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丙酚替諾福韋和國內外主流評價

2020-12-16 小番健康

基於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剛剛納入醫保目錄,後續也將作為新一線B肝抗病毒藥物,我們談談關於該藥物全球研發數據和結論。首先,該藥已經獲得我國批准上市,又稱為韋立得,主要用於治療12歲以上以及成年人,體重至少在35kg的青少年慢性B肝。

B肝丙酚替諾福韋,兩方向明顯提升,國內外如何評價其前瞻性?

目前,國內外關於TAF的呼聲都比較高,一方面是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和新版的歐洲肝臟研究學會指南當中,都把韋立得作為新一線抗病毒藥物用於初始治療慢性B肝。B肝一線藥物如TAF、TDF以及ETV,目前也是全球指南的優先推薦方案,但其他以往核苷酸類似物(NAs)並非稱為二線藥物,而是非優先選擇抗B肝藥物,這樣理解會更為客觀。

比如,在1998年的拉米夫定,2005年的阿德福韋酯和恩替卡韋,還有2006年的PEG-幹擾素,2007年的替比夫定,2013年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按照現有全球各種關於B肝治療藥物研究發現,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這三種核苷類藥物的抗病毒效果最明顯。那麼,TAF和以往的NAs有什麼前瞻性表現呢?

第一是,以往的核苷類藥物主要是長期甚至終身治療來強效控制體內B肝病毒複製,這種邏輯也引發出一系列問題,例如長期使用單藥的耐藥性。目前,國際上對TAF做過許多國際性的試驗,其中108、110研究都是針對TAF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涵蓋全球1632名初始治療和曾經治療的成人慢性B肝患者,他們之中有的是e抗原陽性慢性B肝,有的是e抗原陰性慢性B肝。

在1632名來自全球17個國家的受試者進行TAF試驗中,研究發現,經過96周的TAF長期用藥後,全部受試者的血清HBV-DNA抑制效果和使用TDF是比較接近的,而針對e抗原陽性慢性B肝患者用藥觀察,TAF則表現出顯著的抗病毒作用。科研人員基於以往長期選擇NAs方案而容易導致單藥耐藥性,研發出一種基於B肝病毒變異進化原理基礎上的新藥,就可以解決長期服藥容易產生耐藥問題。

TAF相對比以往的NAs,表現出長期抗病毒治療的低耐藥率優勢,有助於實現長期抑制體內B肝病毒複製,從而延緩和減少肝癌發生。當然,以往的NAs在耐藥率方面表現是比較明顯的,NAs藥物研發更側面在改良耐藥,全球國際性使用TAF試驗說明,96周使用的TAF也沒有檢出耐藥性。B肝病毒攜帶者與慢性B肝患者還並不是一個概念,是否使用TAF要遵醫囑用藥。

對於慢性B肝患者而言,TAF的設計原理和作用是防止並阻止慢性肝炎繼續發展,避免發展到肝硬化、肝癌,進而幫助慢性B肝患者改善生活質量以及延長生存時間。除了低耐藥率優勢外,TAF在體外研究數據指出,它在CHB體內的原代肝細胞產生的二磷酸替諾福韋濃度達到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的5倍,因此,TAF的靶向肝臟作用十分明顯,也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替諾福韋二代創新藥或升級版。

因為TAF直接靶向肝臟,減少了對全身毒性,所以它對人體副作用是明顯低於TDF的。簡單來講,想要達到幾乎相等的靶向肝內B肝病毒抑制效果,TAF只需要TDF的十分之一左右就可以實現,各方面基本都優於TDF。我國也曾納入CHB專門進行TAF試驗,數據來自我國文獻中,使用TAF者的肝臟併發症發生率前瞻未來5-10年,TAF低於使用ETV和TDF。所以,TAF是比較一種比較安全,有助於降低肝癌發生風險的新型核苷酸類似物。

