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災難片的背後寓言

2021-01-19 雲納君

冬日的這場疫情,還在牆外的世界肆虐。

反種族歧視的運動,日益上升的感染人口,經濟危機,熱門電影劇集停拍...

院線電影延期上映,影視公司面臨財務危機,示威復工,推倒雕像的狂熱....

大洋彼岸的我們遠觀著這」奇觀」現象,但東西文化差異的讓我們難以理解為「追求自由」而捨棄的理智與克制。

我們雖然不理解,但以好萊塢電影人為代表的西方知識分子更是早就借用影像的手段扮演過正在「進行時」的奇觀。

西方的災難片,在娛樂性之外,本身就兼具著寓言性的價值。

我們之所以難以觀察到電影的寓言性。

除了是導演刻意的隱藏了這些內容或者放置到一閃而過的鏡頭外,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我們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這個文化差異阻斷了我們對電影所呈現的寓言性故事的理解與接受。

我們如果要弄明白西方災難片的寓言性,肯定要去理解西方人的電影思維,重構他們的影像空間的設計。

這樣我們便能從逆向思維看到他們寓言性故事背後所折射的真相。

奇觀世界

災難片,也隸屬類型片。

類型電影本來就是商業化的電影,它是通過滿足觀眾們潛在的欲望需求的宣洩來追求經濟效益的電影。

至於所謂的"災難電影,武俠電影,懸疑電影,喜劇電影」,它們承擔的是一宗介乎欲望與類型表象的中間話化的概念,也就是一種類型的元素。

災難電影的類型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又或是突如其來。比如:地震,海嘯,病毒細菌,戰爭甚至包括科幻類型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式等災難。

無論電影人如何去架空歷史結構或者是重構歷史背景,他們都必須包含著這些「災難元素」的存在,是這些災難的元素構造了類型的「奇觀」世界。

這讓災難片承擔起了部分的「現實主義」的寫照。儘管「現實」是模糊的,但是它依舊具有現代主義的價值意義。

例如,在《傳染病》中它就藉以「一場全球性的傳染病」表達了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聯。

電影的故事架空了時空,跨國公司在第三世界的瘋狂的砍伐,導致了蝙蝠失去了棲息地,飛入豬圈把瘟疫帶給了豬,而人類的食用又把這場瘟疫帶向了全世界。

即便是人類已經發明了疫苗,人們接種的次序卻依舊是根據財富與權力的地位劃分,那些低端提供原材料的農民排在名單的最後。

巨大的反差與殘酷的現實,直接揭露了「中心主義」支配的自由資本的全球時代化之下,依舊屬於權力者的遊戲,階層之間的壁壘依舊無法得到調節。

現實的文明世界在電影的多重的結構之下變成了各類的隱喻,似乎造成人們支離破碎的並不是這場瘟疫,而是人自己本身。

類似於此類的災難片還有很多。

《我是傳奇》藉以末世的情節來反思「人類至上」的自負思想《末日崩塌》藉以顛覆性的大地震來修復舊情傳遞」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節。《末日侵襲》藉以「高牆」劃分的中世紀城堡與科技高速公路共存的「後現代啟示錄」來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無法構圖的隔閡與遙不可及的距離。《2012》中藉以」修建方舟「的工人與女王的狗的對比的差異性來象徵著權力所外化的野蠻。因此,災難片除了有著形上學的「現實主義」寫照的功能之外,它一直有著「質疑與反思」的功能,並且通過電影所設定的質疑與反思完成某種救贖。

神聖時刻

美國的災難片有人文主義的救贖。

這種人文主義的救贖區是建立在被神化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建立在上帝的身上。

簡單來說,他們把救贖放置到了他們所信仰的東西上,而這個信仰就是宗教。

我們經常能夠在災難片中看到「神聖時刻」。

在《2012》中:人們面對即將到來的世界崩塌,有人選擇站在大街上舉著救贖的牌子,也有人選擇了放縱慾望的肆虐與狂熱,但也有人選擇與世界共存亡。在《末日侵襲》中:高牆劃分了宗教集權統治的中世紀文明與現代科技的叢林世界,有人選擇了逃離,卻有人選擇了留下。無論是何種選擇,我們幾乎都能夠清楚的看到,信仰並沒有實際上去解決人們現實中所面臨的困境,因此美國的災難片不斷地在質疑宗教的教化意義。

