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危廢企業如何守住風險底線?

2021-01-11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固廢網訊: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同時造成周邊多家企業受損嚴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嘉宜公司)目前正處於被多家企業訴訟的多個財產損害賠償官司中,將面臨著巨額財產損害賠償。慘痛教訓值得深思,作為企業,尤其是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需要從事故教訓中得到一些警示,從源頭上防範此類事故發生。以下談一點粗淺的認識,以期拋磚引玉。

警示一

法定代表人承擔首要責任

《刑法》裡涉及對企業追究環保和安全相關刑事責任的表述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環境保護法》要求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擔責。

根據兩高司法解釋,「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指對本單位生產經營負全面責任,實際領導、指揮生產經營單位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決策人。一般情況下,「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其法定代表人。

根據「兩高」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管理人員、實際控制人、投資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對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負有管理、維護職責的人員。

2019年2月20日,「兩高三部」發布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其中明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一般是指對單位犯罪起決定、批准、組織、策劃、指揮、授意、縱容等作用的主管人員,包括單位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授權的分管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等;「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一般是指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指揮、授意下積極參與實施單位犯罪或者對具體實施單位犯罪起較大作用的人員。

具體來說,就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廠長、經理、礦長、投資人等。某些公司制企業特別是國內外一些特大集團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往往與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同為一人,他們不負責日常工作,通常是在異地或者國外。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真正的決策人就不一定是董事長,而是總經理(廠長)或者其他人。還有一些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的生產經營單位不需要並且也不設法定代表人,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其資產所有人或者生產經營負責人。

從響水爆炸案中法院的判決也可以看出,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是對企業違法行為承擔首要責任的。

警示二

仔細識別危險廢物的風險源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報告認定,「3·21」特大爆炸事故「是一起長期違法貯存危險廢物導致自燃進而引發爆炸的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而非法貯存危險廢物以及非法儲存危險物質,是觸犯《刑法》的違法行為,是要被依法定罪的。

危險廢物是企業面臨的專業性、複雜性、技術性最強的領域。自2013年6月「兩高」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出臺以來,涉及危廢的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逐年增加,且成為環境汙染刑事案件中數量最多的一種。響水爆炸事故再次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020年11月27日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其中列明的危險廢物有五十大類467種,幾乎涵蓋國民經濟的絕大多數行業。不過,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5個行業,所產生的危廢就佔到總量的一半以上,是產生危廢的重點行業。天嘉宜公司屬於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如果涉及以上這5個行業的企業,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既要仔細梳理識別企業自身產生的危廢的風險源,也要了解危廢的爆炸性、毒性以及腐蝕性等特性,分門別類做好管理,並對所產生的危廢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信息,制定詳細的危廢管理清單。企業要始終繃緊風險管理這根弦,最好專門配備危廢和危化品管理人員,督促企業在生產運行的各個環節,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制度和標準規範要求,並加強對危廢和危化品等風險源的日常管理。

警示三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

危化品是許多企業生產的重要原料,且來源廣泛、特性各異、複雜多變,管理難度也非常大。有的危化品也具有和危廢一樣的特性,即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特性。

《危險化學品目錄》中包含2828種化學品,天嘉宜公司的「硝化廢料」就是廢棄的化學品。《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第四條規定,「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的化學品廢棄後屬於危險廢物」。但是,目錄中的危化品並不是都具有環境危害特性,廢棄危化品不能簡單等同於危廢,例如「液氧」「液氮」等僅具有「加壓氣體」物理危險性的危化品。

因此,最近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刪除了2016年版第四條,但這並非簡單的刪除,而是將有關內容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後,納入到名錄具體的附表中,一一列明哪些危化品是需要納入危廢名錄嚴格監管的,進一步明確納入危廢環境管理的廢棄危化品的範圍,更加科學和嚴謹,同時更加便於企業管理。

警示四

開展與中介機構的良性合作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報告指出「中介機構弄虛作假,出具虛假失實文件,導致事故企業硝化廢料重大風險和事故隱患未能及時暴露,幹擾誤導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工作,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企業要從響水爆炸事故的教訓中認識到,開展環評、安評、竣工驗收等報告的編制,是通過專業的中介機構,對企業投資的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幫助企業遵守環保和安全的有關法律法規,為企業避免環境風險和安全風險,從而保障企業持續正常生產,企業才能掙錢盈利,而不是像天嘉宜公司這樣花錢和中介機構串通,靠隱瞞的方式來「買通過」「走過場」,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同時,企業也不能過於依賴中介機構。實踐中,有的「老油條」中介機構,知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審批過程中比較關注諸如危廢、工業固廢、汙泥等問題,審批時也比較嚴格。所以,有的中介機構為了省去被嚴格審批的麻煩,早點拿到企業的付費,在環評、竣工驗收等報告中,對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關注的問題避重就輕,甚至是避而不談,以便捷的方式矇混過關。

