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八皇子胤禩從康熙朝開始幾乎有了權傾朝野的氣勢,康熙選個新太子,幾乎大部分的朝廷文武官員都支持他。到了雍正朝,雍正一開始甚至都不能對他下手,為了穩住他將他封為親王,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十三皇子胤祥本來和雍正最親近,同樣是親王但是十三皇子的不爭讓八皇子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雍正都要忌憚幾分,頒布政策和行政任命都要考慮他的看法。但是為什麼胤禩卻失敗了。這要分兩部分看一部分是「九子奪嫡」的失敗,另一部分是扳倒雍正的失敗。
「九子奪嫡」時期
首先是在奪嫡上急躁狠辣。胤禩平時求穩但是奪嫡事情上過於急躁心狠手辣,以至於採取非常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用康熙的話說就是「其心可誅」。到最後甚至連康熙的性命都要威脅,比如「死鷹事件」。這可能就是權力欲望太強,迷失了本心和自我。
其次,一直做上級最不喜歡的事兒。作為胤禩的父親和上級的康熙本來挺看好胤禩的,但是胤禩一直結黨營私並且不能和兄弟和睦相處,甚至要逼死哥哥太子胤礽。這都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一個「結黨」,一個「冷血」,沒有親情。
再次,胤禩光嘴上會說不幹實事。黃河發大水,生民塗炭,胤禩卻倡導康熙慰問慰問就行,不用過於操勞。到要解決國庫欠款的事情,他卻把自己負責的部分推給四阿哥胤禛來做,替他背鍋。
「雍正王朝」時期
首先,康熙朝的全部缺點依然繼承。鑄造新幣,他卻粉絲太平,不去考察民生。面子工程做得很大,真正為百姓考慮的少。康熙有句話說他
「他的心在臣,不在民」確實很有道理。
只考慮自己和官員好過,從來不考慮天下蒼生。
其次,變本加厲,總和上級領導對著幹,不給領導臺階下。面對哥哥兼上級雍正皇帝,胤禩一直不放在眼裡,甚至接受總理王大臣的時候都說是為了江山社稷和列祖列宗,完全沒有現任皇帝什麼事兒。雍正要殺的人諾敏和張廷璐,他極力保護,雍正要推行的新政,他極力反對各種小動作,關鍵是這些事兒,他不背地裡做,領導全知道是他幹的。
再次,給領導穿小鞋,拉幫結夥散播領導謠言。「八阿哥黨」借著「民間傳聲筒」那大人在民間宣傳雍正皇位來源不正,雍正不給滿人好日子過。雍正對自己兄弟不好,說雍正狡兔死走狗烹,殺害幫助他的臣子,雍正有血滴子隊,專門監視百官,民間的殺手組織。
而且,組織小團體推翻領導班子。胤禩再怎麼也是個替雍正打工的,可是他不服「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他要做一把手。所以到處拉攏人手,平日裡這些行為毫不避諱。雍正肯定早早提防他。
最後,沒有精英,一幫豬隊友。雍正的幫手有老十三,張廷玉,年羹堯,鄔思道,李衛等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打十」的存在。老八雖然人手多,但是基本上都是雍正幫手的手下敗將,並且很多都豬隊友(他的核心成員並且是皇家子弟九阿哥就被年羹堯玩得團團轉毫無還手之力),好不容易招到有用的人還是從雍正那邊撬過來的幾乎棄用的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