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首次在湖師大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9月30日訊(通訊員 周雨辰 記者 易禹琳)9月27日,由湖南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在湖南師範大學中和樓國際多功能會議室舉行。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延邊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十餘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共計三十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據悉,以「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為主題召開的學術會議在國內尚屬首次,也是湖南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與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建立學術交流關係後進行的第一次學術交流活動。
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在開幕詞中指出,東亞古典學就是從「東亞」整體的角度去對東亞的古典文明進行闡釋。中國與東亞周邊國家之間以平等的姿態、多元的維度進行的人文交流,是東亞文明發展的典範,也為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文化啟示。本次研討旨在探討東亞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進一步增進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交流互鑑,努力共建東亞人類命運共同體。
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院長韓基亨教授在致辭中分析了當前中韓兩國相互認識不充分的現狀,指出應從歷史角度整理過往,將人文學思想和理論具體化,重述現在和未來。他希望此次學術交流能促進包含中韓關係在內的東亞地區當前面臨的各種課題的建設性理解。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炎秋表示,「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的會議主題緊靠學術前沿,對於深入探討湖湘文化與東亞古典學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共發表了《湖南人潘相與中琉文化交流》《瀟湘八景詩畫在日本的流播與影響研究》《韓國古地圖中的湖南》《東亞古典學與湖南簡帛》《南宋湖湘學派張栻與退溪學派鄭逑》等19篇論文,涉及東亞理學比較研究、東亞文學與批評研究、東亞文化交流研究等多個方面,探討東亞各國文化的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