天嘉宜公司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因此,企業要開展與第三方中介機構的良性合作,真正通過開展科學、客觀、公正的環評、安評、竣工驗收等工作,幫助企業遵守環保和安全的有關法律法規,為企業避免環境風險和安全風險,而不是要中介機構幫著出主意規避審批難點,矇混過關,從而留下嚴重隱患,最終得不償失。

警示五

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臺帳

新《固廢法》第78條規定,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首先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其次,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報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危險廢物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

此條還規定,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帳,如實記錄有關信息。

根據《新固廢法》第112條,違反上述規定,就要對產生危廢單位進行處罰,即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同時,新《固廢法》第77條還要求,對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企業如果沒有設置危廢識別標誌,罰則同上。

法律要求產生危廢企業制定危廢管理計劃、建立危廢管理臺帳、設置危廢識別標誌,都不是新要求,2005年版的老《固廢法》第53條就有此要求。這次新《固廢法》修改,不過是加大了對企業不制定危廢管理計劃或者危廢管理臺帳,以及不設置危廢識別標誌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警示六

向生態環境部門申報危險廢物

根據新《固廢法》,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如果不申報,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需要提醒的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危廢的監管,不能僅僅依靠企業申報,更不是企業不申報就可以認定其不產生危廢。

天嘉宜公司在這方面同樣存在教訓。天嘉宜公司在明知「硝化廢料」具有燃燒、爆炸、毒性等危險特性情況下,始終未向生態環境部門申報登記,甚至通過在「硝化廢料」堆垛前擺放「硝化半成品」牌子、在硝化廢料噸袋上貼「硝化粗品」標籤的方式刻意隱瞞欺騙。「硝化廢料」的特性是,貯存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自燃。

對產生危廢企業向生態環境部門申報的要求不是新要求,2005年版的老《固廢法》第53條就有此要求。天嘉宜公司既沒有向應急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更沒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將廢棄危化品穩定化處理後納入危廢環境管理,最終釀成重大事故,傾家蕩產。

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有助於管理部門通過對危廢的專業化監管,提出危廢有關的環境管理要求,例如不能混合性質不相容且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廢,貯存危廢不得超過一年等,從而幫助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只有遵守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才能確保將環境風險扼殺在萌芽,所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督執法,實際上是幫助企業儘早發現事故風險隱患。

警示七

嚴格依法處置危險廢物

天嘉宜公司產品銷路很好,收益也很高,但卻為了省一點處置危廢的錢,最後落得個傾家蕩產不說,老闆還要坐20年牢,得不償失。所以企業要學會算大帳,算長遠帳、整體帳和綜合帳。

新《固廢法》第79條規定,產生危廢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這裡提到的「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年有過修改,其中明確規定,「危險廢物貯存是指再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和最終處置前的存放行為。」

新《固廢法》第80條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取得許可證;禁止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託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活動。

新《固廢法》第81條還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應當報經頒發許可證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批准」。這些要求在老《固廢法》第58條就有規定。

因此,產生危廢的單位,要將其危廢交給有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處置,並且,有許可證的單位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如果不按照新《固廢法》的要求,將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產生危廢的單位處以所需處置費用3倍~5倍的罰款,所需處置費用不足20萬元的,按20萬元計算。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非法處置危廢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後果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一是要按照《刑法》第338條「汙染環境罪」定罪處罰,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3年~7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二是要按照《刑法》第125條「非法儲存危險物質罪」定罪處罰,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天嘉宜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張勤嶽,就被以「非法儲存危險物質罪」和「汙染環境罪」,被判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處罰金155萬元。

警示八

嚴防觸碰法律責任的紅線和高壓線

新《固廢法》在第5條明確了「汙染擔責」原則。這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行政責任就是企業違反新《固廢法》《環境保護法》以及《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企業違法行為而執行的行政處罰。具體來說,就是對企業責令改正、按日連續處罰、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以及責令停產整治、停業關閉等。

民事責任就是企業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具體來說,就是企業違反《民法典》《侵權責任法》《環境保護法》等,因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對他人造成了損害,承擔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天嘉宜公司目前就面臨著巨額財產損害賠償。