它希望人們能夠通過「個人英雄主義」依靠著個人的努力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走向成功的道路,但與此同時災難片又展現出來了信仰給人帶來的安穩性的作用,它沒能解決問題,但是卻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暫時可以逃避的精神性的窗口。

權力批判

在傳遞「個人主義」的同時,勢必個體的人要受到來自外來的巨石的阻礙。在美國電影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個人對於權力的挑戰或是批判。

即便是火爆全球的漫威系列與DC系列電影也不避免出現個人對公權的對立。例如在《美隊3:內戰》中,鋼鐵俠與美隊的紅藍陣營內戰的背後,其實就是有關於公權與人文的權衡度量。

在災難片之中對於公權的挑戰則更為的直接了。我們在影片之中幾乎難以見到好的體系,代表著公權的組織總是以」阻礙「或者」攔路人「的身份存在。

在《2012》中,發現《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被暗殺的館長,無法登上船的工人們。在《躲藏》中,為了暗殺那些試圖告知世人「病毒洩露真相」專家們甚至動用了核武器。除了公權的阻礙之外,這些影片更是提出了民主社會的隱藏弊端。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在《傳染病》中,專家們費盡千辛萬苦所研確定的隔離方案卻被一場護士協會的集體式罷工而被迫放棄。

電影對於權力的批判進一步的強化了人們對於強權的警惕,而好萊塢電影人的集體式的創作理念又強化了這種警惕。

這使得無論是在我們所看到的漫威宇宙的神盾與九頭蛇的對立也好,還是說在災難片中看到公權階級性的差異化的悲劇也好,大多數的美國電影都呈現出來了反對公權的創作理念。

在這種思想理念的體系中,有著隨處可見的「正確」理念。電影中永遠都是「白人救世主,神奇的黑人」的創作模式,黑人在劇中所擔當的永遠是「高正直」的角色,而白人往往是救世的那個。

為了反對公權,故事中的人們往往披著「正義」的大旗對現有的秩序進行大肆的批判發洩,故事的結局看似是人們都完成自我的救贖,但是現實的世界卻從未因此而有過改變。

反科學主義

在多元的價值觀內,人們只願意看到他們願意看到的。對公共權力的反對,再加之歷史上的「水門事件」 「斯諾登事件」 「維基解密事件」帶來的衝擊,陰謀論一直都是好萊塢電影人青睞的題材。

不過雖然是陰謀論,但是這個陰謀論其實是被消費的娛樂價值。它被提出來不是因為人們相信他,而是在人們用「陰謀論」的方式來嘲諷荒誕的想法,也構造了電影創作形式上一個「奇特」的景觀——反科學主義。

不過這裡要指出的是,反科學主義並不是就是要純粹的支持自然反對任何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反科學主義的立場是反對為「獨尊科學」的觀點,他們反對的是濫用科技重視科技倫理。

《極度恐慌》《天外來》又或者是《我是傳奇》這些都是反科學主義的災難電影,電影人把這些災難的來源大多指向的科學發展帶來的依賴與濫用的後果,而人們就是在這篇「後現代啟示錄」的焦土與廢墟中救贖自我尋找光明。

但問題在於這些救贖都是「形式主義」的救贖?原因是這些救贖從未真正給過故事的結局,故事的結尾總是在浪漫主義的手法下截然而止,例如:

在《我是傳奇》中,威爾史密斯開著車輛駛向了那個有充滿著希望的安全區,可是這個安全區真的存在嗎?在《2012》中,主人公一家人乘上末日的方舟,望向「永不被淹沒」的非洲大陸時的充滿幸福與希望的微笑。人類該如何重建家園,該如何建構秩序,建設完成以後人類如何走向未來?

