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A*S)
P為線路負荷。
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係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
S為電纜截面。
在溫度=20°C時,銅的電阻係數為0.0175歐姆*平方毫米/米 ;
在溫度=75°C時 銅的電阻係數為0.0217歐姆*平方毫米/米
一般情況下電阻係數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一定溫度下導線的電阻=導線的長度*導線的電阻係數/導線的載面積 150米16平方毫米銅導線的電阻在溫度=20°C時=150*0.0175/16=0.164(歐姆) 如果只用其中的兩條(一條作火線,一條作地線)那線路電阻=0.164歐姆*2(串)=0.328歐姆 作負載30安培算
線路壓降=30*0.328=9.84(伏)
如果兩條並聯作火線,另兩條並聯作地線,那線路電阻為0.164歐姆,線路壓降=30*0.164=4.92(伏)
具體使用中的線路壓降隨環境溫度、負載變化面變化,計算方法,公式就是這樣。
【例一】在800米外有30KW負荷,功率因數0.8,用70㎜2電纜,電壓降是多少?
解:
I=P/1.732*U*COSØ=30 /(1.732*0.38*0.8)=56.98A
R=Ρl/電纜截面=0.018*800/70=0.206歐 △U=IR=56.98*0.206=11.72V
答:電壓降是11.72V。
【例二】主電纜70mm2,計算電流220A,
電壓降
V0=0.36X10-3V/A.m
三相允許長度
L=19/√3x200x0.36x10-3=130m
【例三】在800米外有30KW負荷,用70㎜2電纜看是否符合要求?
解:I=P/1.732*U*COSØ=30/1.732*0.38*0.8=56.98A
R=ρl/電纜截面=0.018*800/70=0.206歐
△U=IR=56.98*0.206=11.72<19V(5%U=0.05*380=19)
答案:符合要求。
壓降根據下列條件計算:
1、導線溫度70~90℃;
2、環境溫度40℃;
3、電纜排列(單芯);S=2D
4、功率因數:cosθ=0.8;
5、末端允許降壓降百分數≤5%
6、Vd代表電壓降:Vd=KxIxLxV0(v)
I→工作電流或計算電流(A)
L→線路長度(m) V0→表內電壓(V/A.m)
K→三相四線K=√3單相K=1
單相時允許電壓降→Vd=220Vx5%=11V
三相時允許電壓降→Vd=380Vx5%=19V
7、主電纜允許長度計算公式:
單相L=11/1xV0
三相L=19/√3xIxV0
1、電阻率ρ銅為0.018歐*㎜2/米, 鋁為0.028歐*㎜3/米
2、I=P/1.732*U*COSØ
3、電阻R=ρl/電纜截面
4、電壓降△U=IR<5%U就達到要求了。
計算方法一
△u%=I*R
I=P/(1.732*U*COSθ)R=ρ*L/S
P:功率,
U:電壓,
COSθ:功率因數,
ρ:導體電阻率,銅芯電纜用0.018
S:電纜的標稱截面,
L:線路長度
單相時允許電壓降:Vd=220Vx5%=11V
三相時允許電壓降:Vd=380Vx5%=19V
計算方法二: △u%=P*L(R+XtgΦ)/10Un²
P:功率
L:供電距離
R、X三相線路單位長度電阻、電抗
Q(無功)=P*tgΦ
計算方法三:
△u%=P/(SQRT(3)/U/COSθ)
*電壓損失*L 電壓損失(%/(A•km))
計算方法四:
△U%=∑PL/CS
P:有功負荷KW;
S:線芯標稱截面,mm⒉,
L:線路長度,m;
C:功率因數為1的時候的計算係數,三相四線銅為75,單相為12.56
計算方法五:
△U%=K*I*L*V0
K:三相四線制K=根號下3,單相K=1;
I:工作電流或計算電流(A)
L:線路長度;
V0:表內電壓(V/A•m)
《銅芯線的壓降算法》
《 電線電纜載流量、電壓降速查表及壓降計算方法》
《電纜電壓降計算方法》
《 電工神口訣2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