相關焦點

  • 高耐藥拉米,到八年零耐藥丙酚替諾福韋,B肝如何規範治療?
    例如,原先屬於B肝病毒攜帶者,即轉氨酶、血清膽紅素、白蛋白等都正常的B肝大三陽,期間隨訪指標時,轉氨酶明顯波動,也是符合抗病毒的。高耐藥拉米,到八年零耐藥丙酚替諾福韋,B肝如何規範治療?《慢性B肝防治指南》是由當今醫學家、藥學家共同制定的針對慢性B肝防治指導意見。
  • 與阿德福韋、替諾福韋相比,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有何特點?
    丙酚替諾福韋家族就是利用這個弱點,通過對B肝病毒DNA聚合酶的抑制,幹擾病毒的繁殖,使其「斷子絕孫」。年突然宣布中止丙酚替諾福韋的研究項目,理由是「內部業務評估的結果」。直到2010年,研發公司宣布發現了一個新分子實體,正是研究中止的丙酚替諾福韋,並開始大力宣傳之前的研究結果,為後續上市做鋪墊。
  • 抗B肝病毒藥物丙酚替諾福韋(TAF)比TDF副作用更小嗎?
    替諾福韋(TDF)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作為國內一線免費的骨幹藥物,我們常常使用替諾福韋+拉米夫定(3TC)這個骨幹藥物搭配其它類的藥物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有的朋友搭配的是非核苷類藥物如:奈韋拉平(NPV)或依非韋倫(EFV)或者利匹韋林(RPV),有的朋友搭配的是整合酶抑制劑類藥物如:拉替拉韋(RAL)或多替拉韋
  •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免疫耐受狀態下,B肝病毒依然持續大量複製,B肝病毒複製水平高,也可能產生病毒變異
  • B肝最強剋星!——韋立得
    在肝病患者中,B肝的患者人口眾多,由B肝導致的肝癌數量也不容小視。慢性B型肝炎由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可通過母嬰、血液及血液製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和性接觸進行傳播。
  • B型肝炎韋立得/替諾福韋二代/TAF的使用注意事情
    停止醫治後突發 警告:已有報告指出,停止B肝醫治的患病者出現了肝炎急性加重的情況(通常與血漿中 HBV DNA 水平上升相關)。肝硬化患病者在肝炎惡化嚴重後出現肝功能失代償的風險可能更高,因此,應在醫治時間段加以嚴密監控。 2、HBV 傳播。必須告知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AT患病者韋立得不能預先防範通過性接觸或血液汙染的方法傳播 HBV 的風險。
  • 更全面認識丙酚替諾福韋(TAF):TAF在多藥耐藥人群中的應用
    編者按:針對普通慢性B型肝炎(慢B肝)患者的研究顯示,丙酚替諾福韋(TAF)與富馬酸替諾福韋(TDF)有著相似的抗病毒作用和更好的骨骼、腎臟安全性[1,2]。而在一些特殊的慢B肝患者中,TAF的療效和安全性如何呢?
  • B肝大喜:吉利德聯合比利時,B肝治癒基因療法,耗資51億美元!
    何時能消滅B肝,徹底治癒B肝,是全球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70%的患者比較看好美國吉利德公司,期望吉利德能夠研發出B肝治癒藥!
  • B肝創新藥評估與韋立得優於韋瑞德
    關於成人慢性B肝(CHB)的創新藥藥效,能夠從第70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新藥最新數據得出結論。許多慢性B肝患者關心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藥性與不良反應,這裡面都已經給出參數。B肝創新藥評估進展,韋立得優於韋瑞德,AASLD給出具體參數市面上該B肝創新藥俗名韋立得,是由吉利德科學研發專注於B肝治療領域。在70屆AASLD上,吉利德科學公布最新研究數據,研究數據公布時間為2019年11月8-11月12日。數據顯示,成人慢性B肝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安全性評估好於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即韋立得對人體安全性優於韋瑞德。
  • B肝新藥海普諾福韋進展,動物停藥2周無反彈,今年初登記第一期
    B肝新藥海普諾福韋進展,動物停藥2周無反彈,今年初登記第一期根據藥智資料庫中藥品註冊與受理資料庫信息,海普諾福韋已經於2018年9月4日開始在審評審批中(在藥審中心),名為富馬酸海普諾福韋片化藥1,富馬酸海普諾福韋化藥1,企業名稱均是西安新通藥物研究有限公司。
  • 治療慢性B肝新藥韋立得上市 為中國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12月8日,吉利德科學公司宣布,11月8日在中國獲批的慢B肝藥品韋立得(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正式上市。韋立得(TAF,以丙酚替諾福韋計25mg)可用於治療成人和青少年(12歲以上且體重至少為35kg)的慢性B型肝炎(HBV)。在過去十年中,韋立得是唯一一個經FDA批准上市的B肝新藥。
