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預賽國足在小組賽階段早早淘汰,進入20強賽的國足戰平伊拉克和澳大利亞、對陣卡達一平一負,又輸給伊拉克,對陣澳大利亞前已經出局卻獲得了首場勝利,一勝三平二負,國足草草結束2010世預賽徵程。
當年20強賽的分組情況差也是國足失利的客觀原因之一,與伊拉克、卡達、澳大利亞同分在A組的國足顯然是佔不到任何便宜,澳大利亞是大洋洲冠軍,伊拉克是亞洲杯冠軍,卡達是亞運會冠軍,想從其中突圍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2008年2月6日是中國的除夕夜,也是國足20強賽的首場比賽的時間。開場中國隊的進攻打得風生水起,但始終沒有敲開伊拉克的球門。下半場伊始伊拉克憑藉點球領先,直到第75分鐘,鄭智接剛剛替換上場的王棟開出的角球頭球將比分扳平。面對亞洲杯冠軍,能打成平局國足也算基本完成任務。
3月份國足主場迎戰澳大利亞,卡希爾、甘迺迪與埃默頓等人因傷病停賽,名將科威爾也因傷在賽被排除在出場大名單之外,這是國足拿到首場勝利的絕佳機會。第86分鐘,孫祥在左翼後場長傳,曲波衝入禁區,施瓦澤撲救動作放倒曲波,裁判判定點球,但邵佳一主罰點球被施瓦澤沒收。
邵佳一替換的球員是鄭智,如果沒有這個換人那麼點球大概率是鄭智主罰。在雲南昆明的海拔2000米的拓東體育場,終場哨響起註定了又一場的平局,那一刻沒有人比邵佳一更感覺到五味雜陳。
6月份國足將進行完剩餘的全部4場比賽,第3場比賽在多哈對陣卡達當時澳大利亞以3戰積7分排名小組第一,伊拉克3戰僅積1分,基本被淘汰,這也就意味著剩下一個出線名額將在國足與卡達隊之間產生。
如果本場比賽獲勝,中國隊將在A組中佔據有利形勢,一旦輸球,中國隊的出線前景勢必黯淡。中國隊對此戰定下的底線是打平,絕對不能輸。看到中卡第一戰的首發名單,就知道中國隊是衝著平局去的,陣容偏重防守,屯重兵於中路。
門將:12-宋振瑜/後衛:3-孫祥、5-李瑋鋒、2-王霄、4-張耀坤/中場:16-孫繼海、7-肖戰波、8-周海濱、17-朱挺、10-鄭智/前鋒:9-韓鵬
這個陣容裡面最出人意料的是:張耀坤替代了張帥或者孫繼海打右邊衛,而孫繼海居然去打了左邊前衛,鄭智去打右邊前衛。
但事實證明4-5-1是一個審慎聰明的選擇,多上一個前衛確實使球隊擁有了中場優勢,鄭智、周海濱、肖戰波、孫繼海、朱挺有效鉗制了卡達的進攻。最終「三連平」的中國隊儘管目前的積分僅位居小組第三,卻在出線形勢中佔優。
保衛天津
最後三場比賽國足全部是主場作戰,對陣卡達和伊拉克的地點是天津奧體中心,這兩場比賽全取6分是小組出線的保證。
前三場比賽國足中場穩定但後防慌亂,首戰、次戰都首發出場的主力中後衛馮瀟霆沒能出現在中卡首回合中,頂替他的王霄雖然格外賣力,但和兩個邊後衛的配合仍顯生疏,他們之間的兩肋空當往往成為對手一再突襲的主要通道。
回到天津主場的國足應儘早固定主力後衛人選,尤其中後衛、右後衛兩個位置應當儘快在徐雲龍、馮瀟霆、張耀坤、王霄之間選出「最佳」,以便穩固陣型、形成默契。
杜伊在中卡之戰賽前對國腳們說:「你們即將迎來人生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個人生拐點,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6月7日中卡之戰次回合在天津如期展開,中國隊出場陣容:12-宋振瑜/3-孫祥、2-王霄、5-李瑋峰、13-曹陽/7-劉健、15-黃博文/18-蒿俊閔、10-鄭智、17-朱挺/14-郜林
比賽第13分鐘,李瑋峰攔截對手犯規,卡達右翼任意球傳入禁區,就在宋振瑜將球沒收同時,裁判哨音響起,判定郜林在小禁區線前倒地瞬間有拉人犯規動作,判給了卡達隊點球,塞巴斯蒂安主罰命中,卡達1-0領先。丟球之後中國隊有些慌亂,攻守均無章法,最終也沒有獲得進球機會,遺憾落敗。
球員
相較於上一場中卡之戰,杜伊更換了5名首發隊員,並且讓多名缺少足夠的國際比賽經驗的年輕隊員首發出場,孫繼海、周海濱、韓鵬等眾人心目中的「絕對主力」沒有出現在首發中,周海濱更是被排除在18人名單之外,實際上這像是孤注一擲也是無奈之舉。
在多哈中卡之戰之後,杜伊就認為他狀態不是很好,在比賽中缺少轉移。而取代他的是黃博文,黃博文與周海濱類型相似,攻守較為平衡,可以在中場分出球。孫繼海在從多哈返回天津之後,身體有些傷病,最近幾天狀態不好,但是國足內部並沒有對外透露此方面的任何信息。