這些問題電影沒有給出答案,創作者也沒有辦法去提供答案。

去年《飢餓站臺》曾嘗試著解釋給出答案,它嘗試過霸權,獨裁,乞求等不同的社會組織形式,但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答案。故事最後,它也把解決問題的答案交給象徵著希望的孩子。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去否定美國的災難片的勇氣與風險,事實上這些災難電影也都或多少的給我們提供了面對災難的奉獻與克服災難的勇氣的精神。

好萊塢電影人把現實的困境的寓言,轉化成娛樂與消費的屬性也值得我們學習,但不過我們不能把問題的答案寄予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我們不能把影像的寓言變成現實的預言,我們每一代人所面臨的困境應當由我們自己去解決。

正如加繆所言:「對未來的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奉獻給現在。」

相關焦點

  • 韓國災難電影的背後寓言
    ,反公權,但卻又依靠國家意志來緩解或者化解災難。 災難寓言 回歸家庭 好萊塢電影並非是單純的爆米花電影,隨著全球話語權的重構,它不再咄咄逼人的講述著「美國夢」,如今它把「個人英雄主義
  • 反類型災難電影《呼吸》:情感懸置的警世寓言
    但由於情感的懸置,使其恰如一則不太完美的警世寓言。敘事新穎的警示寓言《呼吸》是一部反類型的災難電影。作為標準的類型片,災難電影往往應該遵循「生活正常—災難發生—逃生與互救—生活恢復平靜」的敘事結構,伴有海嘯、地震等充滿震撼力的場面,間接展現人性的善惡。
  • 女孩50年前預測出911事件,還預測出世界末日,一部美國災難片!
    給大家分享女孩50年前預測出911事件,還預測出世界末日的一部美國災難片《神秘代碼》這晚,麻省理工的天體物理學教授約翰,晚上睡不著,給自己倒了杯酒,注意到兒子奇立從學校帶回來的,寫於50年前的神秘數字,憑著教授的敏銳直覺,隨機把一串數字抄在白板上
  • 美國讓人絕望的災難片,提心弔膽的看,你看過幾部?
    與其說這是一部災難片,不如說這是一場人性考驗,非常好看。2.《鐵達尼號》影片以1912年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這是一場災難,讓無數人落淚的災難!3.
  • 最經典的韓國十大災難片,你看過幾部呢?
    文 三木歐美災難片靠的是特技渲染效果,營造的是一種感官刺激氛圍,而韓國災難片都是實實在在的,它靠的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及豐富的劇情,來體現在災難面前人性的善與惡,或是對韓國政府的批判。影評:災難電影的偉大就在於他讓人們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讓災難裡的人性光輝熠熠發光。韓國人拍了美國人的雙子塔倒塌瞬間的場面,場面和情節刻畫都很不錯,而且現場真實感十分強烈,吸引觀眾入戲。
  • 美國數十萬民眾連夜「逃命」,現場猶如災難片
    美國數十萬民眾連夜「逃命」,現場猶如災難片!目前,美國正在自我毀滅的道路上馬不停蹄地前進,幾個月前還是意氣風發的超級大國,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美國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截止6月10日,全美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2045549例,累計死亡病例11.4萬,要說轉折,可能就是每日新增病例比之前要稍有下降,據之前的統計數據表明,美國的單日新增都保持在2-3萬,但是這兩天的新增病例都低於2萬,雖然數字依舊很龐大,但是對比之前也有了明顯的收斂趨勢,但是目前美國的疫情已經成了「背景板」,暴亂才是「主角」!
  • 這7部傳染病災難片,看完頭皮發麻
    立足當下,不少傳染病題材的災難片,都相繼走入觀眾視野,讓人們重新審視災難的可怕、人類的渺小以及人性的複雜。 騰訊視頻搜索《卡桑德拉大橋》可看 作為一部1976年問世的災難片,本片為後世很多同類型電影提供了經典的災難片模式。
  • 推薦五部不可不看的末日災難片,絕對震撼你的眼球
    NO.1 《2012》提到末日題材的災難片,絕對不能不提的就是這部上映於2009年11月的電影《2012》,又名《2012世界末日》,某瓣評分7.9,好於87%的災難片。本片被稱為《後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的最新力作。雖然故事俗套,表演平庸,情節狗血,硬傷不斷,但視覺效果方面確實刷新了一把觀眾的預期。
  • 《火燒摩天樓》:好萊塢「災難片」的裡程碑
    「災難片」無疑是一個擁有較大影響力的類型,而比之愛情片之於女性、史詩運動題材之於男性觀眾,「災難片」幾乎是無差別的切中了任何性別、文化、年齡觀眾的審美心理,因為生命與生存的渴望、死亡與未知的恐懼,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永恆命題。
