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深處烏蒙山腹地,被稱為川、滇、黔之鎖鑰,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曾一度處在「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的深度貧困現狀。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畢節建立了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闖出了一條扶貧新路。11月23日,畢節納雍、威寧、赫章三個最後的貧困縣脫貧摘帽,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圓滿完成任務。
27歲的吳春蘭是畢節七星關區八寨鎮茅慄坪村的村民,家裡有兩個娃。由於交通閉塞,信息閉塞,和很多山溝溝的年輕人一樣,吳春蘭和丈夫走出大山到沿海城市打工。2019年底她又回來了,開了家電商服務站,有了可觀的收入來源還可以照顧兩個娃。「現在走到哪信號都特別好,上網很方便,電商慢慢做起來,日子有盼頭」, 在門口看著山頭上的扶貧基站,吳春蘭笑得像花朵般美麗。
隨著大山裡通信網絡越來越好,連通了外面的精彩世界,越來越多的「吳春蘭」們從城市回流農村創業致富。家鄉才是她們的根。
超常規建設 超常規擔當
從2016年開始,畢節市以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以下簡稱電普項目)為抓手,建成開通4G基站3177個,實現了行政村4G網絡和光纖網絡,以及3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全覆蓋。 「最難的是剛剛結束的第六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68天建設開通958個基站,其中723個建設工期不足50天,超常規的建設創造了畢節通信建設的歷史」, 畢節市工信局局長桂祥友強調,「這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畢節市政府和鐵塔公司、移動公司同甘苦、共命運,拿出了打硬仗、必須打贏的戰鬥精神!」
在七星關區鴨池鎮營中巖村四肖組基站,毛斌介紹,該站原來建設方案在山腳下立30多米的增高架,但成本太高。後來建設方案選擇山頂,創新為12米支撐杆搭配一體化室外機櫃,縮短工期的同時節約了整體投資,整體投資為9.8萬元,較原方案節約投資8.2萬元,而且信號覆蓋效果更好。這樣的方案也陸續推廣到了其他電信普遍服務站點當中,通過同樣方式調整降低塔高424站,降低投資1921萬,均站降低4.53萬。
在山頂建設扶貧基站總體成本降低了,帶來新困難是物料、設備、線纜等的搬運。據介紹,90%站點都面臨工期短、二次搬運距離長、開挖難度大等問題,鐵塔公司組織施工人員就地扎帳篷留宿確保晝夜輪班加速施工,靈活地開展「人+馬+機器」的方式搬運材料上山,有的站點通往山上沒有路,大家披荊斬棘,像「螞蟻搬家」一樣以人工背運材料到山頂,全力克服困難確保工程如期交付。毛斌在這個山頂扶貧基站介紹,「這個站建設過程中近20噸的建材物資和設備靠人扛馬馱搬到山頂上足足搬了六七天。單次搬運超過400斤的砂石,有的馬累倒,換了三次馬幫。長6米的支撐杆,七八個人抬了兩天多才抬到山頂。」有的施工隊還從貴陽等地運來了「爬山虎」設備一起搬運材料,在施工工期僅有47天的情況下,為了通信扶貧工程如期完工,鐵塔公司與運營商採取「雙日調度」方式,建立進度共享、質量共管、困難共克的工作機制,建成的基站運營商3天內開通。一線人員帶領施工隊鼓足幹勁,不辭辛勞輪班奮戰,吃喝全在工地上,夜以繼日地加快工程建設,最終完成了第六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958個4G基站建設任務。
202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對102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和305名突出個人通報表彰。畢節市工信局局長桂祥友等6人獲先進個人,中國鐵塔畢節分公司獲 「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稱號。
補短板興產業 通信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要致富,先修路」。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僅要修好地面上的大馬路,也需要修好信息高速路。
畢節市工信局局長桂祥友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僅要靠人,更需要信息化的助力。通過積極對接爭取,工信部出臺了《關於支持畢節市試驗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有關意見的函》,貴州省通信管理局出臺了《關於支持畢節試驗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農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從政策和項目上支持畢節市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的實施。
2020年度第六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於8月13日啟動實施,總體工期要求在2020年10月20日全部完工交付。電信普遍服務項目打通了農村原本閉塞的網絡通道,有效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助推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發展,助力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共享,為畢節市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畢節市依託不斷增強的網絡基礎,推動「黔貨出山」。通過加強與天貓(淘寶)、京東、蘇寧、貴州電商雲等電商平臺合作,組織本地優質農特產品、民族民間工藝品、旅遊產品入駐相關平臺。目前,已建成農村電商務站1024個,帶動就業5000餘人。截至10月底,畢節市農產品網絡零售大幅增長,已完成1.24億元,同比增長239.8%。
畢節試驗區的鄉親們,日子正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