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系列(三)誰說美國總統大選是一人一票選舉的?

2021-02-07 中年危機互助會

相比2008年和2016年的美國轟轟烈烈的總統大選,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因為疫情的影響,總是少了一些吸引力和史詩感。畢竟疫情影響,很多競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人們的注意力也時不時被疫情所影響。

下周美國大選就要開獎,但是先別著急,關於美國大選的常識可一定要知道:與我們常人理解不同,美國大選並非完全是全美國範圍內,一人一票直接選舉出來。

實際上,美國總統是由538個選舉人一人一票選舉出來的。538票中,美國總統候選人獲得過半數的270票,則順利當選美國總統。

每一個選民,只能直接決定本州的選舉結果,間接通過本州的選舉人,選出美國總統。

選舉人是誰,如何產生的?每個州的選舉人名額又是如何分配的?美國大選為何這麼特殊?那要從美國的國本-聯邦制說起。

美國實際上是由多個放棄了軍事、外交等權力的小國(州)合併起來的一個大聯邦,由聯邦政府來行使軍事、外交、財政等權力。

從英文看,美國叫UnitedStates Of America,即各個州聯合起來組成的美國,也詮釋了美利堅合眾國後三個字的含義。

美國強調地方分權,而不是中央集權,其憲政理念是把權力下放到各州,並保證大州小州在聯邦層次上權利平等、涇渭分明,甚至美國各州都有獨立司法和立法權,只要不違反美國根本大法憲法即可。例如州巡警不通知對方,不可跨越州界,進入他州。

美國立國之初的13個獨立州有大有小。大州、小州在國會議員人數確認上,也存在嚴重分歧。

雖然大州、小州強調平等,但大州覺得,明明我人多勢眾,結果處處和小州一樣,也是一種不平等。小州覺得人人生而平等,不因大小而區分。

最終確定方案是眾議院人數傾向大州,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參議院人數則傾向小州,各州一律兩人,從而在平等和權重之間找到平衡。

在了解美國各州和聯邦政府的央地關係後,我們再引申出來最重要的選舉人團制度(ElectoralCollege)。

假如美國真的是按照一人一票進行選舉這樣的多數人選舉(術語:PopularVote),那麼美國的加州、紐約州、德克薩斯州、賓夕法尼亞州、佛羅裡達州、伊利諾州、俄亥俄州人口加起來,約等於美國總人口的一半。那每次大選時候,總統候選人只關注這七個州的選民即可,小州則會被無情的忽視。

如何既照顧各州的平等身份,也充分考慮各州的人口多寡呢。

根據考慮各州平等而又參考權重的原則,美國50個州,每個州均固定有兩名選舉人,同時按照本州人口多少,再增加一定比例的選舉人。

小州如羅德島州(RhodeIsland),全州人口110萬,只有4名選舉人名額(2個固定名額+2個該州人口對應的名額)。

大如加州(California),全州4000萬人口,則有55名選舉人名額(2個固定名額+53個人口對應名額)。

可以看出,羅德島州人口雖只是加州人口的1/40,但選舉人票卻是加州的1/7,在平等和權重間找到了平衡。

即使一個總統候選人獲得全國範圍內多數選民的投票(PopularVote),如果輸掉選舉人團選舉(ElectoralCollege)也是無力回天。

比如2016年的美國大選,其實希拉蕊獲得更多選民的投票,但是只有227張選舉人票,從而敗北。

對了,每個州有幾名選舉人名額是如何確定的呢?

很簡單,前面說了每個州固定兩名參議員,並且按照人口比例選出數量不等的眾議員,由此組成參議院和眾議院。

各州的選舉人名額,則直接參考美國各州眾議院和參議院人數而確定。

了解完美國獨有的選舉人團制度,我們說說這次大選的過程。

11月3日開始的美國大選首先是從各州開始計票。選民們一人一票告訴本州政府:我希望我們州的選舉人去投給拜登/川普。

各州根據本州投票結果,確認本州的選舉人代表並委派投票。

12月,全美50個州的538名選舉人依據本州大多數人民的選擇,將選票郵寄給美國國會,一人一票選舉出總統來。

在538張選舉人票中,超過半數270票則認為勝選。勝選的總統,則在次年的1月正式就職。

因為各州的選舉人數量是固定的,在11月3日這天隨著美國50個州的投票結果陸續揭曉,就可判斷候選人在哪些州勝選,當天也就確定誰獲得超過270票選舉人票,勝選也就基本板上釘釘,後續主要是走流程而已。