  • 《末日逃生》:披著災難片外衣的家庭公路片
    鑑於今年人們對《傳染病》這類涉及病毒或流行病情節的電影的熱切關注,可以想像災難片正是現在大家所需要的。畢竟,在看到別人的境況比我們的現實世界更糟時,我們會感到一定的安慰。在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最新災難片《末日逃生》中,一顆彗星正逼近地球,最初專家預計這顆彗星會與我們擦肩而過,但隨著第一批「小」碎片降落到地球上,顯而易見,人類將迎來滅頂之災。
  • 分享5部高分災難片,災難面前人人平等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仙女給大家推薦5部具有警示意義的災難片,災難面前人人平等,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海嘯奇蹟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繞著地球不停行駛。生活在末尾車廂的底層人民一直飽受壓迫,為了爭取自由和權力,他們在過去發起過多次暴動,但無疑例外均以失敗告終。
  •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大部分都看過了,找不到好看了,大家推薦幾部唄?你好,有幸回答你的問題.講到災難片應該是美國電影很重要的一個類型.美國電影中的災難片也很受大家喜愛.既然你說大部分都看過了,我推薦幾個美國以   原標題: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大部分都看過了,找不到好看了,大家推薦幾部唄?
  • 這些經典災難片,你都看過幾部?
    這是一部動作劇情類災難片,影片講述了一場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巨石強森飾演的角色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
  • 推薦8部韓國高分災難片:災難前人性展露無遺,最後一部最真實!
    當然,好的片子也不都是歐美全包攬了,在亞洲這片土地上,有咱們國產影片,日本片,泰國片,韓國片都比較能夠吸引觀眾。尤其是韓國片,別看國家不大,但是拍的片子風格比較獨特。他們引用的題材敏感度可謂超前,尺度的巨大也是內陸無法比擬,所以拍出的電影很多都使觀眾得到深刻的反思。今天,捕影者專門盤點韓國8部精品高分災難片。
  • 四十年前最震撼的5部災難片,部部都是經典!
    之前我們已經分三期,推薦過1990年~2019年的三十部災難片了,在以往的推薦中,我們都是每十年推薦10部災難片。>不過災難片本就屬於電影中一個較小的類型片,限於技術水平1990年以前拍攝的災難片更是非常少,最後我們只精選出了5部電影進行推薦。
  • 十大經典災難片,特效爆
    1、後天據美國氣候學家傑克說,溫室效應正在地球上造成巨大的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將使地球回到冰河世紀的災難。他的提醒沒有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一切都被太晚,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端寒冷,以及一系列地球巨變造成的無法挽回的災難。我們怎樣才能逃過這場災難?冰天雪地什麼時候暖起來?
  • 災難片的較量,《釜山行》和《生存家族》哪一個更勝一籌?
    災難片,顧名思義就是電影的主旋律建立在一場災難中,給觀影的人製造一種緊張的氣氛,讓人刺激。災難片總是要「造成」大規模的死亡,去營造出一種恐怖的感覺。大部分的災難片還帶有科幻的色彩,而《生存家族》卻打破了傳統的災難片風格,將一場災難用平靜的方式去演繹出來。
  • 《極限逃生》—韓國電影的又一匹災難片黑馬
    文/夢裡詩書不同於傳統的災難電影,《極限逃生》既用攀巖跑酷的極限運動帶來了視覺效果上的驚險刺激,同樣也有著逗人捧腹的忍俊不禁之筆,電影出色的節奏掌控頗為巧妙的彌補了劇情的短板,而對社會現象的影射,對現代青年的激勵,則形成了其能誘人共情的所在。
  • 史上最震撼的十大災難片(2000年代),《2012》只能屈居第三!
    之前我們已經推薦過2010年代的十部災難片了,今天我們就再來推薦一下2000年代最震撼的十部災難片。【雪夜電影】的電影推薦系列均不含劇透,請您放心閱讀。TOP 10《科洛弗檔案》(2008)《科洛弗檔案》是一部採用偽記錄片風格拍攝的怪獸災難片。
  • 後天,災難電影的背後,卻深深地吶喊著:請愛護地球吧!
    我是一個不怎麼喜歡看災難片的人,但是我又深深地迷上了災難片,雖然說現實中的災難片把有一些現實的災難不斷的誇大,可是在這誇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這災難的背後給我們帶來的毀滅,給我們帶來的力量,而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去注重這些大自然的規律,不去注重大自然的這些細節,那麼這些災難就會真正的走進我們的生活,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