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很多年以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和學霸之間究竟差點兒啥?
論努力,我挺努力;論智商,平時也沒感覺低哪去,直到看到了網絡上走紅的學霸的「草稿紙」,我找到了答案!
我認為,草稿紙這種東西就該是不假思索,亂寫亂畫的地方,比如下圖:
我們再來看看網絡上,被老師上傳的學霸的草稿紙。這要不說是草稿紙,我還真以為是試卷呢!太令人賞心悅目了,這草稿紙不只工整,仔細一看還有重點標註!
見到這樣的草稿紙,有一位網友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家娃要這樣,吵架我抽自己」。如果你覺得這位家長失去了理智,你八成是沒有孩子,或者是培養出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一個連草稿紙都能如此工整、整齊的孩子,背後其實是高度自律的習慣,是強大的自控能力。如果沒有,就會像下圖這個小學生,被罰抄寫「員」字,最後只能摒棄字形,寫出靈魂了!
自律的孩子容易成為學霸
根據心理研究: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想要成為學霸也必須如此,2019年的廣西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就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當時晚課時間要上到11點20分,他每次都在熄燈前5分鐘離開,這樣的堅持終於贏得了高考的勝利。
演員海清的兒子被稱之為「神仙」兒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體育成績也不示弱;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超級自律的孩子(看下圖),難怪很多家長都羨慕不已。
清華學霸的時間表印證了關於自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和效率。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從早到晚安排得滿滿當當卻有條不紊。
難怪說,那些極度自律的孩子,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寫作業磨磨蹭蹭、起床要一遍一遍叫、學習靠督促的孩子,該如何走向自律,啟動開掛人生呢?
如何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
家長首先要意識到,學校的老師只管孩子的成績,不會管他自不自律。所以父母是孩子引導孩子走向自律的最重要的一任老師,家庭是最初的課堂。
這讓我想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曾透露自己的父親小時候非常嚴苛,每天抄成語、故事、每天必須讀名著。
當時雖然壓抑,但成人以後,她感謝父父親這種嚴格,讓她養成了幾天不讀書就全身不舒服的習慣。可見不要指望孩子自覺,家長的引導和培養至關重要,越早培養,孩子越自律。等長大想管也管不了!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朱慕菊女士,曾表示:秉持著「樹大自然直」放養式教育的孩子,將來可能會缺少責任感,很難形成是非準則,也就很難自覺遵守規則,也不會在乎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按我說的做」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父母,教導出來的只是聽話的孩子,不是自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盲目服從中失去自己的判斷,更難自律。
朱慕菊女士認為,真正的自律是:
兒童懂規矩、守規矩的核心內涵是認識、認同一些規則和要求,並學會自覺遵守。父母對兒童自律的理解和培養方式格外重要,需要知道並掌握兒童是怎樣由他人控制、引導而逐漸走向自律的規律。
朱慕菊在《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一書中,將培養孩子的自律分為三大部分,一是懂規矩的發展過程、二是發展自律策略和技巧、三是影響孩子發展自律的教育誤區。
朱慕菊用漫畫和建議相結合的方式,讓家長理解想要孩子自律,不能僅僅是提要求,指導、監督、控制一樣不能少,這樣才能讓孩子自己最終學會判斷。
從而有一個由外向內的發展過程,讓孩子逐步經歷道德階段、遵從階段、認同階段和內化階段,才能讓孩子發生質的轉變。
朱慕菊的策略都很實用,比如讓孩子守規矩。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有認同崇拜偶像的標準的心理。比如幼兒園的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
其實是因為認同老師的標準,老師就是他的偶像,家長就可以借用他們的偶像引導他們的行為。朱慕菊的老師的策略我在我家孩子身上都用到了,如果家裡有0-6歲的孩子,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看一看!
最後給所有家長和孩子分享一句話哲學家康德的話,他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與所有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