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症患兒為什麼到青春期,會出現比較複雜的心理問題?

2020-12-23 佳美的家常事

英國韓海兒童心理諮詢中心慧心來源

許多家長來到慧心來源,就兒童青春期圖雷特病的一系列問題給出反饋,其中有些是關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沒有辦法交流,說什麼聽不見,抽搐症狀越來越嚴重有些是學習問題「孩子有抽動症,之前很聽話,開始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多,覺得上學很煩,不想寫作業」。

還有情緒問題和行為、孩子情緒不穩定、沉迷手機網路遊戲,,,這些條件使得家長焦頭爛額無法開始,甚至有些家長想與孩子交流面對面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從聊天與家長的語氣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到感受到家長的焦慮情緒。青少年兒童正處於生命發展的重要階段,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了這些重大變化,對於抽搐兒童來說,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了一些較為複雜的心理問題。我們來看看家長們都面臨哪些問題?

1、家長提問:

醫生海英:說到咬指甲,許多抽搐兒童的家長都說過類似的話。一個有咬指甲行為的孩子似乎比任何人都想像的更討厭自己的指甲,而且越不允許他咬,他就越喜歡咬。事實上爸爸媽媽很難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有時候孩子的焦慮需要通過咬指甲來緩解,其實心理是相當複雜的,因為孩子在心理上非常依賴父母,但是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各方面的壓力。那麼壓力有可能是為了學習,有可能是為了生活,有可能是為了健康,甚至是有可能是為了給人們帶來的各個方面的壓力。有家長說我不打他,我不罵他,但孩子為什麼抽搐?

讓我們看看他們的孩子是如何與父母互動的?我們有沒有給孩子們很多限制,比如你和別人說話的方式?你做作業的時候想要什麼?你是做什麼的?

如果有很多限制,而孩子認為我應該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但事實上他不能,他會非常沮喪和自責。因此我們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該符合他的年齡特徵,如果孩子暫時夠不到,不要先強迫孩子。這就要求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能力會相應提高,而不是揠苗助長。

2、家長提問:

我的孩子11歲,抽搐,目前,他正處於困境之中,去年孩子開始扭脖子,他開始服用興奮劑,症狀消失了。然後他在去了軍隊夏令營,然後在底回來,出現了抽搐。在繼續服用硫必利後,症狀至今沒有消失。孩子學習成績不錯,但脾氣比較暴躁,我也意識到我給了他太多的壓力,我不知道如何幫助他。

圖雷特氏病是一種相對麻煩的精神和神經心理疾病,心理壓力會導致神經系統出現這種問題,所以重複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需要及時進行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儘可能減輕自己的壓力,或者提高表達情緒的能力,同時幫助孩子減少抽搐症狀復發的機會。所以藥物治療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藥物可以幫助孩子暫時抑制他的症狀。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要徹底消除他並不容易。吃藥只能讓孩子的症狀暫時緩解,也就是暫時壓下去,但孩子的心理狀態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在配合用藥的同時需要心理疏導。

據我觀察,有些孩子還很小,抽搐症狀的發作是突然而強烈的。經過情緒疏導,孩子的症狀很快就消除了;而且有的孩子年紀大了,抽搐症狀持續時間長,孩子的症狀也不那麼明顯,所以我們只依靠心理疏導來控制時間會比較長。

什麼最重要是在孩子們進行心理諮詢的同時,我們的父母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但是一定會有一些波動,但是波動的程度並不是那麼大。

一般來說,長抽搐兒童的焦慮和緊張更為明顯,會影響他與同伴之間的交流。家長現在也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當被問及孩子的情緒時,他說他們孩子的表現情緒非常容易激動,無法控制。

青春期以後,孩子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到了青春期,所有孩子的情緒波動都會比較大,所以表現不聽話、叛逆、易怒,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

不過,對於抽動障礙的孩子來說,一方面,他在學校裡要抑制自己的抽搐症狀,怕別人嘲笑他;另一方面,他還要承受學習的壓力,因為中學畢業後,學習任務依然繁重,需要孩子們承受很大的壓力。

他要比其他同學多付出更多的精力來處理抽搐,處理別人的嘲笑,這樣孩子的情緒一定會爆發。同時,如果回家後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沒有改變,那麼孩子的情緒很容易爆發,這是必然的結果。

因此如果你想幫助孩子,首先要幫助緩解孩子的情緒,在幫助孩子提高情商能力的同時,家長也應該對孩子做出一些改變,這樣才能促進家庭氛圍的健康發展,孩子的情況會好得多。

3、家長提問:

你好,xxx-1醫生,我的孩子抽搐已經3年了,一直是17歲,我們能調整一下嗎?