上圖是2016年12月19日,亞利桑那州11名選舉人按照本州最終投票結果,全部投票給川普。

Winnertakes all,贏者通吃制度也是美國大選極具特色的一幕。

美國各州根據人口多少,有3人至58人不同的選舉人票數。一旦該州投票揭曉,並不會按照兩名候選人在該州各自得票的比例,去對應本州的選舉人票數,而是直接將所有的選舉人票數都計算在本州贏家的名下,可謂是通吃。

舉個慄子,擁有10張選舉人票的明尼蘇達州投票結束後,如果該州60%的選民投了拜登,40%的選民投了川普。則該州10名選舉人票並不會按照6:4的比例分開計算拜登6票,川普4票,而是10名選舉人的大票全部歸屬於佔多數的拜登名下。

11月3日,明尼蘇達州多數選民結果出來之後。明尼蘇達派出的10名選舉人在後續走過場中將按照本州多數居民的意願,將10票全部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一票也不給川普。

贏家通吃,拿下該州選民的過半數選票,就贏得了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贏得了全國50個州538張選舉人票中超過半數的270票,則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刺激不刺激?

由此可見,爭奪大州成為總統大選的關鍵,尤其某些大州結果一出,勝負立判。畢竟加州的55票,比得上10個小州。

共和黨:我贏了蒙大拿州

民主黨:我贏了加州…

共和黨:我贏了北達科他州

民主黨:我贏了加州…

共和黨:我贏了南達科他州

民主黨:我贏了加州…

共和黨:我贏了阿拉斯加州

民主黨:我贏了加州…

共和黨:…

美國總統候選人並非要在50個州花費同樣的精力,兩黨分別都有自己的鐵粉和基本盤。

東西海岸大城市群較多,城市人口多,族裔更加多元化,與國際接軌較多,人們思想偏向自由。

美國中部大部分內陸片區為鄉下,生活水平較低,多為白人從事農業生產,思想保守,民風彪悍,常年風水日曬導致脖子偏紅,也就是我們說的「紅脖州」

所以民主黨牢牢把持住西部沿海(如加州)和東北角建國13州(如紐約州)這兩大票倉,而共和黨也把持住內陸這些白人為主的紅脖州(德州等)。

下圖是2016年最終的競選結果,可以直觀的看到各個州的選舉結果,紅色的美國內陸是共和黨的川普勝選,藍色的東西海岸是民主黨的希拉蕊獲勝。

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搖擺州,說的是紅藍界限不分明的州。

前面說到,加州和紐約州是民主黨的鐵票倉,那共和黨候選人自然不會在這兩個州下什麼功夫,甚至都沒有一個好臉色。比如這次疫情期間紐約州的防疫物資還有加州火災的防護物資都出現短缺,川普總統就無所謂。畢竟他做什麼,這兩個州的多數選民也不會投票給他。

同樣,民主黨的拜登也不會天天去共和黨的鐵票倉-布希家族的的德克薩斯州自討沒趣。

而在兩黨支持率差異沒那麼大的州,則成為兩黨候選人爭奪的關鍵,這裡面重中之重就是佛羅裡達州(Florida)。

如此前所述,美國總統要當選,必須贏得全國538張選舉人團票當中的270張以上才行。佛州是僅次於加州和德州的第三大州,坐擁29張選舉人團票,一來一去就是58票的差異,足以決定勝局。

歷史上,拿下佛羅裡達州的候選人,幾乎全都贏得總統大選。

2002年大選時候,小布希和戈爾在佛羅裡達州的票數非常接近,因為一部分廢票無法確定佛羅裡達的投票結果。雙方一路鬧到最高法院,最終小布希因為在佛羅裡達多出1萬多張選票而勝選。

2016年,川普也在佛羅裡達比希拉蕊多出1.3%的選票,從而獲勝。

除去佛羅裡達,還有幾個搖擺州也非常重要。

比如傳統重工業密集的密西根、威士康星和明尼蘇達州,因城市衰敗被稱為「鐵鏽帶」,歷史上一直是民主黨(藍色)的地盤(如下圖2008年競選結果的紅圈內)。

但是日復一日的城市衰敗,最終使得「鐵鏽帶」的選民對民主黨失望至極,在2016年反水幫助川普贏得2016年大選,因此也成「搖擺州」(見上圖2008年和2012年競選結果紅圈內變化)。未能預料「鐵鏽帶」的搖擺,也成了當年希拉蕊最大的失誤和遺憾。