在環境領域的民事責任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環境公益訴訟,包括環保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和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

此外,新《固廢法》第118條還規定,造成一般或者較大汙染環境事故的,按照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1倍~3倍計算罰款;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汙染環境事故的,按照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3倍~5倍計算罰款,並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的收入50%以下的罰款。

刑事責任就是企業以及企業負責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法》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需要強調的是,一些有關危廢的違法行為,不僅違反新《固廢法》的要求,還觸犯刑法構成了犯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責任,包括「汙染環境罪」「非法經營罪」「非法儲存危險物質罪」。

如果企業因為非法處置危廢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要按照新《固廢法》第120條的規定,由公安機關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10日~15日的拘留;情節較輕的,處5日~10日的拘留。

以上關於危廢汙染擔責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組合拳,是企業一定要注意的紅線,尤其是刑事責任。涉危廢企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嚴防觸碰法律責任的紅線和高壓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宣判對企業的警示—— 涉危廢企業如何...
    如果涉及以上這5個行業的企業,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既要仔細梳理識別企業自身產生的危廢的風險源,也要了解危廢的爆炸性、毒性以及腐蝕性等特性,分門別類做好管理,並對所產生的危廢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信息,制定詳細的危廢管理清單。
  • 新版《國家危廢名錄》豁免管理清單調整幅度較大 涉危廢企業將迎來...
    梳理危廢產生節點,新增一批實施豁免管理的危險廢物。黃澤春說,《名錄》是企業和各級管理部門識別危險廢物的主要依據。《名錄》中,危險廢物的描述、包含範圍不明確會導致有關部門分類困難、對廢物屬性判斷出現失誤等,產生屬性認定爭議和管理漏洞。
  • 中小銀行要守住風險底線
    一方面,由於不能跨區經營,中小銀行要以深耕本地業務為主,展業受到較多限制;另一方面,受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滲透、大銀行普惠金融業務下沉影響,原有客戶出現流失,再加上各地普遍推行的中小微企業延遲還本付息等,不少中小銀行面臨發展困境。
  • 黔西南州扭住三個不放守住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底線
    按照省商務廳關於開展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黔西南州商務局扭住「三個不放」守住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底線。一是專項檢查與行業整頓相結合,扭住安全生產制度保證不放。
  • 這些固廢依然屬於危廢 危廢豁免清單≠危廢除名清單
    含鉻皮革廢碎料用於生產皮件、再生革等在利用過程不按危廢管理;含鉻皮革廢碎料在運輸環節運輸工具滿足防雨、防滲漏、防遺撒等要求時不按危廢進行運輸。煤氣淨化產生的煤焦油滿足《煤焦油標準》,且做為原料使用,利用過程不按危廢管理。
  • ...大爆炸事故宣判對生態環境監管部門的啟示--- 危廢監管如何避免...
    近年來,有關危廢汙染的群眾舉報也呈上升趨勢,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危廢汙染相關案例也是數量比較多的。  自2013年6月施行的「兩高」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增加對「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認定為構成環境犯罪以來,涉危廢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逐年增加,且成為環境汙染刑事案件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 外資巨頭威立雅集團在華危廢業務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幾年,由於國家層面對環保的重視和投資的增加,危廢行業市場前景普遍被看好,外資巨頭也在公司戰略層面紛紛加碼中國市場,將危廢作為中國業務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相關的資源和投入也在加大。未來,國內外危廢企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一、內外資危廢企業競爭格局在危廢處理行業,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非常早。
  • 守住產品底線,防範人工智慧作惡
    原標題:守住產品底線,防範人工智慧作惡「未來10—20年,AI技術將滲透至與人類密切相關的領域,比如醫療、司法、生產、金融科技等風險敏感型領域,AI技術如果犯錯,就會造成較大系統風險。」2020年12月29日,在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的「青年對話」活動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崔鵬說。
  • 【好口碑】惠州到周口危廢運輸聯繫電話
    惠州到周口危廢運輸聯繫電話2. 嚴格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嚴格安評等中介機構監管,強化中介機構誠信建設,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弄虛作假、不負責任、有不良記錄的安全評價機構,依法向省應急廳申請吊銷資質證書,追究相關責任並在媒體曝光。(規劃科技處負責、新聞宣傳處配合)(七)嚴格危險廢物監管1. 開展危險廢物排查整治。