醫生海英回答:調整是可以的,但是年齡越大,幹預抽搐就越困難。如果更嚴重的話,你還得配合一些毒品。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是高三,學業壓力也很大,孩子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

我們還是要看看孩子們的情況,在慧心源中有許多初高中tic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情商課,家長會反映孩子的情緒狀態是穩定的、比較積極的,生活和學習的進步也會越來越明顯。

也有一些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出現抽搐症狀超過很難完全消除症狀,家長也會覺得要徹底消除孩子抽搐的症狀是非常困難的。

通過專業的心理調適,幫助孩子調整目前的狀態是相當好的,他們可以在不受國家影響的情況下順利地學習和生活,家長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情況。

所以我們還是建議提前調整,孩子越小,幹預越早,效果越好。。

哪些家庭教育不利於抽動障礙的緩解?

01

首先,早期學習壓力大,使一些孩子出現抽搐症狀,會出現在比較年輕的階段,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一些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得不面對很多學習任務,因為他們經常被批評、批評、挑剔,甚至在學習不好時受到懲罰,父母對子女的要求過高,有的超出了年齡範圍;

有的家庭氛圍比較壓抑,孩子接受的批評太多,或者家裡沒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習慣,這會使孩子的抽搐症狀不易緩解或消除。

02

第二,家長不應過早地催促孩子接受教育,如果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指導和完成某些任務,他們應該調整他們的要求。

比如,孩子寫字怎麼歪,教了很多遍都改不了,家長應該適當降低要求,孩子只能通過毅力才能完成,有了這種心態,孩子對寫作的信心就會越來越大,那麼寫字的情況就會逐漸好轉。

因此從這個例子中吸取的經驗並不是要破壞孩子們學習寫作的自信心,而是鼓勵孩子們願意從事這樣的寫作學習活動。

03

第三,在教育中,父母應該經常和孩子們交談聊天,這樣孩子們才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語言表達也是兒童情感疏導的重要途徑。