因此在11月投票前最關鍵的三天,川普在幾個搖擺州之間密集開始競選拉票,密西根、威士康星和明尼蘇達,你們一個都不能少。

美國總統大選經過數百年演化,已經成為極其複雜而成熟的系統。

總統候選人要聘請最好的競選經理,規劃自己的競選方針、口號還有競選策略。鐵票倉的小心反覆防止被挖牆腳,對方的鐵票倉是否要費勁去演講、搖擺州怎麼開展重點攻防,同時隨時根據各地民意調查結果做出調整…

時至今日,網絡和自媒體又取代傳統媒體,成為美國大選的關鍵因素。從2016年競選的俄羅斯網絡幹擾,到近幾年的川普推特治國,再到現在封殺抖音,網絡媒體也一再展現自己的力量。

怪不得每次總統大選都成了吞金巨獸,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畢竟它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民意調查、公共學等各個方面知識,也是對全國人民普及憲政知識最好的一課。

各個政體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美國的選舉人制度亦有不少爭議。

比如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蕊在全國範圍得票比川普高出200萬張,卻因為幾個搖擺州的反水而落選,這200萬人的民意又如何體現?最終結果是否真實體現多數美國選民的選擇呢?

諷刺的是,川普在推特上說選舉人團制度是民主災難,但是最後自己恰恰受益於此。

所以美國亦有要求廢除選舉人團制度的呼聲,只是現在未成為主流。如果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團制度結果再次和全體選民的選舉訴求出現偏差,相比更多人會再次思考這一制度。

