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陽:新能源汽車還鬚髮力核心技術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廣汽新能源交付超7000輛,蔚來交付5055輛,理想交付3692輛,小鵬交付3040輛。10月剛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最新月度銷量數據,就開始在朋友圈刷屏。儘管全國銷量數據還要等幾天經中汽協發布,但這些車企不斷上漲的銷售數字,無不預示著歷經一年多的市場低迷後,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在重回「快軌」。

之所以能重回「快軌」,一方面得益於黨中央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同時果斷出臺了暫緩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坡,並將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的政策。此外,北京增發2萬個新能源購車指標,上海出臺外地車「限行」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熱度。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部分車企從供給側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推出了中高端車型,較好地滿足了市場消費升級需求。而特斯拉Model 3入門級車型經過多次降價後,目前已與小鵬P7、比亞迪·漢、理想ONE等車型基本位於同一價格區間,其產品性價比提升,不僅激發了市場消費潛力,也倒逼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更加注重產品力的提高,在與國際高手「過招」中增強了競爭力。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力不斷提升,競爭力大幅增強,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產銷量和保有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已成為推動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剛剛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要實現這一願景與目標,關鍵是要通過創新驅動,掌握核心技術,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汽車不僅是方便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各種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回溯全球百年汽車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正是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動著汽車工業持續發展。可以說,技術已成為汽車產業本質特徵。放眼全球,無論是奔馳,還是豐田,之所以傲居世界一流車企之巔,就在於其掌握了汽車關鍵核心技術,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領先對手的經典產品,從而形成了強大品牌影響力。如果產品和品牌沒有核心技術支撐,是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領跑的,更不用說引領未來產業變革。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這些變量,既是巨大的挑戰,更是換道超車的難得機遇。在新發展格局下,只要我們堅定科技自立自強信念,在動力電池、車用作業系統以及晶片等關鍵核心技術上,奮力創新,敢於突破,實現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汽車強國就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楊忠陽)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瞄準國際先進水平
    辛國斌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12年6月份,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2013年11月份,國務院批覆建立由工信部牽頭、20個部門參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推進機制。
  • 應對挑戰 著眼未來 福斯潤滑油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全面發力
    銷售副總裁謝新軍、福斯中國車油OEM技術副總裁Gary Hooper、福斯中國潤滑脂高級業務發展經理Anton Allner等福斯中國高層管理人員,就新能源汽車對潤滑油行業提出的挑戰、福斯對發力新能源汽車行業潤滑油的思考等問題接受了《中國汽車報》等媒體的採訪。
  • 革命性突破 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核心技術盤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且不說頻繁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讓用戶從未有如此豐富的選擇空間,而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更是其發展的關鍵。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核心技術呢?請看我們帶來關於新能源技術的乾貨。
  • 順多利力攻核心技術,進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際巨頭供應鏈——渝企...
    被周繼群寄予厚望的這件小東西,叫電動壓縮機渦旋盤,是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作為重慶製造領域的「小巨人」企業,順多利搶佔風口,把企業未來發展的重心迅速轉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順大勢才能多利。
  • 楊忠陽:自主品牌汽車為何紛紛發力高端化
    同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下,由於信息通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廣泛應用,使得汽車正由人工操控的機械產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統控制的移動終端轉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帶來的產品和產業全面重構,給後發的中國車企也帶來了換道超車的新機遇。如果說,在傳統燃油賽道上,自主品牌只能跟跑,那麼,在智能電動新賽道上,自主品牌更有機會並跑,甚至領跑。
  • 昕悅欣新能源汽車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昕悅欣新能源汽車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發布時間:2020-11-11 15:50:59      來源:   昨日,重慶昕悅欣汽車售後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 第十五屆新能源汽車核心電源會議圓滿落幕
    來源:電子變壓器與電感網【大比特導讀】由大比特資訊主辦的第十五屆(深圳)新能源汽車核心電源技術研討會於11月27日圓滿落幕。2020年11月27日,由大比特資訊主辦的第十五屆(深圳)新能源汽車核心電源技術研討會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原深圳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圓滿落幕。本次會議旨在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長足發展,專注於磁性元件、磁性材料、DC-DC電源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電源領域的最新技術、最新的實踐應用案例。
  • 發力培育新動能,中植系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
