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這個東西看似離我們生活挺遠,但是最後也會傳導到我們的生活。首先是這個澳大利亞先後數次提高鐵礦石出口價格,想以此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
而我國現在的這個鐵礦石的情況是什麼樣呢?就中國現在今年二零一零年的煉鋼量啊,粗鋼的產量會達到十億噸。十億噸是什麼概念?佔全球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過去幾年已經超過百分之五,今年應該是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之間。也就說世界大概一共就增長大概二十億噸的這個鐵,但中國就佔了十億噸,那我國的這個消費量是非常之高的。
美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美國可以掌握澳大利亞的這一戰略資源,對其構成影響,再加上澳大利亞和美國又是處於同一條戰線上的國家,所以對於鐵礦石的價格壟斷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兩者聯合構成的,對於鐵礦石價格的壟斷,實際上能夠保證歐美國家對於全球這一工業戰略資源的把控。
鐵礦石的定價權在人的手裡,即便短期內可以購買自己的鐵礦石,但是長期來看,一個在某一個領域和行業不掌握話語權的國家是很難在長期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還能夠不服軟,或者沒有什麼成本負擔的,而且你購買自己國家的鐵礦石,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方式壓低礦石的採買價格,但是出賣礦產資源的一些地區,難道就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地區的原料資源出售而帶來的經濟利益?變相的補貼給這些工廠嗎?
進入12月以來,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如脫韁野馬一樣瘋漲,相較於11月,已經上漲了102%。中國8成鐵礦石靠進口,超過6成來自於澳大利亞。鐵礦石是鋼鐵企業的原材料,而鋼鐵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的方面有基建、汽車等行業,小的諸如鐵鍋、房門等。鐵礦石價格上漲,會直接傳導到消費者身上,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鐵礦石確實是中國的七寸,目前中國已經向幾家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商提出了交涉。但這始終不是辦法,中國應該先找到替代者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