  • 範可尼症候群及低磷骨軟化症換用丙酚替諾福韋治療 1 例
    B型肝炎病史 10 餘年,服用拉米夫定(賀普丁)2 年,治療後複查B肝 DNA 轉陰,在醫生指導下停藥,7 年前患者複查B肝 DNA 定量升高,出現病毒反跳,曾服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數月,效果不佳,訴行抗病毒藥物耐藥分析提示 ETV 耐藥或中敏,ADV 敏感,再次服用賀普丁 100 mg po qd 聯合阿德福韋酯 10 mg po qd 至今。
  • B肝在研新藥海普諾福韋,替諾福韋前藥,I期9月30日完成
    B肝在研新藥海普諾福韋,替諾福韋前藥,I期9月30日完成甲磺酸帕拉德福韋和海普諾福韋(HTS)均以核苷酸類似物為靶點設計,兩者區別是,海普諾福韋是替諾福韋前藥,而甲磺酸帕拉德福韋則是阿德福韋前藥;臨床前動物試驗表明,海普諾福韋能夠靶向性地將藥物活性成分投放進入肝臟,實現減毒增效。
  • B肝替諾福韋酯7年研究,回顧性隊列,比較恩替卡韋腎臟安全性
    一項7年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旨在說明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或恩替卡韋(ETV)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腎損害情況。B肝替諾福韋酯7年研究,回顧性隊列,比較恩替卡韋腎臟安全性到目前為止,藥物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可能引起慢性B肝(CHB)的骨骼、腎臟安全性問題,但缺少相關試驗數據。在這項7年回顧性研究中,用數據說明了關於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對CHB合併腎損害(R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B肝潛在新藥利巴韋林,III期渥太華研究所主導,聯用替諾福韋
    B肝潛在新藥利巴韋林,III期渥太華研究所主導,聯用替諾福韋 B肝病毒和C肝病毒均會導致並危及生命,比如慢性B肝和慢性C肝最直接的轉歸方向如肝衰竭和肝癌
  • 廣東省B肝治癒工程:滿24周和48周治癒率分別為16%和23%
    該項目旨在提高我國各級醫生的慢B肝診療水平,提升患者對B肝治療的認知,積極探索、優化、完善臨床治癒路徑,造福更多慢B肝患者,實現臨床治癒夢想。「珠峰」項目計劃在全國建立多個示範基地醫院,設立百家項目醫院,培養千名臨床肝病醫生,入組慢B肝患者3萬名。
  • B肝替諾福韋TDF48周試驗,單藥抗病毒作用明顯,肝功能持續改善
    核苷酸類似物應用十分廣泛,囊括慢性B肝治療以及新藥臨床試驗聯合用藥的主流方案,一項對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單藥用於治療成人慢性B肝(CHB)抗病毒作用的第4期臨床試驗有助深入了解TDF。B肝替諾福韋TDF48周試驗,單藥抗病毒作用明顯,肝功能持續改善試驗對象為我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的83名慢性B肝患者。分為AB兩組,初始治療時均使用TDF,在治療24周以後,讓A組改用恩替卡韋(ETV)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人數為43名,而B組則繼續使用TDF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人數為40名。
  • 朱傳武教授:低病毒血症慢B肝患者的優化治療策略
    第一部分: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新標準「朱教授首先指出,慢B肝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複製,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HCC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 B肝原研藥仿製藥之分,活性成分總體相當,客觀認識仿製藥
    全球針對B肝治療藥物,包括已經上市的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貝西福韋酯(韓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以及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國內上市藥品名稱: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幹擾素藥物則有普通幹擾素和聚乙二醇幹擾素α-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