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比起生化危機,中年危機更可怕

2020-12-27 木魚闖情關

聽說現在最流行的恐怖屋,不是精神病院,也不是生化危機,而叫中年危機。

但現實生活遠比恐怖屋可怕多了,因為,它不只是脫口秀演員口中的段子,更是我們千千萬萬中年人的切身體會。

別說人家馬雲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任正非43歲才創立華為,那是人家早就在別的領域獲得成功,如今,只是隨性地換個跑道,繼續成功罷了。

但時間留給我們這些普通中年人的機會,卻是真的不多了。

01

王小波曾說過:「人到中年,才發覺世上除了家人以外,已一無所有了。」

誰說不是呢?

上有老,下有小,這邊廂,孩子們張著嘴嗷嗷待哺,那邊廂老人們拖著腿垂垂老矣,都是我們的責任。

但你猛一回頭,卻發現,就連自己的健康都亮起了紅燈。

當老闆問你:「今天能加班不?」

你說加,明天可能就要進醫院了,不加,福報肯定是輪不到了,搞不好連社保都保不住。

所以說,為什麼人到中年,還要努力賺錢?

因為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的家人怎麼辦?

誰能替我們負責?

其實,努力賺錢它就像是一個輪迴,誰都希望到自己這裡就停了,但現實是,你還要繼續。

聽起來有點哀傷,但中年人的世界,不容易才是生活的常態。

而且,就像在《小歡喜》中,方圓說的那樣:

「咱們中年人的艱辛,自己知道就好了。」

劇中,他剛經歷了中年失業,卻不敢讓家裡人知道,尤其是孩子,怕影響他們高考。

這多麼像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出什麼事,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先扛著,咱中年人,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哪怕像方圓那樣,從一家公司的法務,落魄到成為滴滴司機,日子卻還是要繼續。

02

更何況,還有一些中年人,沒捱過去,終究還是崩潰了。

前段時間,在家長會上,一位單身父親,被老師點名要求注意查看老師信息,只見他一個沒忍住,趴在桌子上,失聲痛哭起來,這滿屏的辛酸,擋都擋不住。

試問,誰不想回家好好陪孩子,但是放下工作,就沒辦法養家,想讓孩子過得好,就沒有時間陪伴,更別提有質量的輔導作業。

還有那個在南京地鐵站裡,西裝革履卻滿身酒氣的男人,抱著匆匆趕來接他的妻子,突然崩潰,哭得像個孩子。

有誰知道,剛下酒桌的他,在客戶那說了多少好話,賠了多少笑臉,卻疲憊得連回家的力氣都沒有了,更何況是關起們來哭。

成年人的奔潰,真的往往就在一瞬間。

就像腦子裡一直有根弦,哪天突然繃不住了,就情緒大爆發了。

這話聽著心酸,卻是再現實不過的生活。

03

就像許多人聽過的一個段子一樣,「職場上,你千萬不要罵那些年輕人,因為他們很可能一言不合就走人,但你如果實在想罵人,就去罵那些中年人,往死裡罵都沒關係,因為他們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只好忍氣吞聲,任勞任怨。」

乍一聽,還真的挺有道理的,我們這些中年人,可不就是不敢離職,更不能離職的嗎?

但面對這場避無可避的中年危機,我們就只能束手就擒嗎?

我們是否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這場危機?

比方說保持長久的學習狀態,保有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正所謂技多不壓身,多一本證書就多一項證明,總歸是沒有壞處的,還可以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又比方說早早地做好職場規劃,明確職場目標,一步步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去到自己該去的位置上,就不那麼迷茫了。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堅持鍛鍊,一日三餐,保持規律的健康習慣,俗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就等於失去了一切,還談什麼中年危機。

如果說「中年危機」,是我們人到中年,不得不去面對的敵人,那麼,借用某位偉人說過的一句話,「面對敵人,我們要從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

