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超級計算機也在被美國和日本進行比較。在2020年,最新的超級計算排名是「伏月、天頂、嶺、神衛、太湖之光、天河2A」,這是中美競爭的第一名,但現在已經加入了日本。此外,國內也有消費級CPU,如「鯤鵬、麒麟、龍芯、兆鑫、申威、海光、飛騰」等,但在臺式機級CPU上,國內性能與英特爾、AMD相差甚遠,因此市場基本上被英特爾和AMD瓜分。
此外,國產第一臺電腦「天玥」也已製造完成。隨著國家對半導體技術的重視,將出現更強大的國產CPU、內存模塊和存儲器。目前,計算能力排名第四的神威太湖之光擁有9.3億次的計算速度。神威太湖之光採用了40960個申威20610型處理器。要知道超級計算機的浮點計算能力並不單取決於單個CPU的性能,而是取決於所有CPU的協作能力。要充分發揮40960申威處理器的性能,這就需要非常強大的並行設計。只有擁有更多的CPU和更強的並行度,製造的超級計算機才能擁有最快的計算速度。
從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研發過程可以看出,國產專用CPU和超級計算並行設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至於CPU的消費水平,除了市場,你還需要有領先同行的能力。可以說,我國專用CPU技術的發展並沒有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民用消費級CPU上,還沒有一款晶片可以與英特爾、AMD抗衡。
綜上所述,先進的光刻機和先進的工藝技術是製造現有CPU不可缺少的。目前英特爾最先進的進程節點為10nm,國產x86架構的megacore處理器的進程節點為16nm,於2019年6月推出。CPU的最低處理節點為28nm,如「龍芯、申威」等。畢竟,在沒有EUV光刻技術的情況下,很難將晶片工藝推進到16nm、10nm和7nm。目前,只有臺積電公司可以使用DUV光刻機製作工藝節點為7nm的晶片。因此,國內消費型CPU落後於美國的原因之一是製造工藝的局限性。
要知道消費電腦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系列。如果你想進入這個市場,國產CPU必須支持Windows系統,否則就沒有生態環境。沒有了人們需要的軟體和遊戲,誰會買這樣的CPU?如果沒有市場,就沒有資金開發下一代CPU和先進的工藝技術,這也是國內消費作業系統和CPU始終無法進入消費市場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國內外CPU技術的差距並沒有民用CPU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