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新冠肺炎疫情穩定,但卻遲遲未能和內地恢復正常通關。看著隔壁澳門與內地通了又關關了又通通了又關,相信各位早已經歷過「滿懷期待」到「心如止水」的過程。當中最讓人感到「絕望」的,當屬講了兩年卻遲遲未現身的港版健康碼。
自從提出要搞港版健康碼的想法以來,就有人因隱私問題而反對,甚至抹黑。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19日)就撰文直斥,如不喜歡可以不去內地,「唔好阻住個地球轉」。
梁振英直言,「通關」一事,說複雜可以把它搞得很複雜,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任何人要進入邊界的另一方,都必須滿足對方的入境要求。他舉例指例如進入美國先要辦簽證,再填又多又複雜的入境表格,而這些做法從沒有徵求過香港政府或香港居民的意見,並指「這是常識。」
同理,梁振英表示疫情期間去內地要免隔離,當然要按內地要求,一如在申請回鄉證時,要提交所有內地要求的資料,「沒有什麼是隱私不隱私的問題,如果不喜歡,可以不去內地,這也是常識。」
他又認為,疫情期間,進入內地要免隔離,最直接了當的做法就要用內地的健康碼。最後又舉出「爺孫騎驢」寓言故事,批評有人「阻住個地球轉,將簡單事情複雜化。」
實際上,在連續兩日的立法會不同會議上,都有多個議員關心通關和健康碼的問題。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創新及科技局在本月17日時曾表示,已向內地提交相關研究報告,提交三大選項的「通關碼」方案供內地專家考慮,但在追蹤功能及覆蓋範圍上與內地的「健康碼」仍有區別,主要靠用家自行申報行蹤,引來內地未必收貨的質疑。(相關鏈接:「過關碼」靠自主申報 內地恐難收貨?)
講了兩年的健康碼一直在對接在修改在考慮,除了前特首之外,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直接提問,可否讓香港直接使用內地健康碼。
對此,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本港健康碼的做法與內地雖然未必一致,但亦獲內地專家認同有效,強調專家無要求本港與內地做法完全一樣。曾國衞亦表示,在公共衞生風險考慮之下,如果香港和內地兩地做法一致會較簡單,但就算不一致亦可減少風險。他提到現有的豁免安排、檢測方法等都需要檢視。
不過,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就稱,與內地使用一樣的健康碼,是當局考慮的眾多方案之中的一個方向,但強調當局會全面考慮不同方案,盡量將健康碼做到深入廣泛。
但無論健康碼使用怎樣的形式都好,大家亦很關心通關時間表,總不能永無止境地一直研究一直考慮,一直對接卻一直沒結果。
曾國衞就表示,相信等待通關不會太長時間。他強調,通關是頭等大事,內地與香港雙方都很積極,強調當局不會「偷懶」,會盡一切努力去做。目前本港正等候第二次的對接會議,內地專家亦可能來港實地考察。當局有大量資訊提供給內地專家,相信在中央支持下,內地專家應可在短期內安排。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網、香港01、香港商報、星島日報、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