為什麼王棟和杜震宇始終無法出現在首發陣容中?以之前的昆明中澳之戰為例,按最初的設想杜伊想把杜震宇在下半時派遣出場,但是周海濱的意外受傷不得不用去一個名額,使得整個換人計劃被打亂,杜震宇最終未能出場。而客場打卡達隊時,杜伊完全放棄了邊路,因而從杜震宇到蒿俊閔等邊路高手,全部被排除在大名單外。
此次回到天津,杜伊還是計劃把杜震宇安排在下半時,因為杜震宇的體能根本無法堅持打90分鐘,在這種情況下安排他下半時出場的效果要遠強於上半時。而王棟所司職的中前衛的位置上,一方面人員過剩,另一方面王棟的攻強於守,而在最近兩場比賽中杜伊使用的中前衛都是相對攻守平衡的球員。
在這場比賽的首發陣容中,鋒線上的韓鵬沒有出現在首發陣容中。據了解,按照賽前的設想,杜伊打算是用韓鵬和郜林兩個人去衝擊卡達隊的防線,但最終卻變成了郜林單箭頭。
裁判
由於在卡達身上就兩次遭遇裁判暗算,有關這次比賽的失利的原因「裁判說」是最盛行的。雖然比賽在天津舉行,但裁判組的人員選定由亞足聯選定。
正常情況下,亞足聯在執法裁判的安排上一般都採用中立原則。亞足聯將下屬40多個會員協會按照地理位置分為四個區即東亞、西亞、東南亞和中南亞四大區。如果是中南亞球隊和西亞球隊交鋒,就應該安排東南亞區或東亞區的裁判執法,也就是說不會選擇參賽隊伍雙方所在大區裁判吹罰。
中國隊的前兩場小組預選賽,與伊拉克(西亞)比賽安排的是泰國(東南亞)裁判執法,後因主裁判未通過體測,改為安排伊朗(中南亞)主裁判配兩名泰國助理裁判執法。與澳大利亞的比賽安排的是阿聯(西亞)裁判執法,這些都秉承了亞足聯的中立原則。
根據這個原則,中國(東亞)和卡達(西亞)的比賽就應該由來自東南亞或者中南亞的裁判執法。但是首場中卡之戰的裁判是敘利亞(西亞)裁判執法,而中國隊回到天津主場進行比賽時,亞足聯安排的又是四名黎巴嫩(西亞)裁判執法。
亞足聯多年來始終處於西亞的控制中,2013年進入亞冠決賽的兩支隊伍是廣州恆大和首爾FC,據說西亞人對此非常不滿,於是在2014年他們出臺了新政策:東西亞分區。分區以後,至少能夠保證決賽內一支隊伍來自西亞。
2015年亞冠決賽廣州恆大對陣杜拜阿赫利(西亞阿聯),2016年亞冠決賽全北現代對陣阿爾艾因(西亞阿聯),2017亞冠決賽浦和紅寶石對陣阿爾希拉爾(西亞沙烏地阿拉伯),2018年亞冠決賽鹿島鹿角對陣波斯波利斯(西亞伊朗)。
面對這種情況,在天津即便我們是主場,也基本不可能指望裁判作出有利於我們的判罰,所以在中卡之戰前國足就應該早早做好打苦仗的準備,因為除了熟悉場地環境之外,並不存在有利因素。
中伊、中澳之戰
中國隊若想獲得小組出線權,僅有的可能便是國足後面的兩輪比賽中取得全勝,而且澳大利亞或卡達隊,無法得到2分或以上的積分。只有在這些條件全部滿足的情況下,國足才會保留殺進十強賽的一線希望。
而當時伊拉克爆冷戰勝了澳大利亞,讓中國隊重新看到了出線希望,本場與伊拉克隊的比賽就變成了生存或者出局的比賽。這場比賽李瑋鋒、劉建、孫繼海停賽,王霄傷勢不見好轉,鄭智雖然隨隊訓練但傷病對他狀態影響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上半場比賽第31分鐘,周海濱利用禁區內的間接任意球先得一分,失球後伊拉克全力反擊連入兩球,以2-1逆轉戰勝中國隊,這樣中國隊就提前一輪宣告小組出線無望,徹底告別2010年世界盃。
關於這場比賽也沒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只是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連續兩個主場都輸球讓「保衛天津」成了無法實現的口號。
至於最後一場對陣澳大利亞的勝利並沒有什麼意義,澳大利亞已經出線,主帥維爾貝克盡遣二線隊員出戰,在第12分鐘時由孫祥一腳遠射破門,之後鄭智罰進點球後因球員違例再次主罰偏出。
總結
2008年的國足實力並不弱,「雙主帥」的奇葩情況讓福拉多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但無論我們去考慮主教練和裁判的因素都無法逃避球員能力的問題。
那個時候的國足一切都可以為「奧運戰略」讓路,一切也都可以用「奧運戰略」作為擋箭牌,奧運會上小組出局雖然已然盡力,但最終帶來的是2008年的全線折戟。
中國足球本身就是一個謎,許多人為之出謀劃策,無數人為之分析原因,卻仍然失利接著失利。兵敗天津像是一種必然,杜伊或者福拉多並沒有拯救國足的能力,能救他們的只有自己。
我看著2008年賽後的球迷數據統計,失望乃至絕望的比例佔到了大半,十餘年過去我們卻還是如此,一次次循環重複錯誤,這些年逝去的是年華,老去的是一代代中國足球人,中國足球深埋谷底,未來不知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