些老人,存款變保單。

存款變保單事件近幾年並不是新鮮事,當老人想要取錢時候,銀行告知這不是存款,而且分紅險;這個時候老人錢拿不到,即使拿出來沒有利息反而還違約賠錢,得不償失,遇到這事退休老人能受得了這個打擊嗎?

總結分析

所以退休老人辛苦大半輩子,省吃儉用存點錢防老,這個養老錢投資理財一定要安全考慮,本金安全最重要。

投資理財產品中,退休老人最適合購買國債,或者存銀行存款,其餘有風險的投資理財不建議參與,銀行理財同樣具有很多不確定性,退休老人不建議盲目投資。

相關焦點

  • 銀行存款利息低,中老年人買銀行理財靠譜嗎?
    所以,中老年人理財更應該注重投資的低風險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收益,這樣才更能避免因風險過高而導致本金損失的可能性,以致影響老年人未來退休的生活質量。另外老人由於年齡增大,心腦承受力較低,亦不宜參與風險過高的投資,以免因短時資金漲跌,造成過大心理壓力,引起身心不適,影響身心健康。老年人購買理財應選擇正規渠道。
  • 小額投資理財項目有哪些 小額理財投資什麼產品好?
    隨著全民投資理財時代的到來,不少朋友上班一兩年後就開始投資理財,有很大一部分人想做理財但又覺得錢少,小額理財項目又不清楚要怎麼做,小額理財投資什麼產品好,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2016年小額投資理財項目有哪些吧。
  • 三種理財類型,四種理財價值觀,五種方法降低理財風險,深度分享
    知行合一0829認為理財的方法有銀行儲蓄、國債、保險、基金、信託、債券、股票、期貨、外匯以及黃金等。因為每個人對理財有不同的價值觀,所以要根據自己對風險和收益的態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同時,在理財過程中做好風險管理,運用風險管理方法降低理財風險,增加理財收益,使資產得以保值升值 ,最終實現資產的積累和增長。
  • IT兒子每月結餘萬元 退休母親如何幫忙理財
    兒子自知消費無節制,委託退休在家的母親幫他打理每月近萬元的工資結餘。母親熱衷銀行理財產品,兒子嫌收益太低,葉阿姨該如何為兒子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呢?  家庭基本情況和理財需求  早已退休的葉阿姨僅有2500元的退休金,幸好兒子工作穩定,每月補貼2500元家用。經濟方面有兒子支撐,她和老伴的感情也非常和睦,葉阿姨覺得她的晚年生活過得很舒心。  去年,兒子意識到在沒有存款壓力下自己容易過度消費,因此想讓退休後的母親發揮」餘熱」幫自己打理結餘。
  • RFP和AFP哪個證書更有含金量?哪個對理財規劃有實用性?
    RFP和AFP哪個證書更有含金量?哪個對理財規劃有實用性?大家在選擇同行業的證書中,肯定是想要考一個高含金量並且對自己後續有實用性的幫助。所以會有不小的小夥伴諮詢RFP小編說RFP和AFP哪個證書更有含金量?哪個對理財規劃有實用性?
  • 父母如何理財最靠譜?老年人需要了解的理財知識
    針對老人不懂理財和貪小便宜的特點,騙子常常在小區給老人發傳單、送米送油,讓老人去聽「免費」講座。 再比如說,平時可以在朋友圈和家族群轉發一些金融騙局新聞。通過真實的血淋淋的案例,潛移默化地影響父母。 總的來說,老人理財之所以這麼難,是因為「不懂、不聽、亂信」。了解清楚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二、老人理財,要注意什麼?
  • 五大銀行的哪個理財產品最好
    當然,除了這些投資渠道以外,銀行的投資渠道似乎是更加保險的,畢竟銀行的投資渠道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國內的五大銀行的投資項目也是非常多的,那麼,五大銀行哪個理財產品最好呢?首先看中國銀行,它主要推出的理財產品是中銀日積月累、中銀債付、中銀穩富等系列,最低投資是一萬,最高是三十萬元,平均年收益是4.5%,收益較高,風險也不高。其次建設銀行理財產品主打「乾元」系列,它的理財產品種類比較多,最低投資5萬元,最高100萬,平均收益率是4.2%。建行推出的日薪月溢理財產品收益最高,可達5%。
  • 手中有一百萬存款,是選擇信託還是理財,哪個比較好呢?
    一般情況下信託產品主要有兩類底層資產,房地產和政信平臺,其它也會有些投資債券和股票類的資本市場信託產品。如果將100萬全部投入信託產品,這兩點是需要考慮的:一是流動性,信託產品需要把100萬全部投入進去,投資的期限在一年起,甚至是三年五年才能回收本金和利息,期間如果需要用錢是非常被動的。
  • 債券市場暴雷對銀行理財有什麼影響?
    詮資管研究中心本文內容來自普益標準「詮資管」系列日報,獲取更多報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普E智選APP。一、銀行理財債券投資的偏好(利率債VS信用債)銀行理財債券投資主要分為利率債投資和信用債投資。利率債的發行主體通常是有國家、中央政府或信用等級與國家相同的機構進行信用背書的,故信用風險非常低。
  • 退休人員社保卡選擇哪家銀行比較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退休人員社保卡選擇什麼銀行好?這要分情況不同而論,有單位的退休人員選擇餘地比較小,而沒有單位的人選擇空間更大,但都應該以方便為主。為什麼說有單位的退休人員選擇餘地小?因為在崗職工退休時,社保卡一般由單位直接代辦,單位人事部門會將所有退休手續辦妥,退休人員基本上是坐等領取養老金,沒啥事。而單位辦理社保卡一般又是在單位的對公帳戶開戶行辦理,因為日常職工的五險一金早就籤訂了代扣代繳協議,而且指定了開戶銀行和代扣帳戶,單位管理也很方便,比如原來代扣代繳是工行,它就不會去農行辦理社保卡,而一般統一在工行辦理,因此說有單位人員選擇性比較小。
