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月底颱風生成可能性較小 或創71年首個7月「空臺」記錄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央氣象臺:月底颱風生成可能性較小 或創71年首個7月「空臺」記錄

  7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截至今日,距離上一個颱風「鸚鵡」生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沉寂超過40天,預計7月底之前颱風生成可能性較小。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向純怡表示,如果月底前仍無颱風生成,今年將是1949年以來打破歷史記錄的首個7月「空臺」年份。

  颱風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徵,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颱風活動,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而今年7月颱風季序幕卻沒有如期拉開。

  今年1-7月共有2個颱風(「黃蜂」和「鸚鵡」)生成,僅比1998年多1個,為1949年以來前7個月生成颱風第二少的年份。與歷史平均值相比,偏少7成。

  颱風大數據系統統計顯示,1949年-2019年7月共有292個颱風生成,7月平均生成4.1個,最少有1個颱風生成(1954年、1957年、1985年、1998年),最多有8個颱風生成(1967年、1971年、1994年、2017年),2019年7月有7個颱風生成。

  氣象專家表示,颱風生成個數多少與多個原因有關,從氣候角度看,與海洋熱力狀況、季風活動、大氣低頻振蕩等因素有關;從天氣角度看,則需要有包括高海溫、高溼度、高對流不穩定層結的熱力條件以及一定的地轉偏向力、弱環境風垂直切變和初始動力擾動的動力條件。

  異常偏強的副熱帶高壓是抑制颱風生成的「幕後黑手」。而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偏強,又與厄爾尼諾和印度洋熱帶洋面海溫異常偏暖密切相關。隨著2019年秋季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面積偏大,颱風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洋面為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由於副熱帶高壓一般為下沉氣流,對流活動受到抑制,缺乏颱風生成的必要條件。同時,由於副熱帶高壓異常導致其南側廣闊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為強勁的偏東風所控制,季風槽難以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形成。因此,南海及菲律賓以東熱帶洋面對流雲團活動也較常年同期偏弱,不利於颱風生成。

  專家指出,颱風的多少並不是衡量災害多少的標準。從全球來看,如果沒有颱風,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將會失去1/4以上的降水,淡水供應甚至可能緊張。因少有颱風光顧,今年從6月以來,華南多地高溫不斷,截至7月23日,福建福州已出現33個高溫日,海南海口已出現40個高溫日。

