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女孩兒為了能夠減下來那麼一兩斤肉,又是節食又是運動,更甚者還有抽脂的,就為了能夠讓自己變得苗條一點、「好看」一點。而相對的,無論男女,一旦胖了,自然在現在的審美觀中就無緣個「帥」或者「美」字了。
因此,很多「胖姑娘」都開始懷念起唐朝那個「以胖為美」的時代。比如在綜藝《今夜百樂門》中,賈玲就有個叫做《唐朝美人》的小品,在這個小品裡,胖胖的賈玲就受到了無數的追求,而身形削瘦的張小婓卻受盡冷眼。
從這個小品中可見,唐朝「以胖為美」已經是人們的經典印象了。因此也難免有人會問: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而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來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來給大家看一首詩: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此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所作的《遣懷》,杜牧詩詞文採絕然,與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在唐朝後期時頗有盛名。雖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也在不少地方做過官,為人也頗為風流瀟灑。
公元838年,他受命到宣州任職,得知在湖州有眾多美女,當時正值壯年的杜牧自然欣然前往。當時的湖州刺史崔君早就聽聞杜牧大名,得知杜牧來此,自然是盛情招待,還把整個湖州的名伎都召集了起來給兩人表演歌舞,讓杜牧挑選心儀之人。
但杜牧卻一個都沒看上。後來湖州刺史又搞了個大型活動,整個湖州的女子都出來,讓杜牧在全城女子中選自己喜歡的,結果杜牧看了很久都沒找到,可見杜牧的眼光是十分之高的,大抵能代表當時唐人的審美觀。
而他寫的詩裡,卻是「楚腰纖細」,如果唐朝時候真的以胖為美,那這些個胖美人的腰怎麼能纖細到「掌中輕」的地步呢?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杜牧這個人的審美比較獨特,因此,還是以當時唐人盡皆稱美的楊貴妃當作一個標準,用以研究唐人的審美觀。
楊貴妃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雖然算不上什麼達官顯貴,但好歹也是一方官紳。因此楊玉環從小就學習琴棋書畫,尤其善於彈奏琵琶,因此為人溫婉氣質出眾。
公元734年,楊貴妃就因為美貌被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相中,成了壽王妃。後來為了楊貴妃的美貌,唐玄宗居然跟自己兒子搶起了老婆。他把韋昭訓的女兒塞給了李瑁做了李瑁新的壽王妃,然後把楊貴妃封為了貴妃,當曾經兒子的老婆當了自己的老婆。
兩皇族都能為楊貴妃如此爭搶起來,可見楊貴妃之美貌定是傾國傾城無與倫比了。而且不僅在皇族,在整個民間都盛傳楊貴妃有羞花之貌,因此,將楊貴妃作為唐代審美的代表是很有說服力的。
那麼楊貴妃真的是一個「胖美人」麼?事實上並非如此。唐玄宗納其為貴妃之後,便親自為其譜了一首《霓裳羽衣曲》,貴妃聞歌起舞,姿態飄然輕逸,顯然楊貴妃並非是一個肥胖女子。
事實上,從流傳下來的楊貴妃畫冊中看來,楊貴妃也完全說不上胖。而根據史料記載,真實的楊貴妃其實身高大約為165cm左右,而體重大致在105-120斤之間,就是放到現在,也完全算不上胖,至多是豐滿豐腴罷了。
但說到底,所謂的美麗只是一種普世的審美價值而已,胖與瘦都跟真正的美沒有太多關係。最重要的是要活得健康,太胖容易三高,太瘦容易體弱,在現在對女性的健康體重要求,其實也是比大多數減肥的女士們的體重要高的。所以筆者還是希望諸位讀者能夠以健康為第一準則,好好照顧自己,迎接幸福人生。
關於唐朝是否真的以胖為美的爭論,其實在《唐朝那些事兒七本卷》這套書中也有所體現,這本書不僅講述了唐朝的整個興衰史,同時也反應了反應了當時的風俗民情、審美觀念等等。
這套書原價是289元,現在特價只需要159元,就能夠一次性帶走7本書啦。如果對唐朝歷史唐朝風情感興趣的話,就趕緊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