  • 銀行理財也不靠譜了?
    最近,有個朋友秀了他買的R2級銀行理財產品,說虧了不少,一看還真是。然後我網上一查,最近還真是很多新聞。在某投訴平臺上,一位用戶投訴稱,他購買了某銀行90天、180天、270天成長理財產品,合計約380萬元,然而不到兩個月,連本帶利虧損3萬元,有時甚至一天虧7000元。
  • 勝億配資:個人投資理財注意事項
    作為中國內地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不只匯聚了許多金融機構,也具有理財知道超前的市民團體。依據一項查詢閃現,逾越六成的中青年上海市民認可「投資理財致富」。  看到,產品選擇方面,銀行儲蓄依然高居榜首,低危險銀行理財產品排在第二位。儘管履歷劇烈轟動,股票和基金仍是上海市民喜歡的投資理財品種,擺放第三和第五位。在信用卡日漸廣泛的布景下,「信用卡提前消費」在上海市民理財產品偏好中排名第四位。
  • 銀行理財面臨哪三大轉變涉及到每個人?如何購買銀行理財?
    這樣的收益率,對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者已經不再具有收益率的優勢和吸引力,對於大眾理財投資者來說,如何調整理財購買產品的結構和投資理財方式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何調整理財投資策略呢?當然可以通過延長期限來提高收益。
  • 銀行迎來好消息,存款利率5%的保本理財來了,儲蓄國債也比不上
    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趨勢是一致的。畢竟,銀行必須要賺錢。如果貸款利率下降,存款或理財產品的利率自然不會太高。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必須知道一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利率不高。銀行迎來好消息,存款利率5%的保本理財來了,儲蓄國債也比不上!
  • 保本理財將徹底消失!理財不再保本之後,投資什麼比較好呢?
    文/龍小林自從資管新規開始實施以後,保本理財就在不斷減少。以前,銀行是保本理財發行的大戶,20多萬億的銀行理財中,保本理財就佔了近三成。可現在,銀行的保本理財已經很少了。而且隨著資管新規的過渡期一過,保本理財便會徹底消失。
  • 江瀚: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也能虧?買理財虧錢時代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二、銀行理財到底該怎麼看?看到當前銀行理財的虧損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很不理解,其實我們覺得這件事倒並不讓人意外,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要明白銀行理財可不是銀行存款。銀行理財雖然有銀行兩個字,但是其並不代表著理財產品就是和存款一樣的東西,中國是一個儲蓄大國,儲蓄率長期高位運行幾乎已經成為了中國特色,特別是老一輩人的心目中,銀行就是代表著一個值得信任的象徵,去銀行存錢不應該有風險的。
  • 銀行「放水」消費貸年利率跌破4%,銀行存款和理財收益下行選擇
    今年以來,無論是存款還是理財投資都越來越難,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下行、結構性存款面臨清理和調整、理財收益跌跌不休已經跌破4%、銀行理財收益出現浮虧而導致低於面值。如今,各銀行紛紛出現消費信貸「放水」潮,消費信貸年利率以4%以下的水平在競爭,必然倒逼銀行的存款利率繼續下行,那麼,大眾如何面對存款利率下行的嚴峻理財投資形勢呢?
  • 同樣是100萬,銀行理財和大額存單,哪個更適合你?
    那麼,大額存單是否可以替代銀行理財產品,成為銀行的新寵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是銀行針對有不同理財需求的客戶銷售的產品,客戶委託銀行幫其理財,銀行收取一定的費用,餘下的投資收益歸客戶所有。
  • 「MissR的理財分享」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除理財功能外,餘額寶還可直接用於購物、轉帳、繳費還款等消費支付,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現金管理工具,它出現後收益一度高達6.4%,隨之又陸續出現了各種寶,收益都好過當時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但時至2018年底,餘額寶的收益跌到3%以下,現在餘額寶以及其他一些貨幣型基金的收益大概就2%左右了。
  • 家庭理財投資,到底是保守點好,還是激進點更好呢?
    當家庭財務從最原始的財富積累,來到了資金保值和增值的階段,那麼家庭理財就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每月家庭收入在正常支出後,將剩下的錢進行理財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家庭被動收入的高低,也將改變家庭生活的質量。家庭理財投資,到底是保守點好,還是激進點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