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千山萬水,鋪就中原大地信息脫貧路---中國鐵塔在河南的扶貧故事

2020-12-23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輝

  

  過去,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就是致富的信息高速路。

  在史詩般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鐵塔)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主動融入河南脫貧攻堅大局,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夯實電信普遍服務,全力加快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座座聳立在深山和田野中的通信鐵塔,變身為服務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息橋。

  在革命老區大別山,信陽鐵塔六年累計建設完成1500多個扶貧基站,實現全市700多個村莊的網絡信號全覆蓋。在豫西山區盧氏縣,三門峽鐵塔在深山老林採用爆破、風炮打鑽、人工開挖等方式,為當地新建500多個基站;在太行山下、伏牛山間、天中大地,鐵塔人跋山涉水,為無數偏遠村鎮山鄉送去了信息網絡設施。

  六年來,河南鐵塔累計投資58.88億元,完成7.09萬個基站配套設施建設,讓一億河南人享受到了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服務,這份擔當和榮耀將永遠銘刻在中原大地上。

  一座座基站,送去的不僅是暖心的網絡,還由此縮小了城鄉數字鴻溝,激發了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電商直播、遠程教育、健康醫療……無數村民因「網際網路+」而改變命運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助力老區脫貧 信息網絡點亮致富夢

  「雙十一」,信陽光山縣十裡鎮吳明村村支書姚顯明看著本村電商平臺銷售了八百多萬元的羽絨服產品,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以前村裡信號不好,也不通4G,打電話和上網都斷斷續續,更別提開網店了。現在好了,網絡扶貧基站建成後,4G和寬帶都通了,網店的訂單刷刷地接,羽絨服電商成了村裡的支柱產業。」提起村裡的變化,姚顯明掩飾不住地高興。

  這一切原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隨著電信普遍服務項目的深入推進,通信基站建設覆蓋偏遠鄉村,夢想照進了現實。

  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信陽,是國家精準扶貧綜合改革試點市,也是河南「三山一灘」扶貧攻堅重點地區。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用信息化發展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信陽鐵塔作為當地基礎通信設施建設主力軍,從成立到發展的這幾年恰逢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信陽鐵塔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融入地方脫貧攻堅戰中,加大加快農村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力度,紮實推進網絡信息扶貧工作。近六年來,累計投資約3.3億元建設資金,建設完成1500多個扶貧基站,實現全市八縣兩區7個貧困縣700多個村子的網絡信號全覆蓋。

  在光山縣,鐵塔公司的周冰、黃家順、姚金龍、徐森組建「新長徵」黨員突擊隊,承接了光山縣109座扶貧新建基站建設、52座共享基站改造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面對壓力,「新長徵」黨員突擊隊義無反顧接過重擔,放棄雙休日、節假日,從協調站址、運輸物資到吊塔安裝、開通網絡信號,他們爭分奪秒、克難攻堅,在連續兩個月超長降雨的不利影響下,搶陰天,戰雨天,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北向店鄉何寨村村民孫雅莉是光山縣網絡扶貧的受益者,她自小殘疾,家裡為她治病花光所有積蓄,靠著堅強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孫雅莉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女大學生。村裡建好基站、開通網絡後,她參加當地舉辦的電商培訓班,利用扶貧貸款開了一家網店,不到一年時間就脫了貧,被評為全縣的「電商脫貧之星」。

  信陽還是聞名全國的茶鄉,信陽鐵塔加快4G、5G網絡進茶山茶園,讓信陽毛尖通過電商、直播渠道成為「網紅」產品。每年的茶葉節期間,成千上萬包信陽茶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讓茶農實現增收致富。

  

  鐵塔愛心幫扶 扛實脫貧攻堅的國企擔當

  波瀾壯闊的脫貧大決戰中,河南鐵塔不僅通過網絡扶貧,還直接派出幫扶隊伍,到脫貧攻堅一線奉獻力量。河南鐵塔駐馬店分公司先後向驛城區水屯鎮餘冢村、西平縣師靈鎮王寨村派出了三任駐村第一書記,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鐵塔力量。

  「青春如花朵般絢爛,是生命旅途中最關鍵的黃金期,而我的青春何其有幸,趕上了脫貧攻堅這個偉大的時代,我要書寫自己精彩的青春之歌!」2017年11月20日,駐馬店鐵塔年僅25歲的員工韓一正主動申請到西平縣師靈鎮王寨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