  8月為颱風活動最為頻繁的月份。最新數值模式預測,前期持續偏南的副熱帶高壓即將在本月底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颱風活動逐漸活躍,預計將有1-2個颱風生成,其中1個可能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同時,預計整個8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颱風個數為4至6個,較常年同期(6個)略偏少,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為2至3個,較常年同期(2個)略偏多。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71年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
    71年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 2020-07-27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
    往年7月在天氣舞臺上常見的颱風,卻在今年「缺席」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5月16日形成、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7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的多個熱帶擾動「胚胎」也正在醞釀之中,但能發展成颱風的可能性卻不大。
  • 8月颱風要大爆發?中央氣象臺預計將有兩個颱風來襲
    8月颱風要大爆發?中央氣象臺預計8月中上旬將有兩個颱風來襲2020年7月份到現在,我國周邊一直沒有颱風生成,那麼8月份會不會迎來颱風的大爆發呢?根據我國最權威的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中期天氣預測來看,僅僅在8月中上旬就會有兩個颱風來襲,第一個可能是在8月3號前後,位置在我國南海的北部海域,預計將會有熱帶低壓活動,並且有可能發展成為颱風,如果能夠成功發育起來,預計將會成為今年的第3號颱風,按照颱風命名規則,將會採用密克羅尼西亞提供的名字,被命名為「森拉克」,主要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地區。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3號颱風要來了!福州下周天氣……
    今年的颱風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此前,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整個7月中國都可能不會遇到颱風這是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但!是!今天是七月的最後一天7月「空臺」神話眼瞅就要臨門一腳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熱帶低壓已經生成!逐漸向我國南海沿海靠近!
  • 中央氣象臺:颱風「白海豚」生成對我國基本無影響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颱風「白海豚」於昨天(21日)下午在日本以南洋面生成,這也是今年生成的第12個颱風。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錢傳海:「白海豚」的生命史不會很長,應該會以北上為主,影響日本南部沿海,那麼後期可能轉為東北方向,變為溫帶氣旋,對我國基本沒什麼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截至目前,包括「白海豚」在內,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6.1個。
  • 今年颱風不僅「遲到」且「出勤」很低 原因何在?
    往年7月,在天氣舞臺上常見的颱風,今年卻姍姍來遲,不僅「遲到」,而且「出勤率」很低。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臺」7月?造成前期颱風活動受抑制的主要氣候原因是什麼?就這些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相關專家。
  • 雙颱風胚胎編號來了,8月可能會經歷一個罕見現象!溫州接下來...
    今年我們將見證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份中央氣象臺也表示今年7月無颱風基本成事實這將是1949年來首次「空臺」現象>西南風將進入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颱風活躍期將立即開始各大超級計算機模式都給出了強烈的颱風活動信號7月底8月初可能有多個弱颱風胚胎一起活動也可能出現一個一統海洋的強大颱風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2年颱風登陸我國
    9月21日,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
  • 颱風什麼時候來?上虞七月份的天氣,或將創71年之最!
    上虞區氣象臺2020年7月29日10:30發布的高溫報告: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近期我區持續晴熱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5~37℃,請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短期天氣預報]:今天到明天晴到多雲,每天午後部分地區有雷陣雨,有雷雨地區局部可伴有短時暴雨和7-9級雷雨大風。
  • 新颱風生成!中央氣象臺發布預警!本周溫州天氣...
    新颱風生成!中央氣象臺發布預警!本周溫州天氣......注意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已經生成中央氣象臺12月21日10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21日)上午8點鐘位於南沙永暑礁南偏東方向約55公裡的南海南部海面,就是北緯9.2度、東經113.2
  • 今年首個颱風「尼伯特」生成 後半周或影響浙江
    「尼伯特」的生成對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比較大,本周隨著「尼伯特」的強度逐漸加強,副熱帶高壓控制杭州的大氣環流形勢也將會有較大調整,8日-10日杭州將會多降雨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有可能於7日夜間至8日先後登陸我國臺灣東部和閩浙沿海,也有可能在華東近海北上。
  • 新颱風生成!接下來的無錫……
    剛剛無錫氣象發布了雷暴黃色預警無錫市氣象臺2020年08月09日15時32分發布雷暴黃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下午到夜裡我市將出現雷電,並可能伴有7-9級雷雨大風或20毫米/小時降雨,請加強防範。在「空臺」的7月之後8月份颱風來得有些頻繁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剛剛停止編號今天早上中央氣象臺宣布今年第5號颱風「薔薇」生成菲律賓東北洋面熱帶低壓已於今天(9日)凌晨加強為今年第5號颱風「薔薇」(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Jangmi
  • 超強颱風要登陸廣東?權威闢謠:不存在,7月中旬可能性極小
    的確,最近網上有部分流言稱「西太平洋可能有強颱風-超強颱風生成」「可能有超強颱風登陸華南沿海」,而關於這些流言,7月9日中央氣象臺也在社交平臺上正式回應了這些流言「在網絡上看到
  • 2020年7月颱風最新消息:颱風預測會有幾個影響我國
    7月15日  未來10天,颱風影響我國的可能性較小  未來一段時間,影響我國的颱風會與汛情產生疊加影響、帶來更大的洪澇災害威脅嗎?  據預測,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現颱風的可能性較小。  中國氣象局預計,今年7月颱風將呈現前期不活躍、後期活躍的階段性特徵。
  • 又有颱風生成!年末幾天浙裡零下9℃?大寒潮要來了?氣象臺回應……
    在各月登陸分布來看,颱風登陸我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最集中時段為7月至9月。 中國天氣網今年夏天做過一次統計,氣象大數據顯示,1949年至2019年,7月和8月都有130個颱風登陸我國,9月登陸個數為122個,這三個月的登陸個數佔到全年的78%。
  •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時間:2020-07-13 13:09   來源:中國天氣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中國天氣:預計未來10天,無颱風生成,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但活躍程度較常年同期弱
  • 3號颱風「森拉克」或生成,久違的風風雨雨終於要來了!
    據中國氣象愛好者消息:7月28日凌晨,太平洋深處的颱風胚胎編號90W;下午,菲律賓附近的颱風胚胎編號91W。 和往年不同 今年我們共同見證了 71年來首次無颱風的7月
  • 新颱風生成,中央氣象臺發布預警
    新颱風生成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生成。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稱,這或是2020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最後一個颱風。中央氣象臺12月20日18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南海南部熱帶低壓已於今天下午5點鐘發展為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Krovanh;名字來源:柬埔寨;意義:一種樹),其中心位於南沙永暑礁以東大約125公裡的南海南部海面,就是北緯9.8度、東經114.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8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 與往年相近(附股)
    剛過去的7月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眼下,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正給江浙滬地區帶來強風雨。8月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雨帶北抬後,北方會出現強降雨嗎?8月4日下午,多位專家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稱,8月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