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
2020年9月27日,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華日本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出席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並做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顧濤、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黨委書記劉玉宏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
2020年9月27日,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華日本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出席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並做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顧濤、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黨委書記劉玉宏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
與會嘉賓合影 主辦方供圖9月27日,中華日本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的中華日本學會2020年年會暨「從平成到令和:日本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遠、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韓東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大慧在會議主題報告環節中分別作題為「平成回望與日本研究的邏輯起點」「關於兩種『日本學』的問題」「東亞視域下的中日關係:回顧與展望」的學術演講。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初曉波教授主持了此環節。
-
[排球]東亞運男排決賽:中華臺北VS日本 第三局
2013年東亞運動會男子排球決賽,中華臺北男排迎戰日本男排,第三局日本男排以25:21戰勝中華臺北男排,中華臺北隊大比分1:2落後日本男排。 [排球]東亞運男排決賽:中華臺北VS日本 第三局 2013年東亞運動會男子排球決賽,中華臺北男排迎戰日本男排,第三局日本男排以25:21戰勝中華臺北男排,中華臺北隊大比分1:2落後日本男排。
-
中華臺北隊逆轉戰勝日本隊 斬獲東亞運男排冠軍
新華社天津10月13日體育專電(記者李鯤)中華臺北男排13日在1:2落後的情況下連扳兩局,最終以3:2戰勝日本隊,奪得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冠軍。 這是中華臺北隊和日本隊在本屆賽事中的第二次交鋒。
-
張子青:近世日本「中華」概念的異化
漢字「中華」一詞,自古以來就在東亞世界廣泛而頻繁地使用著,在今天中國和日本的各種信息傳播渠道中仍然經常見到,但是,在當代中國和日本國各自的語境中,這個概念的含義卻並不相同。主要表現在兩個領域:研究東亞古代史的學者多用「中華思想」表示古代中國王朝同周邊國家和民族關係(放到中國語境中就是「華夷觀念」);而一些研究當代中國問題的學者經常用「中華思想」指責、批判當今中國政府在處理國際政治和國內民族關係問題上表現出的「以自我為中心」、「妄自尊大」和「大漢族主義」態度。
-
東亞運男籃:中華臺北29分大勝日本 率先殺入決賽
網易體育10月13日報導:北京時間今天晚上6點,天津東亞運動會男籃的比賽進入到了決賽階段。在剛剛結束的一場比賽中,中華臺北上半場便確立了25分的領先優勢,最終5人得分上雙,以103-74大勝日本29分,率先殺進了決賽,他們將靜候中國國奧與韓國的勝者。中華臺北在小組賽中取得了全勝的戰績,複賽階段,他們遇上了B組排名第二名的日本,本場比賽的勝利者,將有資格參加明天的金牌爭奪戰,而失敗者將爭奪銅牌。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史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暨多學科視域下的...
,遼寧大學承辦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史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暨多學科視域下的環境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遼寧省瀋陽市遼寧大廈召開。雲南大學西南環境史研究所所長周瓊教授通過對滇池水域環境變遷的研究,探討了人與自然關係的演變歷史。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王星光教授通過對歷史上黃河沿岸古都空間位置的變化與環境變遷關係的考察,來闡釋黃河流域長期成為中華文明的中心和古都所在地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卜風賢教授通過對中國農業災害史規律的考察,指出農業災害史研究因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而呈現出的獨特學科屬性。
-
...東亞與日本」——日本歷史學家濱下武志教授應邀到北京師範大學...