  2018年6月29日,是韓一正和愛人結婚登記的日子,正在民政局大廳等待出證的時候,韓一正接到了西平縣扶貧辦的緊急電話,他必須立即趕回村裡處理。正在他琢磨著該如何開口時,愛人的決定讓他感動至今:「我和你一起回去,路上我給你開車當司機,你還能稍微休息會兒。」親人的理解、單位的支持,讓這個年輕的第一書記甩開膀子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走村串戶、訪貧問苦。

  幫扶期間,駐村工作隊先後協調扶貧資金為餘冢、王寨村新建村室600平方米、村衛生室120平方米,硬化村內道路12.8公裡,並投資建設黨員活動室、會議室。爭取項目建設資金80餘萬元修建水廠,讓王寨村752戶村民全部吃上了安全水。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標準化衛生室,群眾不出家門就能看病。新建了1000平方米綜合性文化文化廣場,村裡大媽們的廣場舞有了專門的場地。去年春節,駐村工作隊員又發動王寨村愛心人士捐款15萬餘元,在王寨村東門、北門、南門分別建設一個小型文化廣場。

  去年,鐵塔愛心之家暨河南鐵塔青年支教扶貧點還落戶王寨小學,鐵塔青年員工和義務支教志願者定期深入學校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大大激發了鄉村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如今的王寨村綠樹成蔭,花香四季,老百姓吃上了自來水,走上了寬闊的水泥路,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倍增,不僅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還被上級黨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扶貧必須有產業,才能保證長期可持續脫貧,駐馬店鐵塔在幫扶過程中,注重發揮技術、平臺、資源優勢,讓貧困村開闢增收新渠道。2019年,協調行業資金117萬餘元,建成佔地15畝的王寨村140KW光伏發電項目並實現併網發電,當年發電分紅5萬餘元。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通過電商線上推廣會,引進特色金銀花種植,種植戶通過手機網絡了解項目優勢、學習種植技術,戶人均收入從8000元增至12000元。

  走遍萬水千山 把榮耀鐫刻在中原大地

  「要致富,先修路」。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修好大馬路,更要修好信息高速路。

  信息高速路,對豫西山區盧氏縣有著格外的意義。三門峽市盧氏縣山高林密,通信覆蓋率低,曾經是河南省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深度貧困縣。

  從2014年成立至今,三門峽鐵塔持續向盧氏縣投資通信基礎設施,5年多時間在盧氏累計投資1.5億餘元,新建基站500餘個,全縣基站規模從存量接收時的630個逐步增加到目前的1100多個,僅在2017年網絡扶貧攻堅年,一年就新建了300多個基站,建站規模居全省首位。

  數字是枯燥的,但鐵塔人為此克服的困難無法計量。一個通信基站的施工用材,從土建基礎到鐵塔,再到最後的配套設備,算下來總重達到200噸左右,當地山高路陡,施工材料搬運異常困難,多數時候只能採取人拉肩扛、騾馬馱運、索道提拉等最原始的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非常危險,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堅硬的山石更是讓塔基開挖異常困難,施工人員只好採用爆破、風炮打鑽、鉤機上山開挖等方式一點點完成。

  隨著大山裡通信網絡越來越好,連通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地處盧氏冠雲山山腰處的花馬村,建成了三座通信基站,村民足不出戶就在網上賣起了農產品,深山裡的香菇、木耳、核桃等土特產銷售到全國各地。通過網絡宣傳,還帶動了冠雲山景區旅遊,許多村民都搞起了農家樂,花馬村的經濟越來越紅火。

  

  

  在洛陽市的欒川、嵩縣、洛寧等山區縣,為了保障扶貧站點設計的合理性,區域經理帶著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一個一個現場勘測。由於扶貧站點大多是在偏遠山區,距離縣城最遠超過100公裡,他們出發時候就自帶乾糧,累了、餓了就坐在山頭吃點方便麵配白開水。五年間,洛陽鐵塔完成39個鄉鎮、69個村莊的扶貧基站建設,讓3040戶山區群眾搭上了信息化的列車。

  淅川縣香花鎮是南水北調水源地,交通不通,網絡覆蓋質量差,村民打電話需要跑到山上找信號。2019年,淅川縣政府啟動了4G信號全覆蓋通信扶貧項目,南陽鐵塔承接了50多個站的建設任務。

  為了儘早讓庫區群眾享受到資訊時代的紅利,鐵塔公司工作人員、設計、監理、施工人員不停地往返縣城與群山之間。面對著無水、無路、無電的施工困境,一線人員肩扛手抬,將塔料、土建材料、施工設備搬運至山頂,靠人工爆破和手工開鑿挖掘基坑。歷經三個月的奮戰,淅川50餘個山村扶貧基站全部完工交付。

