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中國》:把握時代跳動脈搏,奮力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

2020-12-17 人民網

張伯禮戰「疫」工作照首次曝光,張定宇回憶父兄分享從醫初心。2020年,有一種青春的誓言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丁禹兮、王鷗、李東學等聯袂演繹青春群像,動人演繹讓觀眾數次落淚。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熱播。節目運用「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明方向、正導向、樹新風,出精品,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走心演繹新中國經典作品的高潮片段,著力講好新時代動人心弦的中國故事,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在融媒體語境下爆款連連,連續上熱搜,成為正向輿論熱點的觸發機,不僅收割流量,更收割熱贊和好評。

一、觸摸傳承密碼,原創和詮釋當代故事和經典,在家國情懷宏大敘事中,立精神之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大膽用原創的方式去打造屬於新時代的經典文藝,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自信與自覺,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提振精氣神。

如節目表現了鍾南山院士面對疫情說出「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必須去!」舞臺再現逆行出徵武漢,串聯了他在高鐵餐車上小憩、在武漢作出存在「人傳人」的論斷,以及領誓戰「疫」一線火線入黨宣誓儀式等場景。首創的「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藝術沉浸運用,以原創的當代最鮮活藝術形象,厚植現實生活沃土,有力融合藝術前沿時空駕馭和情感表現的立體解構,完成了用「藝術真實」傳遞「時代觀照」的美學升華。

從《十八洞村》到《扶貧路上》,從《英雄兒女》到《鍾南山》《戰「疫」中的青春》,從《國家的孩子》到《父母愛情》,節目把一批膾炙人口的當代故事和經典史詩或原創或重新詮釋,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張伯禮,「時代楷模」黃文秀、「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草原「額吉」(母親)都貴瑪、親歷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四位長者、駐守海島二十年的原長山要塞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劉佐將軍和他的妻子翟作峰女士等等,他們的家國情懷在節目中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如《父母愛情》中的守島老夫妻和《英雄兒女》裡97歲高齡的英雄團長,節目中他們都表示無怨無悔自己的選擇,從而立起來時代的精神之柱,是一代人奉獻精神的縮影。再如草原母親都貴瑪是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的代表,主動收養28名孤兒,用半個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了人間大愛。又如《扶貧路上》通過生動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事跡,站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關鍵節點,致敬為這一壯麗的人類事業付出熱血、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廣大基層奮鬥者。節目沒有說教、不喊口號,從莊重的戲劇舞臺再現場景,從平實的訪談講述,從同事、村民、親人和朋友們展示的這些真實人物的故事中,讓使命和擔當翩然飛到觀眾的內心,煽起了一場關於家國情懷的心靈風暴。

二、賦予理想價值的當代認同,聆聽青春澎湃聲音,構建多元視角觀照、平衡藝術與真實。

首先多元視角使英雄人物更加立體鮮活,節目以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加上多角度拼圖還原和沉浸式場景重現,呈現出真實、立體、生動的藝術的形象。如話劇舞臺剛好藉由蘇越明秘書的視角,通過演繹他跟隨鍾院士趕赴武漢的所見所感,講述鍾院士兩次逆行出徵的英雄壯舉和熱血人生。當頗有年代感的照片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以及從未面世過的視頻相繼出現在熒幕上,加上創新舞臺的逼真演繹,觀眾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鐘南山院士。

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故事裡的中國》努力履行的神聖職責。但是如何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戰「疫」中的青春》的戲劇舞臺完整呈現了年輕的抗疫隊員們從茫然地進入,到無畏地向前,再到堅定地取得勝利的戰「疫」史和成長史。為了讓表演更趨真實,細節更為嚴謹,節目邀請了多位來自北京大學三家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年輕醫護人員進行專業指導。「語速再快點!」「眼神要堅毅!」 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表示一遍又一遍要求演員詮釋出精氣神。從而每一期節目都以獨特的美學演繹再度感動觀眾。力透人心的理想價值內核,成就藝術高潮,如《扶貧路上》中黃文秀的父親一句「錢是珍貴的,但是價值不高,人的生命價值用得好,高於一切」也成了無數人回到黃文秀人生抉擇關鍵瞬間的明燈。

節目組邀請了電影《英雄兒女》編劇之一毛烽先生的女兒毛白鴿女士,親歷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四位長者,以及「王成式的戰鬥英雄」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先生一起講述「英雄女兒」的故事。通過同一主題的不同故事勾勒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的集體形象,同時與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楷模形成跨時空的對話與聯動。如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我們這些老海島非常榮幸,為你們這一對新人見證婚禮。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願你們守好島,建好家,譜寫父母愛情新的篇章。」