但濱下教授認為「西洋的近代」並不符合東亞自身近代化的特徵,故需要在研究中做出方向性的改變,超越由「西方」看「東方」的單一模式,從東亞區域的內部出發理解其近代化進程,建立從東亞看「西方」、看世界的新視角。特別是在全球化進程方興未艾的今日,地區熱點話題不再局限於傳統安全困境,氣候、資源、移民、環境、疫病等超越國家範圍的問題層出不窮,成為世界各國需要共同面對的全球性課題。
-
第十一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楊曉安教授、樸宰雨教授、子夜先生在開幕式上致辭東亞漢學研究學會於2010年7月在日本長崎成立,採取每年召開年會及特別會議(文會)的方式,堅持「一會一刊一獎」(即按屆辦會、按會辦刊、年會發獎),團聚東亞同仁,研討漢學發展
-
日本新年如同春節,中華傳統的東流,維新也難以割捨的中華情懷
但是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太過深遠,這種浸淫在日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中華文化不是一道政令就能完全去除的。 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看看仍在日本充滿生機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新年。
-
東亞運棒球日本4-2勝韓國奪金 中國獲得第四名
10月14日,第六屆東亞運動會棒球展開了最後的爭奪,日本4-2戰勝韓國奪取金牌,中華臺北獲得了銅牌。 率先進行的季軍爭奪戰中,中國隊以0-4不敵中華臺北隊,中華臺北隊獲得銅牌,中國隊獲得第四名。
-
議程 | 首都師範大學東亞區域史學術研討會暨東亞歷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
第二組第1場:古代與中古東亞史(每人報告15分鐘、評議15分鐘)1、徐波:三國時期是否會有「倭國狒」進入中國——兼論公元3世紀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海陸交通2、蔡鳳林:東亞歷史視域下的日本天皇制形成過程探析3、康昊:日本史料所見的蒙元史事——從「蒙古一統」到「太元失國」4、王德朋:10-12世紀區域史視域下的東亞佛教交流
-
東亞朝貢體系在中華帝國與周邊國家交往中的作用
導語 自秦朝建立中華文化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以來,中原王朝在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史中總體上處於優勢地位。由於國力的強盛,中華帝國成為東亞朝貢體系的核心,形成了一種前現代的國際關係體系。
-
孫昊丨從「內陸歐亞」到「東部歐亞」——區域視域與契丹—遼史研究
[51]近年在日本中青年學者中流行的「東部歐亞」(東部ユーラシア)論實際上就是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的實踐。他們認識到「東亞」與內陸歐亞地區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是簡單劃一的文化圈,存在廣泛影響的遊牧社會也同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
劉可維:「中華」與「夷狄」——古代東亞的諸民族與國家 | 甲骨文...
這種雙向的「中華化」讓一個迥然異於秦漢社會的「新的中華」最終形成。遲至隋唐,漢民族確立了其世界最大民族的地位。漢民族的形成、「舊的中華」的崩潰與「新的中華」的確立,這一進程是如何進行的?一個不同於秦漢社會的「中華帝國」是如何在與諸民族互動形成的?日本東洋史學名家川本芳昭教授在其鴻篇專著《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中對此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
-
2020中國質協年會舉行 探討「智能時代的質量管理與創新」
原標題:2020中國質協年會舉行,探討「智能時代的質量管理與創新」 12月11日-13日,2020
-
東亞運混雙中華臺北攬冠亞 張皓晴/李欣翰加冕
10月12日,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網球項目繼續展開爭奪,在混雙決賽中,中華臺北的張皓晴和李欣翰以6-2/7-5戰勝了隊友獲得金牌,韓國和日本組合併列第三名。 張皓晴/李欣翰是本次東亞運動會的混雙頭號種子,首輪輪空,第二輪以6-0/6-3淘汰了一對日本選手晉級四強。半決賽中,他們7-6(3)/6-1淘汰了一對韓國組合晉級決賽。決賽中他們的對手是同樣來自中華臺北的楊宗樺/詹詠然,後者也是本次賽會的2號種子,最終張皓晴/李欣翰6-2/7-5獲勝獲得了東亞運動會的冠軍。
-
日本地名問題隨筆
總之,地名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最具生命力的語言,值得人類去珍視和發掘。域君今天簡要談一下日本地名與歷史關係的一些問題,請大家予以批評指正。首先說一下日本地名和日本人姓氏的關係。著名的日本人文學家丹羽基二在其著的《人的姓氏百分之八十是地名》一書中就對日本人的姓氏大多來自於地名等問題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探討。
-
日本的春節,文明開化盡棄中華傳統,新年卻成了披著洋裝的春節
但是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太過深遠,這種浸淫在日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中華文化不是一道政令就能完全去除的。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看看仍在日本充滿生機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新年。古代日本,慕中華風尚,一切仿「唐」。中華傳統在日本開花結果,其中就包括中華節日。在古代日本,上自貴族,下至平民,除了過日本傳統節日外,就屬以過中華節日為潮流。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自然也被日本學習,所以古代的日本人過春節一如中國,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到了近代,列強入侵,日本希望能迅速西化、文明開化、追上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