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江立 好大夫
本文作者:王江立醫生
雞蛋是咱們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之一,雞蛋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我想除了對雞蛋過敏的人士外,大概沒有人不愛吃雞蛋吧!
有些患者生病後變得很謹慎,飲食格外小心,他們會問我「能吃雞蛋嗎?土雞蛋比普通雞蛋營養價值更高?吃蛋黃還是蛋白好?」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嘮一嘮雞蛋的那些事!
雞蛋是「發物」?不能吃?
有人聽說雞蛋是「發物」,生病後,尤其是患腫瘤後不能吃,事實是這樣嗎?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發物」,通常是指那些能使疾病加重或誘發疾病發作的食物,多為一些常見的過敏原,如海鮮等,亦或是一些特定疾病的禁忌飲食。
如對痛風病人來說高嘌呤食物就是「發物」,對腎病患者來說高蛋白食物就是「發物」,對於麥膠性腸病患者(乳糜瀉)含小麥麩質的食物就是「發物」。
實際上,雞蛋本身是最易得、最廉價、最優質的蛋白來源之一,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推薦食用,當然對雞蛋過敏的除外。
土雞蛋營養價值更高?
普通雞蛋,通常指由養雞場的飼料餵養的母雞產的雞蛋;土雞蛋,農家散養環境下的母雞產下的雞蛋。那土雞蛋和普通雞蛋到底哪個營養價值更高呢?
主要營養價值沒有顯著差別
就雞蛋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等,大體相差不大。不過,從餵養情況來看,養雞場裡的雞吃的飼料經過科學配比,各種營養全面均衡,而土雞餵養情況「因雞而異」,營養成分可能存在細微差異。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問題
養雞場的雞,一般是科學餵養、集中管理,質控較好,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食品安全問題,而土雞散養長大,各地區環境汙染情況不一,進食一些含有害汙染物質的食物可能性大一些。
土雞口感好≠營養價值更高
大家常常將「土雞蛋蛋黃更黃、口感更好」等同於「營養價值更高」。其實,這是因為土雞蛋的脂肪含量要高于洋雞蛋,脂肪有改善食物口感的作用,因此,相對而言,土雞蛋口感會更順滑、香味更濃!
總結,不論「普通雞蛋」、「土雞蛋」,能補充營養就是好蛋!
蛋白好還是蛋黃好?
蛋白質含量:蛋黃>蛋白
蛋白就是我們俗稱的蛋清,蛋清中蛋白質僅約佔12%,而蛋黃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5%!
具體到蛋白質的種類,蛋白中主要是卵白蛋白和卵轉鐵蛋白,而蛋黃中主要是各類脂蛋白。
脂質含量:蛋黃>蛋白
脂質方面,蛋白的脂質含量較少,僅含約0.002%,而蛋黃中就含量高得多了,約含30%-33%。
蛋黃中脂質主要為卵磷脂,它的營養價值很高:
1. 預防老年痴呆
它可以增強記憶力,促進肝細胞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的含量,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預防老年痴呆。
2. 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它也是一種強乳化劑,能使膽固醇的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避免膽固醇在血管內沉著,故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3. 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
卵磷脂還可以提供膽鹼,幫助合成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乙醯膽鹼。所以,嬰兒的第一種輔食,往往就是蛋黃,因為這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蛋黃中膽固醇含量也高,膽固醇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成分,膽固醇參與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雌激素等性激素的合成,我們不能一味敬而遠之。
其他營養物質:主要存在於蛋黃中
新鮮雞蛋中的維生素主要存在於蛋黃中,尤其是VitA、VitD、VitE和VitK這些「脂溶性維生素」,這些都是蛋清中所沒有的。
即使是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大多也存在於蛋黃中,蛋清中僅含部分VitB2、VitC和煙酸等。
蛋黃中也有一定含量的無機物,以磷、鈣、鐵為主,蛋清中無機物含量極低。
總結,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划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