  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歷史時刻,河南鐵塔人牢記初心,幹在實處,用腳步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一座座通信塔不僅給鄉親們送來了通信網絡,更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夢想。河南鐵塔黨委書記、總經理薛敬進說,「十三五」期間,河南鐵塔高質量完成了網絡扶貧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大大提速了河南農村信息化。「十四五」即將到來,河南鐵塔將持續強化通信基礎設施的領先優勢,在網絡深度覆蓋、縮小數字鴻溝等方面積極作為,為河南鄉村振興富民強省貢獻更多的鐵塔力量。

  

相關焦點

  • 踏遍青山,鋪就中原大地信息脫貧路
    在脫貧攻堅大決戰中,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鐵塔)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主動融入河南脫貧攻堅大局,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夯實電信普遍服務,全力加快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座座聳立在深山和田野中的通信鐵塔,變身為服務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息橋。
  • ...中國鐵塔為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致富鋪就信息路 | 決戰決勝...
    這裡分布著7個貧困縣,是國家精準扶貧綜合改革試點市,也是河南「三山一灘」扶貧攻堅重點地區。「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9月視察河南,深入信陽革命老區調研時提出的總要求。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不僅僅要靠人,更要靠信息化發展,以信息化建設助力精準扶貧。
  • 鐵塔上的護鸛人
    電力工人在遠處觀察鐵塔上的鳥巢(12月12日攝)。河南:因地制宜興產業 穩定脫貧重長效  牢記總書記囑託,河南各地因地制宜,精選脫貧致富路。仲夏時節,「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採訪團深入河南基層,探訪脫貧攻堅的河南答卷……【詳細】
  • 中原證券:創新扶貧模式,傾力脫貧攻堅_資本市場精準扶貧在行動...
    中國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戰略,聚焦資本市場扶貧,出臺了系列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的有力政策,鼓勵證券公司積極參與精準扶貧,開展對口幫扶、促進扶貧協作,將扶貧工作作為崇高的政治責任持續推進。
  • 【媒體走基層】華夏時報:中原大地上的「河南答卷」
    8月17日,中國殘聯組織「中央媒體走基層」到達首站河南,河南不光是有著逾億人口的大省,同樣是殘疾人口大省。身背這樣的重擔,帶領貧困殘疾人脫貧奔小康,河南省任務艱巨。根據河南省制定的脫貧總體目標,到2020年,要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縣全部摘帽;實現貧困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河南可謂是「用非常之力,競非常之功」。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文化丨書畫記錄脫貧攻堅偉大曆程!來看這場展覽裡的「貴州脫貧故事」
    近日,「2020脫貧攻堅的讚歌」主題書畫作邀請展在貴州美術館開展,一幅幅精彩作品生動展現著貴州各地,幹部群眾奮戰脫貧一線的新作為和貴州兒女致富奔小康的新面貌。 近年來,貴州正以耀眼的銀光輝映出驚豔的多彩天地。地區脫貧,交通先行,如今,交通扶貧大通道已打通,鋪就了脫貧致富幸福路;特殊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原生的自然環境,被譽為世界級天然公園。
  • 一封感謝信的背後:扶貧三人行,用愛鋪就脫貧路
    據了解,按照黨中央和安徽省關於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到定點幫扶地區進行脫貧攻堅的文件要求,安徽理工大學黨委高度重視,本著「硬選人,選硬人」的原則,選出了以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虞尚元為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副隊長黃敏,扶貧專幹楊顯成組成的駐村扶貧工作隊,於2017年4月28日進駐臨泉縣滑集鎮南楊小莊村,為該村的脫貧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為戶脫貧,村出列和縣摘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河南杞縣:仝朝光的扶貧情懷
    杞縣竹林鄉梁寨村駐村工作隊是開封市稅務局下派的,三年來,駐村工作隊長仝朝光在完成好村脫貧攻堅小組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積極溝通聯繫和多方協調,給村裡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項目帶來很大的幫助,目前已經實現村道路大街小巷入戶路、路燈和監控全覆蓋。
  • 物產中國·對話縣長|楊明:紅火朝天椒鋪就的脫貧路
    紅火朝天椒鋪就的脫貧路,對話洛南縣副縣長楊明。編導:龍景,攝影:徐大偉、王辰,剪輯:林靄文(實習)(01:57)洛南縣,隸屬陝西省商洛市,地處秦嶺腹地,2020年實現「脫貧摘帽」。2016年之前,當地農民以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為主,辛苦奔波一年,每畝地的收入不過八九百元。而辣椒僅作為調味品,各家在門前種上一兩株,不成產量和規模。
  • 文化發展鋪就致富路
