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首次在湖師大舉行

2021-01-18 新湖南

「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首次在湖師大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9月30日訊(通訊員 周雨辰 記者 易禹琳)9月27日,由湖南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學術會議在湖南師範大學中和樓國際多功能會議室舉行。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延邊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十餘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共計三十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據悉,以「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為主題召開的學術會議在國內尚屬首次,也是湖南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與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建立學術交流關係後進行的第一次學術交流活動。

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在開幕詞中指出,東亞古典學就是從「東亞」整體的角度去對東亞的古典文明進行闡釋。中國與東亞周邊國家之間以平等的姿態、多元的維度進行的人文交流,是東亞文明發展的典範,也為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文化啟示。本次研討旨在探討東亞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進一步增進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交流互鑑,努力共建東亞人類命運共同體。

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院長韓基亨教授在致辭中分析了當前中韓兩國相互認識不充分的現狀,指出應從歷史角度整理過往,將人文學思想和理論具體化,重述現在和未來。他希望此次學術交流能促進包含中韓關係在內的東亞地區當前面臨的各種課題的建設性理解。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炎秋表示,「東亞古典學與湖湘文化」的會議主題緊靠學術前沿,對於深入探討湖湘文化與東亞古典學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共發表了《湖南人潘相與中琉文化交流》《瀟湘八景詩畫在日本的流播與影響研究》《韓國古地圖中的湖南》《東亞古典學與湖南簡帛》《南宋湖湘學派張栻與退溪學派鄭逑》等19篇論文,涉及東亞理學比較研究、東亞文學與批評研究、東亞文化交流研究等多個方面,探討東亞各國文化的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