    日前,中植系旗下公司與大同市政府籤訂了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協議的籤署標誌著中植系規劃建設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發製造基地正式落戶山西大同。據悉,該基地總投資達70億元,是中植系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部署。
  • 東風汽車通報巡視整改進展:加強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自主掌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東風汽車通報巡視整改進展:加強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自主掌控中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9年3月28日至6月15日,中央第七巡視組對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 「後浪」恆大全面發力 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恆馳時代」
    作為造車新勢力,恆大已然成為這場新能源汽車拉鋸戰中的破局者。要想贏得市場,必須靠技術說話。而只有鑄就強大的技術壁壘,才能在新能源汽車賽道脫穎而出,築起後發優勢。深知此理的恆大,自宣布造車之初恆大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與合作,在電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
  • 2020第十四屆上海新能源汽車技術博覽會
    ,為助力「中國製造2025」戰略,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目標理想,展會將從2020年起正式升級為「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展覽會」致力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前瞻商貿平臺。隨著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無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新能源汽車技術作為行業發展的基石尤為重要,為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穩步發展,展示新能源汽車先進技術,由啟揚展覽集團聯合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主辦,2020第十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展覽會(簡稱EVTECH EXPO)將於6月10日-12日再次登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升級和服務與時俱進升級後的「
  • 山東成功舉辦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競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馬清、記者高楊報導 12月22日,山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競賽在濟南成功舉辦。競賽由新能源產業專班主辦,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山東公路技師學院承辦,山東省電能替代促進會、山東英創天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匠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 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風口,超全面解析(技術篇)
    目前來看,多線雷射雷達很有可能是未來無人車的必備傳感器,並且與高精度地圖及駕駛系統核心算法緊密相關。目前,多線雷射雷達還沒有針對車規級的成熟量產方案,機械旋轉式多線雷射雷達雖然已在普遍應用,但體積較大且價格過於昂貴,更小型更低成本的純固態雷射雷達還未見到成熟產品。
  • 吳衛:新能源汽車還不是消費主流,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升
    在汽車領域高度集成,電動化、智能化,或是信息技術、能源技術,抑或是其他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影響下,汽車的載體作用比以前融合、承載得更突出,與基礎設施、城市、生產生活以及網絡關係都更加融合,沒有比汽車更能承載更大範圍的系統性變革,所以汽車是一個熱點領域,也是變革中最重要的一大領域。‍
  • 螞蟻預售、@LIFE平臺首發,奇瑞新能源拉開核心技術攻勢
    「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8月28日的螞蟻預售發布會上,奇瑞新能源喊出這樣一句令產業警醒的口號。語義直白,道理深刻,無論是近年通訊行業的「晶片之爭」,還是早期汽車行業的自主品牌困厄,都在詮釋奇瑞新能源這句口號的重要性。
  • 現代汽車集團發力純電和氫燃料電池技術
    按照規劃,通過此次氫燃料電池技術戰略合作,預計到2025年,現代汽車與合作企業將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分別普及氫燃料電池卡車3000臺和1000臺。IONIQ品牌中文名稱公布,現代持續發力中國新能源市場根據EV Sales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季度,現代·起亞汽車新能源產品(BEV+PHEV)銷量排名世界第三,純電動(BEV)銷量躍居全球第四位,佔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7%份額,展現出其在電動化領域取得的先期成就。
  •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拓荒者——記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11月24日,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作為「三電」系統的領軍人,代康偉團隊承載者「世界級科創中心」的重要使命。她帶領團隊從零起步,從「無經驗、無資源、無試驗環境的三無困境」中成功破局,成為行業標杆。
  • 上汽集團:公司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控、電驅三大核心技術
    3.上汽是否有自有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傳動軸產品,該類產品還供給其他整車廠嗎?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上汽集團的關注。 1、2020年7月20日公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了《關於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議案》,回購方案將在6個月內實施;2、上汽奧迪項目正常推進中;3、公司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控、電驅三大核心技術。
  • 楊忠陽:華晨破產重整警示勿患「合資依賴症」
    華晨集團的前身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國營東北公路總局汽車修造廠。早在1959年,更名後的瀋陽汽車製造廠就試製成功五臺「巨龍」牌載貨汽車。還是在上個世紀,華晨瞅準中國逐漸起飛的輕型客車市場,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成功打造出了「金杯」商用車品牌,市場保有量曾高達百萬輛。彼時,華晨還通過海外的研發機構,創立了中華牌轎車,與一汽紅旗成為當時中國少有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轎車。
  • 陳清泉院士:自立自強創新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
    陳清泉院士提出了電動汽車研究核心和總體指導思想,將汽車技術,電機技術,電力驅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現代電動汽車學奠定了基礎,使現代電動汽車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從理論到實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又提出了能源與信息的聯繫,智慧能源系統,能源計算機、能源銀行,以碳平衡原理優化多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