    原標題:文化發展鋪就致富路(深觀察)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的石麗平是松桃苗繡的代表性傳承人,2016年,她參加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學習後,以自己創辦的企業為主體
  • 重走貧困村系列報導——棠棣鎮桃園村: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
    重走貧困村系列報導(四十五) ——棠棣鎮桃園村: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進一步提振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鼓舞貧困群眾的脫貧鬥志,為全市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詩畫安陸系列專欄節目《重走貧困村》,今天推出來自棠棣鎮桃園村的報導。
  • 大山深處68天建成958個通信基站 中國鐵塔持續推進通信扶貧助力...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畢節建立了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闖出了一條扶貧新路。11月23日,畢節納雍、威寧、赫章三個最後的貧困縣脫貧摘帽,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圓滿完成任務。27歲的吳春蘭是畢節七星關區八寨鎮茅慄坪村的村民,家裡有兩個娃。由於交通閉塞,信息閉塞,和很多山溝溝的年輕人一樣,吳春蘭和丈夫走出大山到沿海城市打工。
  • 基建扶貧為滇西山村鋪就小康路
    新華社南京10月16日電 題:基建扶貧為滇西山村鋪就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陳席元  正值松子採收期,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紅土坡鎮依黑麼村,路旁的松球堆了一米多高,67歲彝族脫貧戶胡永生這幾天忙著用機器給自家的松球脫粒。
  • 你所不知道的「鐵憨憨」中國鐵塔
    實際上,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在5G新基建的賽道上,在數字經濟共享平臺上,都頻繁出現了中國鐵塔的身影。這是記者在貴州畢節脫貧攻堅戰中看的一幕。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包括畢節市下屬的納雍縣、威寧自治縣、赫章縣等最後9個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全國扶貧看貴州,貴州扶貧看畢節。貴州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而畢節市是貴州省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 中國大地保險創新「組合拳」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中國大地保險充分發揮金融優勢,在決戰衝刺中,走在前做表率,通過創新扶貧「組合拳」,積極開闢新路子,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大地保險創新扶貧保障新模式,開發和推廣「大地防返貧保」新項目,該項目具有「風險保險的責任範圍廣泛、保障人群全面、可複製可組合易推廣、理賠快捷高效」等多重亮點,有效解決了因病因災、因意外返貧的問題和痛點。
  • 傳承弘揚寶貴精神財富——三論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像張星立這樣脫貧後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故事,在中原大地不勝枚舉。如今,貧困群眾說起家裡和村裡的變化,臉上掛滿笑容,更加發自內心地感謝脫貧幹部、感謝黨和政府。有駐村第一書記由衷地說,「很慶幸趕上脫貧攻堅這樣一個時代大主題,這將是人生一筆永遠的寶貴財富,讓個人價值融入了時代意義。」
  • 南陽市臥龍區:舉辦故事大賽 講好臥龍故事
    有在抗疫工作中勇於擔當的一線醫務人員和眾多無私奉獻在街頭巷尾值崗兩個多月的平凡個人;有的講述方城志願者奔赴武漢一線的經歷;有在精準扶貧中熱心幫扶貧困戶的普通幹部;還有勤勞致富的「養牛姐」……故事會現場,22位故事參賽選手用拉家常、表演會講、評書等形式精彩再現精準扶貧、抗疫工作中的一個個感人瞬間,高度讚揚了人民大眾團結一心,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開新局|講好河南脫貧攻堅出彩故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
    這15場系列新聞發布會,發權威聲音、以人民視角、用生動語言,講述全省上下砥礪奮進的脫貧故事,展現我省脫貧攻堅的亮點成就,進一步凝聚起廣大幹部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9月29日召開的交通扶貧專場發布會指出,5年來,我省積極打造「交通+旅遊」「交通+搬遷」「交通+民生」「交通+產業」等交通扶貧新模式,成功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10個,數量全國第一。——「100%」。10月15日舉行的網絡扶貧專場發布會指出,河南在全國率先實現了20戶以上自然村光纖接入和4G網絡全覆蓋,圓滿完成網絡扶貧各項目標任務。
  • 【中國的脫貧智慧】「千年藥鄉」宕昌縣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金奉乾攝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  「我家以前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收入,自從到中藥材加工車間打工,我每月都有3000多元的工資。」近年來,宕昌縣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和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來抓,促進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