希望能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如有疑問,請留言或私下聊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抽動症兒童到了青春期,會出現更複雜的心理問題?
    韓海英慧心源兒童心理諮詢中心最近,有很多家長到慧心源反饋抽動症孩子青春期的一系列問題,有的是親子關係方面的,家長「感覺孩子開始叛逆了沒有辦法進行溝通,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抽動症狀也越來越嚴重了」有的是學習問題「孩子有抽動症,之前很聽話,最近開始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多,覺得上學很煩,不想寫作業」。
  • 孩子有抽動症?抽動症的類型有哪些?來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所以,家長要對抽動症有足夠的了解,這樣孩子如果患有抽動症,家長可以冷靜地面對,那種什麼是抽動症呢?抽動症的類型又有哪些呢?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小兒抽動症又叫多發性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患兒在4-12歲之間發病,男孩患病率比女孩高,一般指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抽動症有哪些類型呢?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孩子有這些行為,或是抽動症「降臨」!
    孩子有哪些症狀出現需要重視?1、軀體異常孩子出現了抽動症,身體發出的信號明顯,在發病過程中會讓孩子出現軀體的特殊表現,例如孩子總是聳肩、搖頭、挺胸或者旋轉軀體,這些肢體的活動都跟抽動症有關。一般留意到這些特殊的具體變化就應該高度重視,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否則抽動症持續發展,其他的不良反應會越發明顯。
  • 什麼是抽動症?孩子得了抽動症怎麼辦?
    可能與遺傳因素、軀體性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圍產期因素以及藥源性因素有關。男孩較多見,大多數患者表現出簡單的運動抽動障礙,少數患者會出現發聲抽動障礙。發現孩子患了抽動症,一定要重視,接受正規治療,孩子的症狀才能得到緩解,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長大了,就能自己好,被動和消極的處理方式並不能疾病消失。
  •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時間:2020-12-01 16: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多動症ADHD和抽動症都是常見的兒科病之一,但是很多人總是將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混淆,也常常會出現誤診。那麼,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的區別在哪呢?
  • 抽動症反反覆覆該怎麼辦?
    抽動症是兒童常見病,嚴格說來不是一種軀體疾病,但是往往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不小的心理負擔,由此可能進一步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學習問題和交往障礙。其實,家長在面對孩子抽動症的時候,最怕的不是症狀而是病情的反覆。
  • 患有抽動症的兒童能控制住不抽動嗎?
    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更明顯,入睡後症狀消失。很多家長會責怪孩子,為什麼不控制一下自己呢?那麼,患有抽動症能控制住身體抽動嗎?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和你一起來了解一下:患有抽動症能控制住身體抽動嗎?
  • 重慶小米熊何旭濤:警惕是抽動症!
    嚴厲訓斥也不可能使孩子改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不利於康復。抽動症的孩子有40%—50%會有共患病,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對於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很大的創傷和陰影。 怎麼知道孩子可能患有抽動症?
  • 抽動症對患兒影響大嗎?
    雖然抽動症的確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壽命和智力,但是抽動症的危害不可小視。它不光會對孩子的現在造成危害,還會危害孩子的未來。1. 引發學習困難經常不自主地抽動和發聲,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難盯在書本上,日久則影響記憶力,造成學習落後,成績下降。2.
  • 不是調皮可能是抽動症作祟
    這也是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誤以為抽動症的症狀是小孩的「壞習慣」。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精神障礙疾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強迫動作或其他行為症狀。好發於兒童時期,發病率1%~7%,有些孩子2~3歲起病,高發年齡在5~10歲,一般過了青春期症狀會逐漸緩解。從臨床上看,男孩發病率相對較高,是女孩發病率的3~5倍。
  • 兒童抽動症的治療方法:[1]
    孩子患上抽動症,家長是最擔心和著急的,治療成了廣大家長面臨的一大問題,不論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信息廣泛的網絡上,治療抽動症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對於家長來說,卻不知如何選擇,生怕選錯了治療方法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而對於那些反反覆覆治療卻不見好轉的患兒家長來說,選擇一個好的治療方法更為重要。音樂治療是健康、自然的,從根本上說,這個過程也是愉快的。
  • 抽動症久拖不治,會耽誤孩子一生,正視兒童抽動症危害!
    由於家長多抽動症的忽視,我國37%以上患有抽動症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對於抽動症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呢,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引發學習困難:孩子患了兒童抽動症會注意力無法集中,常常因為抽動症走神,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上課沒辦法真聽講。老師安排的作業也無法按時完成。許多抽動症患兒因為在學校經常遭到嘲笑而逃避與學習有關的事情。
  • 孩子抽動症要重視,被輕視的抽動症,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作者:兒科主任陳青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抽動症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也開始了解並認識到抽動症會給自身及家庭帶來嚴重的傷害。但是也有些家長意識到孩子有問題,不帶孩子及時解決,總覺得是小事,沒有引起重視最後耽誤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 認識兒童習慣性抽動症
    如上幾例表現,反覆地、不由自主地出現某些刻板的、不良的習慣性抽動,心理學上謂之」習慣性抽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心理衛生問題之一。三是習慣性抽動症,其臨床表現多為行為動作,易被人誤認為是」多動症「,必須留意區別。四是習慣性抽動症,可受心理、睡眠、情緒等因素影響,如在心理緊張、過度疲勞、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加劇或被重新誘發。
  • 小兒抽動症長大會自愈?兒科主任:越拖越嚴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也越來越先進,很多抽動症患者被發現,但是對於孩子抽動症很多家長都處於非常蒙的一個狀態,很多家長都覺得抽動症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慢慢長大後會自己好的。真的是這樣嗎?有臨床經驗證明,抽動症是如果不經過幹預是沒有辦法自愈的,只有經過正規的幹預治療,患兒的情況才會慢慢好轉起來。
  • 孩子患有抽動症,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甚至有些家長帶孩子就醫都會擔心就醫是否影響孩子…… 另外,有一種情況,即便孩子確診有抽動症,但是對孩子的學習、活動等沒有太大影響,醫生也不建議藥物治療,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放任不管嗎?好像做不到;要管嘛,都說不要總是給壓力,要放鬆,那麼怎樣給予心理支持和幹預呢?
  • 北京天使醫院 抽動症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危害?
    3、體質因素  有抽動症的小兒,一般不安靜,對人對事較敏感,神經質,要求水準高,有固執傾向。並常合併一些心理性症狀,如頭痛、腹痛、不明原因的發熱、便秘、哮喘、遺尿等。  4、情緒因素  常與家庭有關,常見的因素如父母對患兒過高的學習要求,過多的責備,母親常有神經質,精神上不安靜。
  • 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如果孩子感冒或患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咽炎和其他過敏性疾病,鼻癢,打噴嚏,眼睛發癢和喉嚨發癢等不適也會誘發或加重抽動症狀。兒童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頻繁的非自願抽搐會導致慢慢脫離群體,被同學和朋友模仿和嘲笑,嚴重損害自尊心,心理問題,影響兒童的成長。同時,孩子們從暑假期間的悠閒生活轉變為放學後的緊張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