其次,平衡藝術與真實,這些作品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關曉彤用情詮釋了最美草原「額吉」(母親)的心路歷程,一個19歲的姑娘,從起初的害怕緊張,到成為他們最貼心的「額吉」,從給孩子細心換洗尿布到抱著生病的孩子深夜在草原去找醫生,遇到野狼時,挺身護住孩子,告訴孩子「有阿姨在,除非它先吃了我!」 她用槍打倒一隻狼,之後她站在馬車上,揮舞著槍枝與狼群搏鬥,拼命也要守護「國家的孩子」。她偉大的母性的愛,如草原寬闊。當「國家的孩子」被領養與她分別時,孩子們集體圍擁戀戀不捨叫她「額吉」,她熱淚滾滾而下。一位偉大慈愛母親的形象,深深感動所有觀眾。

戰火紛飛,炮聲轟隆,長達八分鐘的戰爭戲僅僅在一個舞臺上便一氣呵成地完成,場景調度、美術置景都一樣不少。在《英雄兒女》這一期節目中,飾演王成的於毅從頭到尾情緒飽滿。84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曹家麟被請到現場指導,並點讚了演員們排練時略帶沙啞的嗓音:「就是那種在戰壕裡面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之後的感覺,喝不上水,休息不好,這是那種狀態!」在真實與藝術的相互糅合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才得以呈現。讓創作回歸到人的本質,讓人物善意的力量打動觀眾。賦予理想價值的當代認同,把新時代的嶄新風貌和巨大進步納入視野,深入生活找靈感,取得豐碩成果,推出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三、在融媒體語境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屢創現象級傳播熱點。

在新媒體傳播方面也針對網際網路用戶的收看特點,充分開發本片視頻資源,全方位、多角度進行碎片化視頻生產,既有幾分鐘精編版短視頻,還有伴隨每集播出的精切預告等短視頻,豐富多彩,長短結合,強化新媒體傳播。幾乎每一集的看點視頻都成為「爆款」收割億萬流量。如舞臺將用布景將人們帶到半個多世紀前的遼闊草原,甚至有兩匹真馬出現。孩子們的一聲聲「額吉」勝似天籟,觀眾感動的不光是田沁鑫導演——從節目特邀到排練現場的「國家的孩子」溫都蘇,到正式演出時完全沉浸其中的各位嘉賓,無不是眼眶溼潤。

單單一期《鍾南山》便製造了全網近40個熱搜,重返歷史現場,深入故事背後的挖掘讓一個從未見過的「鍾南山」成功激發了大眾興趣。節目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幾天時間裡,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增長超過22億,微信10萬+的爆款文章達到23篇……《故事裡的中國》善於營造的多元討論讓許多母題重新在螢屏上煥發價值。如「什麼是愛」這樣最普通的問題,劉軍眼中父母之間不動聲色卻異常厚重的深情,都貴瑪19歲開始主動養育28名上海孤兒,響應周總理和烏蘭夫的號召,「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不同的故事點綴著不同的記憶,涓涓細流最終流向國人精神的大海,成為我們在任何情況都能共克時艱的勇氣和胸懷。

《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以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經典作品清晰呈現了中國文藝界勇攀高峰的時代刻度。是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精品力作,潛移默化間涵養民族氣質、築牢文化自信。

因時而興,乘勢而變,與時代同步伐,這是古今中外優秀作品誕生的一條基本規律。《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把故事的通俗性和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在體現出藝術創作的新格局時,也展現了總臺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局面,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凝聚起磅礴力量。