  • 【精彩回顧】2020第四屆中國危廢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順利落幕!
    21日論壇,由著名環保人士黃小山先生全程主持,他介紹了四年來中國危廢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行,並感慨四年來行業發展不易;他介紹了四年期間危廢經營許可證、許可能力、實際經營規模、傳統迴轉窯與水泥窯協同實際經營規模、及危廢處置價格等的變化趨勢;他表示危廢行業現已進入紅海,未來行業如何健康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最後,他宣布第四屆危廢論壇正式開始
  • 危廢處置企業廢水處理工程實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危廢處置廢水一般有毒有害成分較複雜,汙染程度較為嚴重、營養比例失調、可生化性差,且受物料來源和種類影響,具有水質複雜、波動較大、處理難度較大等特點,在工藝選擇上應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系統穩定性。以某危廢處置企業廢水站廢水處理工程為例,對其處理工藝、設計參數及生產運行情況等方面進行探討,可供同類工程項目參考。
  • 山東:工業危廢處置「粥多僧少」 垃圾山裡藏的「金山」怎麼挖?
    垃圾山裡藏「金山」,怎麼挖缺人才,工業危廢處置「粥多僧少」;風險大,「掘金」過程需全程監管 2012年,初入危廢處置行業的騰躍環保營業收入就超過了1.5億元。總經理韓傑回憶,「當時市面上的綜合危廢處理企業寥寥無幾,產廢企業幾乎『求著』我們把危廢拉走,『只要拉走,價格你們定』。」  今年5月,為煉油企業提供廢催化劑處理處置服務的青島惠城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青島首家上市的環保企業。
  • 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對危廢監管有何啟示?
    自2013年6月施行的「兩高」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增加對「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認定為構成環境犯罪以來,涉危廢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逐年增加,且成為環境汙染刑事案件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 危廢庫要不要安裝廢氣治理措施? ——從合規要求與技術可行性等多...
    當然,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存放大量廢液,且洩漏後存在火災爆炸風險的危廢庫,所有電氣設施還要考慮防爆要求。這類危廢庫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危險化學品倉庫,其安全設計也應參考危化品庫的設計。二、深度解讀危廢貯存標準中設置氣體導出口的要求按照《危廢貯存標準》,6.2.2必須有洩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及氣體淨化裝置。
  • 企業守住底線才能發展壯大
    投資者只有通過信息披露才能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投資價值,從而作出投資決策,因而企業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做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充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然而,有部分企業卻意圖通過信息披露文件中的虛假信息來粉飾業績意圖誤導投資者,這不僅挑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也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對這種行為必須嚴厲打擊並懲處。
  • 江蘇多家造船廠將危廢油漆桶棄在通海河岸 漁民舉報其汙染海洋
    4月29日,最高檢發布「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包括上述的江蘇省如東縣船舶修造企業危廢處置汙染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4起案件。漁民舉報有船舶修造企業汙染海洋檢察院成立調查組實地走訪案情通報顯示,如東龍騰船舶修造廠、如東江安船舶修造廠、長沙鎮北坎漁船修造廠、如東縣劉埠漁船修造廠、如東通海船舶修造廠等企業,將船舶修造過程中產生的部分廢油漆桶隨意棄置於廠區內及廠外臨通海河岸,存在較大環境汙染風險,進而影響到鄰近海域環境。
  • 白玉縣:「三字訣」築牢新冠疫情防線 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白玉縣:「三字訣」築牢新冠疫情防線 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 中國危廢處置行業每日動態追蹤20201210
    中國危廢處置行業每日動態追蹤20200910《中國危廢處置行業每日動態追蹤》是韋伯諮詢推出的行業資訊與數據追蹤欄目,涵蓋產業政策、競爭格局、產品動態、行業趨勢、區域數據等行業重磅內容,每日五分鐘,行業頭條盡在掌握。
  • 夜讀|做人,一定要守住底線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往往不是看他的境界有多高,而是看他的底線有多低。境界並非人人都能有,而底線,任何人都不能缺失。守住人品的底線,才能突破人生的上限。底線就是最基本的人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一個人首先要有底線,扎牢了根基,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 密爾克衛擬1.51億元收購新能(張家港)100%股權 布局危廢處理行業...
    密爾克衛方面表示,本次收購是基於對標的公司進行分析與評價所做出的決策,通過標的公司的併入,公司將在現有供應鏈服務的基礎上,布局危廢處理行業,打通全供應鏈服務。本次併購延伸了化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加了公司的化學危廢綜合處理能力,使得化工產品從生產到處置的全鏈條更符合綠色生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