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福建省城際鐵路建設規劃調整環評公眾意見徵詢》,擬對福建省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方案進行調整。此次調整包括3條線路,分別為莆田-長樂機場城際鐵路(F2線),寧德-長樂機場城際鐵路(F3線),泉州-廈門-漳州(R1線),共計約252.1km。
來看詳情:
莆田-長樂機場城際鐵路(F2線)
新建長樂機場至福清站段,線路自長樂機場站引出後,折向西南沿S201、澤竹快速路等道路,經漳港、濱海西、長樂東站、南嶺鎮、祥豐鎮至福清站。
規劃線路全長約49.0km,設長樂機場站、漳港站、濱海西站、長樂東站、祥豐站、福清站等6座車站。
寧德-長樂機場城際鐵路(F3線)
新建長樂機場至連江站段,線路自長樂機場站北端引出,機場段採用地下敷設,爾後沿金港路,並行機場高速二通道向西北前行,經文嶺鎮、潭頭鎮,與S201的琅岐大橋共通道跨閩江口,爾後沿琅岐島西側北上,經琯頭設站後引入連江站。
規劃線路全長約36.1km,設長樂機場、金峰、潭頭、琅岐、琯頭、連江等6個車站。
福莆寧都市區F2、F3調整後線路方案示意圖(最終方案以批覆的為準)
泉州-廈門-漳州(R1線)
線路串聯了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城際鐵路主骨架線路;線路起於福廈高鐵泉州東站,跨洛陽江進入泉州東城區,經成華南路、坪山路跨晉江進入晉江市,沿機場連接線、和平路至晉江機場,經安海、水頭跨圍頭灣進入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出機場後向西沿S201下穿廈門島東西海域,沿馬青路、翁角路至漳州,經龍海市、圓山新區進入漳州主城區,終點止於西湖站。線路全長約167km。
廈漳泉都市區R1調整後線路方案示意圖(最終方案以批覆的為準)
記者注意到,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路線調整,與先前的規劃方案對比有明顯變化:新路線方案起於福廈高鐵泉州東站,不再經過惠安、泉港,線路全長由原來的205.45公裡變成了167公裡。
此前公示的R1線路線↑
據悉,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是一條貫穿廈門、漳州和泉州三個城市的鐵路,是廈漳泉大都市區城際鐵路主骨架線路;按照最新方案,線路全長約167km,建成後將連接廈門、漳州、泉州三大城市中心。為更好對接和建設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泉州段工作,今年6月,泉州已成立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我省擬對3條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方案進行調整,可以充分發揮城際軌道交通對協同發展區的先導作用,促進福州大都市圈和廈漳泉都市圈發展,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便於群眾便捷出行。
此外
福廈高鐵昨天也有了重大進展!
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
主塔成功封頂!
9月15日,
隨後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
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
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主塔成功封頂,
標誌著大橋整體邁入上構施工快車道。
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簡稱「福廈高鐵」)是國內首條跨海高鐵,項目位於福建省沿海地區,北起福州市,南至廈門市和漳州市,正線全長277.4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二航局承建的第6標段為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路線起於泉州市臺商投資區,跨越泉州灣、途徑石獅市,進入晉江市,全長27.455公裡。
其中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泉州灣跨海特大橋
全長20.287公裡,海上橋梁長8.96公裡,
跨越泉州灣的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
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
這也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
泉州灣跨海大橋主塔的成功封頂,
標誌著福廈高鐵
向2022年通車目標又邁進一步。
作為加快"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先行性項目,福廈高鐵通車後,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對推動海西城市群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作為京福高鐵的重要延伸,福廈高鐵建成後將使福建6個設區市實現「高鐵進京」,有效解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鐵路「瓶頸」制約問題,對促進福建快速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發揮沿海高速客運通道承上啟下的作用。
未來我們的交通出行
將會越來越便利!
真是太讓人期待啦~
來源:福建日報、福建省發改委網站、晉江經濟報、廈門網、廈門日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