相關焦點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2020年美國新任總統是誰?
    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餘,驢象之爭下,拜登與川普到底誰贏了,至今尚無定論。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勝選,但川普方面仍未承認敗選。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這或將使本次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  那麼,為什麼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選舉人團還要投票?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表 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
    就在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贏得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之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卻堅持不願承認敗選,堅稱「自己贏得了大選」。美國選舉過程中,沒有權威機構正式宣布獲勝者,在大選結果出爐後,兩位候選人都宣布自己獲勝,這種情況在美國總統選舉史上較為罕見。  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由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組成,各地選舉人票數不等。除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其他地區實行「贏者通吃」規則,即贏得選民票最多的候選人獲得本地區所有選舉人票。
  • 2020年美國大選在幾月日期 2020美國總統選舉時間
    2020年美國大選在什麼時候?幾月幾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美國總統選舉日期時間。  美國大選:川普能否連任?  美國大選定於11月3日舉行。除總統選舉外,國會、部分州長和海外屬地總督以及地方立法機構也將換屆。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誰當選了美國總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消息,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  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美國大選誰勝出了?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宣布,拜登(Joe Biden)在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後將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活動中重點關注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並承諾將團結這個嚴重分歧的國家。此次大選兩位候選人的得票數都創出紀錄。  美聯社在稱拜登拿下賓州後宣布他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 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 難產的總統
    當地時間11月17日星期二,川普解僱了美國國土安全部電子空間與基礎設施安全局局長克裡斯克蘭博(Chris Krebs),因為克裡斯認為沒有大規模的選舉欺詐。11月17日晚間,川普發推文說:「2020年大選,唯一保險的是沒有外國勢力滲透。這一點要歸功於川普政府。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何時公布?2021年美國總統是誰?
    另一方面拜登已經在著手選任自己將來入主白宮的官員,拜登一邊聲稱川普是史上最糟糕的總統,一邊稱自己已經贏得大選了,而世界各國都紛紛向拜登表達了恭喜,似乎世界各國認可了美國大選的結果,那就是拜登已經獲得勝利,他將是美國下一任總統!
  • 美國總統大選,還有3大變數
    六個搖擺州的民調結果拜登民調支持率高,當選總統的概率就更大嗎?還真不一定。2020年這場美國大選 ,存在著三大變數。很多人都以為美國的選舉是所謂「一人一票」的普選,得票更多的候選者將成為下一任總統。其實這是誤解。上次大選在2016年,川普的對手是希拉蕊。最終的選民票數,希拉蕊比川普多出近300萬張,但最後當上美國總統的是川普。
  • 美國大選Q&A丨美國總統的「屆」、「任」、「位」有何區別?
    東方網·縱相新聞今起推出知識小錦囊之「美國大選」系列,著重介紹美國大選的一些基本選舉制度,其中穿插介紹一些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幫助用戶更全面更歷史地看懂本屆美國大選。第59屆美國總統選舉將於今年11月3日舉行,謀求連任的共和黨總統川普將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對決。
  •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幾月?美國選舉制度如何?
    美國大選定於11月3日舉行。除總統選舉外,國會、部分州長和海外屬地總督以及地方立法機構也將換屆。  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美國實行總統制,行政權屬於總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職權集中於總統一人。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不對國會負責。總統由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大選選出,任期四年,並可連任一次。
  • 美國大選關鍵州實時票數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總統選舉的點票工作仍在繼續,根據美國大選預測機構埃迪森研究所11日的最新數據,川普在阿拉斯加州勝出,拿下了3張選舉人團票,川普的選舉人團票總數因此上升為217張,但這距離美國大選需要的270張選舉人團票的當選底線仍然太遠。
  • 2020:非同尋常的美國總統大選年
    第59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日(2020年11月3日)即將到來。選舉結果如何?如果川普勝選連任,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設若共和黨敗選,它是否更趨保守,還是會因此走向衰落或者分化,並引起美國政黨格局的變化?這些都是我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現在競選尚在進行,而美國的大選從來都是變數甚多,結局難料,因此,輕率地預測並不明智。
  • 2021年美國大選結果是誰?2021年美國總統何時交接?
    相信大家近段時間都非常關注美國大選的消息,川普和拜登兩人競選美國總統雖然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關於拜登當選下一任總統的消息已經在媒體上傳開了,雖然媒體通常在大選之夜就宣布獲勝者,但各州和國會需要兩個月時間,正式確認下一任總統,那麼川普還能不能當選下一任總統呢?
  • 美國大選Q&A丨歷任美國總統創造了哪些「之最」?
    東方網·縱相新聞推出知識小錦囊之「美國大選」系列文章,著重介紹美國大選的一些基本選舉制度,其中還穿插介紹一些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幫助用戶更全面更歷史地看懂本屆美國大選。 距離1788年第一次總統選舉,到2020年已經過去了232年,每四年舉行一次的美國大選,今年是第59屆。在以往的58屆總統選舉中,共產生了44位總統。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線 美國大選對市場的影響解讀
    英國知名經濟機構解析大選結果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11月3日,美國迎來大選日。當地時間7日,包括CNN、BBC和美聯社在內的美國多家媒體稱,拜登贏下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累計獲得選舉人票達273張,超過了270張的當選門檻。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
  • 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 倆人都說要贏!
    此時此刻,相信全美國的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都在熱切關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雖然美國總統川普並沒有出現美國主流媒體所預測的慘敗局面,反而是守住了一些關鍵的票倉,但到底誰能在這場大選中勝出目前還尚不清楚。
  • 美國大選: 五次爭議·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諸多跡象顯示,2020年川普和拜登之間的選戰將是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角力,其爭議和影響可能超過2016年;那次大選川普全靠選舉人團選票勝出。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觸發時局動蕩、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1824年大選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眾議院投票最終決定總統人選的選舉。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了嗎?美國大選結果誰是總統?
    沒想到,「斯克蘭頓之子」小約瑟夫·羅賓奈特·拜登,最終是戲劇性的被家鄉賓夕法尼亞州推上了總統寶座。  不是預期中的大勝,也沒有滑向敗選的災難。經歷了四天漫長的點票和等待之後,隨著拜登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領先優勢超過三萬票,各大新聞媒體終於鼓起勇氣宣布了這位77歲老人將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 ...美國總統大選|美國_時政|約翰·坎貝爾|川普|湯姆斯·杜威
    2020年美國大選的民調可信嗎?「民調不是經常錯誤,但他們錯誤足夠頻繁,讓我們對其保持警惕,」 約翰·坎貝爾(W. Joseph Campbell)博士說。他是美利堅大學傳播學系的教授,曾撰書分析美國大選從1936年至今的民調失誤。坎貝爾表示,民調顯示選舉有多激烈、誰領先誰落後,設下選舉新聞報導的基調。
  • 2020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已定!美國選舉必知詞彙Get√
    說起2020年,本來是有兩件國際大事要舉行的,一是東京奧運,疫情原因被迫推遲了,二就是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這件事沒辦法推遲,11月3日公布2020美國大選結果。   看熱鬧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美國又選總統嘍,每次美國總統大選都是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比如:2008年歐巴馬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2016年川普奇蹟般成功逆襲希拉蕊,成為美國歷史上評價最兩極化總統的第一人選。   美國的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與其他政治選舉不同,總統是由選舉人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