相信它,終將被戰勝。

相關焦點

  • 《脫口秀大會》呼蘭談中年危機炸場:人生比鬼屋更可怕
    在最新一期的《脫口秀大會》1V1淘汰賽上,呼蘭談中年危機炸場,形容人生比鬼屋更可怕。高級的段子,形象的比喻,冷峻又貼切的現實讓人回味無窮,那個熟悉的呼蘭又回來了。讓我們看看呼蘭在本場脫口秀上是如何談人生的。
  • 人到中年,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這三樣東西最重要
    這個時候父母已經年邁,子女還沒有獨立,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來自各方面的責任和壓力都讓人喘不過氣。然而偏偏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面臨「中年危機」。這時父母已經無力幫助我們,不再年輕的我們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很容易被中年危機打倒。那麼,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這三樣東西最重要。
  • 人到中年,身體不能倍兒棒,中年危機到來如何乘風破浪?
    出生於上個世紀的中年人們多少感覺有些力不從心。通貨膨脹下飛速貶值的錢、供養上下兩代的壓力、能力不配崗位的無奈、被年輕人超越的焦慮以及各種各樣等著他們去克服的問題,給人以「人到中年」的危機感。中年危機:全面貶值的中年人人到中年,上有老,老人普遍年齡大於65歲,正是各類疾病開始高發的年齡,隨便一支針需要大幾百,若是住到醫院,每天消耗幾千也是現實。
  • 中年危機都是扯淡!科學證實:中年男人腦力最強!
    所以中年男人真的是很怕很怕很怕過節啊!過節本身不可怕,中年危機才可怕其實啊,中年男人的這些煩惱和困境,背後折射的是中年危機:到了這個歲數上下,時間越來越少,責任越來越重,體能越來越跟不上,自己感覺各種「力不從心」,內心好不平靜!
  • 中年危機成中年愛情故事? 熱播劇劇本需要更走心
    《美好生活》熱度最高,演員演技、部分細節處理都值得表揚,但編劇手法單一,主角們的中年危機往往會演變成中年愛情故事,《老男孩》也存在同樣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只有劇本更合理,好演員才能更出彩。   中年危機變成了中年愛情故事   最近的螢屏,中年題材大火,裡面涉及的中年危機話題引人關注,但多半最後成了一個中年愛情故事。
  • 《中年的意義》:你擔心的中年危機、空巢綜合症,教你怎麼應對!
    ——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論靈魂之寧靜》2017年,作家馮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爆火,「中年油膩」一詞一躍被捧上網絡熱詞榜,成為「世故圓滑猥瑣邋遢」的中年人的代名詞,甚至網絡上還出現了「中年油膩等級表」,要帶上掛鑰匙、保溫杯裡泡枸杞……人到中年,對照「中年油膩等級表」,似乎多多少少總能沾上邊
  • X世代澳人的中年危機
    (澳洲新快網圖片)許多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機。目前X世代群體(從40歲-55歲)便是人到中年。X世代專指1965年至1980年出生的人。 有文藝感的人會說,中年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是關於青春逝去的無奈和對青春挽留的希冀。事實上,研究顯示,大約80%的人會經歷某種形式的中年焦慮,持續數周甚至數年。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關於中年危機的定義是什麼,主持人說了幾個表現:1、飲料喝得越來越少,開始只喝黑咖啡和白開水了;2、買東西開始注意品質,不會買一大堆看似好看,但從來不用的東西;3、放假時只想躺在家裡,能躺一天;4、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其實這幾個還遠遠談不上中年危機,估計20多歲中招的有一大波。真正的中年危機應該源自於:我們已不再年輕,但仍然無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 直面可怕的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模擬器上架Steam平臺1月5日搶先體驗
    對中年人來說,最可怕的就是中年危機。日前,Steam平臺上架了一款《中年失業模擬器》,讓玩家可以體驗35歲後被公司開除後的生活(好可怕的設定,開發組就不怕玩家寄刀片嗎)。本作原定於1月21日上架發售,現提前至1月5日開啟搶先體驗。
