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遼博看「唐宋八大家文物特展」,發現兩件有趣的文物,我分別稱它們為「文物上的關公戰秦瓊」和「文物收藏上最大的公權私用」。
先來說說「文物上的關公戰秦瓊」
展品中有一件「明拓大唐三藏聖教序」,石碑現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唐太宗雖然是千秋帝範,但晚年因立太子之事心力交瘁。為了找到心靈上的慰藉,他對佛教產生興趣,與取經回來的玄奘有過長談,他甚至希望玄奘能還俗幫助他。接受玄奘請求,唐太宗為三藏法師翻譯的佛經寫了序言——《三藏聖教序》。現在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裡《聖教序碑》的碑文是王羲之的字。唐太宗寫的文、東晉王羲之的字,這不就是「關公戰秦瓊」嗎!
唐高宗年間,弘福寺沙門懷仁歷廿五年收集王羲之的書法,從中間找齊了七百多個字,刊刻了碑文。現在,這個碑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羲之的書法,是王羲之字的寶庫。
「文物收藏上最大的公權私用」
展品中有一件「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此卷把歐陽修的兩件手稿裝裱到一起,一是《歐陽氏譜圖序》,一是《夜宿中書東閣》。前者是歐陽修所作族譜序文,敘述修譜因由和原則;後者是一首七言律詩。
這可是歐陽修的手稿啊,南宋周必大得到該手稿欣喜若狂。周必大可不是一般戰 士,以宰相之尊主盟文壇。他拿到歐陽修的手稿後,把他掌管的「中書省印」哐哐哐就在該手卷接縫處蓋上大印,而且一蓋就是仨。
章,在中國文化中意義比籤字厲害。「中書省印」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的章,就知道他膽子有多大,把「公章」,當時最大的「公章」,蓋在私人收藏上。
蓋章這件事被元代張雨記錄下來。
推薦相關閱讀:
他們啊,上學時難為死我了;如今去遼博拜訪,卻是愉快的經歷
故宮半解之色彩,紫禁城深秋的色彩
北京孔廟:歷史上很忙,現在升學季還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