相關焦點

  • 王永利:《故事裡的中國》——把握時代跳動脈搏,奮力描繪新時代的...
    2020年,有一種青春的誓言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丁禹兮、王鷗、李東學等聯袂演繹青春群像,動人演繹讓觀眾數次落淚。
  • 把握時代脈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精神
    但命題把握了時代脈搏,繼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了文化素養、美德素養的考查,要考生用歷史和現代的眼光去審視歷史人物,發掘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崇高的思想境界、為人治世的智慧,就其歷史價值、時代意義表達自己的看法。引導考生提高知識能力、增強生活智慧、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泰山文化與時代脈搏共同跳動!全國街舞青年泰山創研活動成功舉辦
    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副部長呂偉在活動開幕式上講話,團省委副書記劉少華、泰安市副市長成麗、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夏銳致辭。呂偉在講話時說,希望街舞青年大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推泰山文化與時代脈搏共同跳動,力爭以「泰山」為主題創作一臺街舞精品力作。要拓展街舞公益內涵,探索提升工作實效的路徑,引導青少年培育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把握時代脈搏 肩負時代使命努力開創信陽文藝事業新篇章—百花園...
    □文 楊彥萍 圖 于吉娟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文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文聯第十次文代會、第九次作代會精神,堅持培根鑄魂、守正創新,把握時代脈搏,肩負時代使命。
  • 把握文旅融合時代脈搏,《丹行線》實力打造文化旅遊紀錄片第一IP
    傳媒內參導讀:顛覆傳統旅遊類紀錄片的固有形態,《丹行線》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紀錄片為載體,將文化與旅遊結合,對「文化旅遊紀錄片」作出重新定義,是紀錄片內容創作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在當今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丹行線》把握文旅融合的風口,以優質紀錄片內容為核心,多維度打通文化和旅遊兩大垂直領域,在全面呈現極致風景之美的同時,以真誠的人文關懷和深刻的文化內涵為旅遊賦予深度與更多意義,實力演繹文化與旅遊的融合,受到出席嘉賓、媒體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成為文化旅遊內容領域非常值得探討和借鑑的典型案例。
  • 講好中國故事是新時代文學的使命
    文學中的中國故事包羅萬象、千姿百態,既有對歷史的回憶與記錄、對現在的觀察與見證,又有對未來的描繪與暢想,呈現出中國人不斷奮進的昂揚姿態。  作家以藝術的方式觀察時代與社會,描繪人們的生活場景及生存境況。
  • 時代精神是影視創作的永恆動力
    影視藝術作為書寫歷史、觀照現實、暢想未來的文化陣地,作為培根鑄魂的重要手段,理應繪就屬於新時代的精神圖譜與夢想之光。然而,在影視行業,一些與時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創作者以所謂「藝術先鋒」或者「精神貴族」自居,把荒誕不經當作藝術個性,把晦澀難懂當作審美格調,把精神頹廢當作價值追求,裝腔作勢、標新立異。
  • 【聚焦廬陽兩會】把握時代脈搏 搶抓歷史機遇 乘勢而上 推動廬陽...
    【聚焦廬陽兩會】把握時代脈搏 搶抓歷史機遇 乘勢而上 推動廬陽跨越式發展 2021-01-06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力推動新時代日喀則長治久安
    奮力推動新時代日喀則長治久安—一論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日喀則市第二次代表大會精神     「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充分體現了市委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高度自覺和政治擔當,為我們扛起維護穩定這個第一位的任務明確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劃出了重點,我們要深刻領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推動新時代日喀則長治久安,必須提高政治站位。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關係奮力開創雙擁...
    本報訊(記者單福春)日前,東麗區2020年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辦公會在區會議中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雙擁工作聯繫軍地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關係,努力開創東麗區雙擁工作新局面。
  • 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
    原標題: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五四運動「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胡和平: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開拓創新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原標題: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開拓創新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本報訊 5月19日,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議在西安召開。省委書記胡和平出席並講話。 胡和平指出,去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迎難而上、紮實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富有成效、文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全省發展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
  • 站在時代前沿 引領風氣之先 奮力描繪江蘇精神文明建設的壯美畫卷
    11月14日,在海安市墩頭鎮雙新村的一塊農田裡,一場別開生面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我給農民講全會」熱鬧開講,讓現場100多名群眾在歡聲笑語中領會全會精神的深刻內涵,讓各界幹部群眾充滿奮進新時代的幹勁和信心。
  • 牢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 奮力打造新時代民族自治縣高質量...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進一步增強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直面差距,主動作為,真抓實幹,用管用有效的規劃、項目和平臺積極對接中央和省的鄉村振興扶持政策,對標對表全國最優最好,儘早制定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適應的縣域鄉村振興規劃,高起點、高質量謀劃和實施鄉村振興,奮力打造新時代民族自治縣高質量發展高地。
  • 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原標題: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必修課、看家本領。
  • 《人生若如初見》:迎時代浪潮而上 奏熱血青春之歌
    5月上旬,《人生若如初見》劇組相繼曝光了故事背景、主創陣容和主演陣容,其傳遞出的以中國近代為背景的史詩年代感和熱血青春感引發觀眾熱議,所蘊含的精神內核也讓人印象深刻。該劇講述了幾位懷抱理想的熱血青年,在中華民族經歷風雨如磐的庚子之變後,奮而崛起,為振興中華投入時代浪潮,爭做時代狂飆、激流,最終在時代浪潮的洗禮中成長蛻變的故事。
  • 描繪新時代,放飛新夢想——六一中隊升旗展示
    70年前,中國這條巨龍雄起騰飛,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布了新中國的誕生。70年的風雨歷程,中國披荊斬棘、萬眾一心,昂首屹立於世界東方!承載著13億人民希望和信心的「中國夢」揚帆起航,向世界展示著無比強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這是習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裡的話。如今,我們生於新時代,正站在為國而驕傲、為國而奮鬥的最好舞臺!「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 顧保國: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定位
    顧保國: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定位 2017年12月06日 09:56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顧保國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具有特定的內涵
  • 傾情描繪中國工業新徵程
    報告文學作家熱切關注中國工業文明的飛躍,工業題材報告文學作品數量持續增長。新時代工業題材報告文學將專業性、時代性和文學性有機融合,講述中國製造的精彩故事,展現中國創造的磅礴力量和改革創新的中國精神,成為近年現實題材文學創作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