  • Yearn 的中年危機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鏈聞獨家原文標題:Yearn 的中年危機讓我們把信仰放兩邊,利益擺中間,抽絲剝繭來分析 yearn 的內核—理財策略。撰文:林明最近 yearn 團隊的回購給市場注入了強心針,V2 又給市場以期望,但是十月的 yearn 已經不是八月的 yearn,彼時風頭正勁的聚合理財王者,快速的創新橫掃了 DeFi 圈,但兩個月後回首再看已是步入了中年危機。
  • 《紅豬俠》:宮崎駿導演對「中年危機」的隱形解讀
    影片劇情並不曲折離奇,但是看過的人,無不心有所思。簡單的劇情,往往傳遞的意思更為深遠,《紅豬俠》便是這樣一部影片。接下來,我將從人物形象、行為表現、情感訴求這幾個方面,來談談宮崎駿導演對「中年危機」的隱形解讀,同時我也會結合電影談談自己對於「中年危機」的理解和感受。
  • 《中年失業模擬器》點評 如何應付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後的生活
    在私企當打工人的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壓力,就是中年失業危機,據說一旦過了35歲,很少打工人便會面臨被辭退的命運。《中年失業模擬器》是Kwing works製作發行的一款傳統RPG風格生活模擬遊戲。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個35歲普通中年男人。但突然有一天,你被公司開除了!
  • 《你好布拉德》一個中年危機男人的蛻變
    人在不同的年紀都需要自我檢討和反省,這確實是有必要的。看的時候也沒往表演上去想,仿佛電影裡的就是他的人生,雖然夏威夷幻想那段有點emmm出戲,但是主題很深刻,會想到白日夢想家。人到中年除了要關閉朋友圈外,千萬要記得及時更新自我的定位。曾經的理想我也有,現在的老夥伴也不再聯繫,應該也有出類拔萃的老同學,嫉妒別人無所謂自己還是繼續喪,電影裡的中年危機現在的我怎麼都遇上了。
  • 陳春花:如何安度「職場中年危機」?
    你在中年就是中年、你在老年就是老年,你在少年就是少年。你的時間在什麼地方,就是在什麼地方,這很正常。在中年的時候,會體驗到少年體驗不到的美好、或者複雜、或者豐富、或者莫名其妙。這個莫名其妙是你在中年才能體驗到的,少年時是體驗不到的。
  • 羽毛球如何消減你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你會發覺:自己擁有的知識、經驗、閱歷、社會資源越來越多,而體能卻在下降,外在形象卻在迅速貶值(女性尤甚)。以至於,有的時候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在步入衰老?你會遙想自己的歸期……人的本性是不會屈服於現狀的,不甘被命運擊敗,不甘脫離主流社會。你會奮起反抗!我就是在這麼一個微妙的心理階段開始接觸羽毛球的。
  • 教你打造「π」型人才,把「中年危機」轉變為「中年機遇」
    在今天想要追求成長變得更加的容易,每個人都有脫胎換骨的機會,能夠轉換思維,就能把「中年危機」轉化為「中年機遇」。1.對「穩定」保持警惕大多數的人在中年危機之前,都有一段「穩定」的時光,比如工作上到了瓶頸,但他也懶得去突破,他感覺這樣沒關係,每個月工資很穩定,還在照常發,久而久之,他可能會遭到公司的辭退。這個過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你所謂的穩定,正在殺死你。時代不會因為你的停滯不前,就停止進步。
  • 《長安十二時辰》中小人物的中年危機
    徐賓雖然在幕後謀劃了這場大亂,但是,在聖人他們看來,徐賓卻依然是個沒有任何被人重視可能性的小人物。筆者認為,崔器、徐賓、安柱國這幾個小人物,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在體制內從事政法工作,並且遇到中年危機的人,危機與機遇同時來臨,如何選擇的問題,都擺在了他們面前的。
  • 永遠不要說你老了:人到中年萬事愁?這4個武器讓你擊退中年危機
    張愛玲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不是只有中年男人會孤獨,中年女人同樣孤獨。近幾年來,「中年危機「這個詞經常上熱搜,前兩年,某知名企業清退34歲員工,引發爭議。
  • 「人到中年,有危機」:若身邊這3個人突然「遠離」,得謹慎了
    "人到中年,有危機"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有感同身受吧。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會害怕遇到中年危機,而往往造成中年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經濟危機,就業危機以及人際關係危機等等。
  • 《生化危機》克萊兒進化史 從《生化危機2》到重製版
    《生化危機》克萊兒進化史 從《生化危機2》到重製版   油管UP主Andrew Louis近日又製作了《生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