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5年的時間,你能爬幾次山?永康市一位爬山愛好者5年來一共登山148次。而他今年86歲高齡,這想必會讓不少年輕人自愧不如。
這位爬山愛好者叫姚雲團,是一名退休幹部,家住金水灣小區。他說:「人生就該永遠在路上,爬山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感覺越活越年輕。」
爬山是和自己較勁的過程
一個午後,記者見到了姚雲團。在陽光下,老人滿頭華發,但精神矍鑠,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講起他的爬山經歷更是笑聲朗朗。
說起爬山的機緣,姚雲團說這得感謝愛運動的兒子。5年前,見姚雲團退休在家沒事幹,他的兒子就邀請他一起去爬山。想著爬山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散心,姚雲團就跟著兒子一起加入了爬山隊伍。
2015年5月23日,天才剛剛亮,姚雲團就起床了。這是他第一次去爬山,沒有配備專業的登山設備,背著裝有幾瓶礦泉水的背包就出發了,目的地是磐安縣海拔500多米的尖山。
看到年紀這麼大的爬山愛好者,一同登山的年輕人都擔心姚雲團體力跟不上,一路上多次勸他注意休息。「雖然我年紀大,但我12歲就開始幹體力活了。這麼多年,身體一直不錯,爬山沒什麼可怕的。」姚雲團話裡透著他的不服輸。
事實上,姚雲團爬山的過程也是跟自己較勁的過程。向來不服老的他,即使爬長途路線時,也堅決不讓自己掉隊。「因為我走得慢,大部隊休息的時候,我就少休息會兒,早點出發往前走。」姚雲團說,不掉隊是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進度,就怕自己拖累了別人。
這5年的時間,姚雲團陸陸續續跟著「志昂登山隊」爬了148次山。除了永康的山,姚雲團還登上了東陽的鞍山、遂昌的雲峰、溫州的雁蕩山……徵服了周邊縣市大小山峰。
每次爬山後手繪路線
爬山,無疑是辛苦的,但在姚雲團看來,收穫也是滿滿的。除了能鍛鍊身體,還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他有三本登山紀念冊,上面收藏著自己每一次爬山的照片。「當時經過一個小時的走走停停,我穿過雜草叢生的山路,到達山頂,山上雲霧繚繞,就和仙境一樣。要是不來爬山,怎麼能看到這番風景?」姚雲團說。
當然,由於年紀大,姚雲團爬山也有遺憾。其中,最為遺憾的是爬仙居縣公盂巖。因為那裡山峰險峻,登頂需要用臂力藉助攀巖繩才能上去。礙於年事已高,體力確實跟不上,他只能在半山腰處等待。「就差那一段路,我就可以登頂領略山頂獨特的風景了。」姚雲團不無惋惜道。
除了拍照,姚雲團還有記筆記的習慣。「爬山要按事先制定的路線才最安全,但記路線對我這個年紀來說,有一點困難,每次爬完山回來,我就第一時間把路線、心得、注意事項寫在了紙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說著,姚雲團從口袋裡拿出了一個筆記本。
翻開筆記本的第一頁,一首打油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年紀已漸盡,身體不配角。心想繼續爬,人老不由他。」這是姚雲團對自己爬山的寫照。
除了自己創作的打油詩,筆記本裡記錄得最多的是姚雲團爬山的見聞:每次爬山的地點、海拔、距離、線路圖、有趣的事……大寒山是姚雲團爬得較多的山之一,前前後後爬了45次。他說:「大寒山上大大小小的山路,我基本記得。下次你如果去大寒山,我可以給你路線攻略圖。」
2019年,姚雲團因為脊椎的問題不得不暫停了爬山運動。但閒不住的他,依然鍛鍊不止。他每天早上6時起床,到小區附近廣場活動身體,規定自己一天要走滿一萬步。遇到天氣不好,室外運動就改成在家運動。不論是慢走、快走他都能堅持下來。
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但姚雲團從來不把自己當老年人看,除了運動他還喜歡上網衝浪。「老有所樂,我現在緊跟時代潮流,手機是智能機,能記步數測心率呢。」在姚雲團身上,記者看到了超越年齡的年輕。
來源:永康日報 呂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