相關焦點

  • 「德國古典哲學與詮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
    「德國古典哲學與詮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 2019-12-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一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陝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陝西理工大學合辦的「第十一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歷次會議研討內容極為廣泛,包括東亞歷史文化、語言文學、國際關係等,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中國藝術、文字學、語言學、人類學、教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多個學科,促成了漢學研究的多領域、多學科的交流與對話。
  • 全國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在湖師大舉行
    11月27日,「深化高等師範院校學生工作合作共同體建設,努力培育『四有』好老師」專題培訓會暨2020年全國高等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全國各師範院校學工部長、院系代表及湖北師範大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輔導員共計26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 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2018年11月9日至12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舉辦的「現代諸子學發展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美國、韓國、新加坡的120名專家學者,就「新子學」發展、諸子學研究轉型、子學的當代價值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在會議開幕式上,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以《四論「新子學」》為基調,介紹了「新子學」發展的最新成果。
  • 中國古典文化是東亞文明走向未來的基石
    中國古典文化在東亞各國廣泛而持久的傳播,形成了以中國古典文化為內核輻射其他東亞各地的「東亞文化圈」或「漢字文化圈」,亦稱「儒家文化圈」。中國古典文化以漢字為語言工具、以漢文學為主要感性形式、以儒學為主要價值內核傳入古代東亞,在東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並逐漸積澱為古代東亞社會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原型,進而促成東亞文化體系的構建。
  • 西北師大附中舉行「心靈與古典的對話」首屆鋼琴音樂會
    交錯的黑白鍵溫暖了午後時光,跳動的音符見證著夢想的綻放。  莫扎特是古典樂派三傑之一,他的作品以精湛的手指技巧著稱,其中作品K.381是一首四手聯彈曲目。  蕭邦是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被音樂評論家舒曼稱作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湖湘文化的市州拼圖
    李躍龍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近年來,地域文化越來越被學術界重視。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張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道統,又有鮮明的三湘地域特徵和湖湘文化個性,與中華文化存在著一種部分與整體、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關係。
  • 荊楚(湖湘)文化及其源流
    狹義的荊楚文化又有兩層意義,即考古學意義的文化和歷史學意義的文化,前者是指體現在考古遺物上的文化;後者是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廣義地講,它是自先秦至近代楚地、楚人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徵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它是長江中遊地區的古代文化。主要為湖南、湖北地區。荊楚文化又稱湖湘文化、荊湘文化或兩湖文化。
  • 專訪甘陽:古典學和中國學術共同體
    2019年11月1日至3日,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古典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北京大學禮學中心協辦的第七屆全國古典學年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會議以「古典與現代」為主題,圍繞「中西經典與解釋」「中西古典文明史」「中西方現代性起源」「古典學與現代性之關係」等議題展開了討論。
  • 學術動態丨2019年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在東亞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工作坊議程
    「中國古典文學在東亞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工作坊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
  • 兩校文化交流譜新篇:臺師大藝術創作展北大開幕
    9月6日上午,「古典風華:2012臺師大藝術創作北京大學展」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北京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臺師大校長張國恩、臺師大藝術學院院長李振明以及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長流美術館的代表等應邀出席儀式;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學校部分職能部門、院系的負責人,以及藝術學院部分師生等出席了開幕式。
  • 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舉行
    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舉行探索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華聲在線11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亮 通訊員 胡斌)11月28日至29日,湖南省第三屆湖湘體育文化高峰論壇在長沙市舉行
  • 濟南市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志願服務總隊舉行授旗儀式
    1月5日,在山東大廈金色大廳舉行的首屆山東郵政文化旅遊賀年會暨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式啟動儀式上,濟南市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志願服務總隊成立,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閆險峰副局長為「濟南市東亞文化之都創建志願服務總隊成立」授旗。
  • 東亞運動會改革工作 2019年舉行東亞青年運動會
    新報訊【記者 張正陽 周芳明】 雖然第六屆東亞運動會是天津首次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但這已經是東亞運動會的「絕唱」。昨天,東亞運動會聯合會理事會會議在天津賓館舉行,會議內容與今年5月理事會上通過的《東亞運動會改革提案》差別不大。
  • 中華日本學會2017年會探討日本視域中的東亞問題
    人民網訊 10月21—22日,中華日本學會2017年年會暨「日本視域中的東亞問題」學術研討會在長春舉行。此次會議由中華日本學會、東北師範大學主辦,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東北師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東亞研究院)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協辦。
  • 翰墨師大:我在,故我書!
    形成的學術精神、大學文化和藝術氛圍令人動容很多人可能從堅持十年的手寫通知書認識師大 殊不知在師大的這塊沃土上還有諸多才華橫溢的書法家在自己的書墨天地間暢遊資料、文案整理/張瑩 在歷史學、古文獻學等諸多研究領域均有精深造詣,不僅是中國古代史尤其是北朝隋唐史及唐代文學、古典詩詞小說的著名研究專家,更在版本學、目錄學、碑刻學、古籍整理等領域內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是古典文獻學學科的一代宗師。
  • 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將齊聚揚州
    記者昨獲悉,經文化和旅遊部研究決定,11月24日在揚州召開「東亞文化之都」聯盟工作研討會。會議重點就「東亞文化之都」聯盟今後工作設想、建議和要求等方面進行研討。
  • 平昌冬奧會開幕式圓滿舉行 東亞文化一脈相承 奧運進入東亞時間
    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於北京時間19點在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本屆奧運會的主題是和平。開幕式文藝表演體現了東亞文化的一脈相承。中國文化中大家熟知的青龍、白虎、孔雀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也讓觀眾了解到了朝鮮半島的文化和歷史。
  • 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首都師範大學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將與東亞歷史研究中心加強學術聯繫,共同為日本研究、東亞研究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金以林在致辭中認為:「史料的整理對歷史研究的作用非常大,強調在學術研究中要儘可能使用一手的、原始的歷史資料,首師大世界史在資料庫的建設方面走在國內學界前列。
  • 「一帶一路」國際旅遊學術會議在烏蘭巴託召開
    4月29日上午,由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和蒙古國自然環境旅遊部指導、烏蘭巴託中國文化中心與蒙古國農業大學共同主辦的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旅遊學術會議在蒙古國農業大學會議中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