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廣西作為亞熱帶最大的省區之一,其出產的特色農產品也是值得引人注目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靈山荔枝,有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南寧火龍果,有「柚中之王」容縣沙田柚,有營養豐富的恭城月柿......而到了冬天,最讓人想到的是,那橘裡透紅的砂糖桔了。
砂糖桔,又作沙糖桔,外文名Sugar orange,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種「甜得像糖一樣的水果」。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後沁心潤喉,耐人尋味。並且,它的果皮還可入藥,有助消化,止咳化痰等功效。
它最直觀的價值已經體現在人們的舌頭上了。但是,人們從它身上「蓐毛」從未停止。
近些年來,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許多農民朋友紛紛種起了砂糖桔,一時間,平坦的農田被壘起來,變成了砂糖桔果地,那種山衝溝溝更是受到種植大戶們喜歡。
發家致富的方法那麼多,為什麼大家那麼熱衷種這種水果呢?原因無非是相對比其它作物,砂糖桔能更快給農民朋友們創造價值、回血。它雖然對土壤有一定危害,但沒有桉樹那樣誇張;它結果的周期比荔枝、柚子要短很多;它雖然也要精心護理,但是沒有像火龍果那樣「變態」,它並不需要果農給果子套上袋子,並且,它的產量比其它農作物都要多!綜合這些優點,每個人都想在它身上蓐一把。
砂糖桔,種三年,產三年。在大家都發現這個果子隱藏著巨大財富,紛紛退田耕種時,第一年,全家上陣,全心全意地為這些小果樹服務,並且,口袋裡的錢似乎還能支付下一輪的施肥和僱傭費。
到了第二年,雖然還有幹勁,但是已經口袋空空了,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個東西居然那麼吞錢!但是這時,能看到零零散散幾棵果樹開始結果了,讓人想到「南橘北枳」,這果自然是還不能吃的。可這讓人看到了希望不是嗎。
種植的第三年,用一句話形容: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值得高興的是,護的比較好的果農朋友們,做成了第一筆生意,出果了,價格自然是誘人的。這大大鼓舞了其他人。只待明年!
第四年,漫山遍野都是橘紅橘紅的,綠葉都少見,樹上碩果纍纍,果農朋友心裡樂開了花兒。...可是,沒曾想,現實的殘酷程度竟然如此清晰可見。
這一年,附近所有村子的砂糖桔都大豐收了,都在這半個月裡出果,最明顯的是那些果商們的態度,一點點帶青都不收,小個的更是論框賣,出手快的,或許還能賺一點,出手慢的,那就委屈了,能收回這一年的成本都算不錯了。在豐收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憂,果農們總結的時候,得出一個結論:果賤傷農。
於是第五年,大家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價格競爭,但是這種競爭卻不是良性的,遲早有一批人虧本,並且有可能形成惡意競爭,容易影響村子與村子之間,村民與村民之間的矛盾。
到最後退耕,有人算了算帳,發現自己這幾年小虧一點,或者小賺一點,並沒有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讓人疑惑,這幾年自己在忙活些什麼?
小編不是經濟學家,沒有底氣去指出果農們做的不好的地方。那麼,我在這兒囉嗦一大堆是為了什麼呢?自然是寫一些大家想看的。
今年,我縣的砂糖桔銷路似乎又不是很理想呢。蒼梧縣各鎮各村都有果農埋怨,今年砂糖桔價格太低了!12月初出的第一批砂糖桔,平均價格不到2元/斤就有人狂出果了,到現在,雖然砂糖桔更飽滿,個體水分更重了,但是價格也已經更低了。市場裡賣1.2元/斤,意味著在果場可能才賣1塊/斤左右。
不但是砂糖桔被「賤賣」,其他的橘子類水果似乎價格也不是很理想。
那麼,能進入超市裡賣的果子最高能多少呢?
眾所周知,一種水果能被運進超市裡賣,是需要很多運費的,但是現在超市都不敢標高價賣,說明什麼?說明後面還有很多砂糖桔等著出售,而超市標高價,一旦賣不出而造成倉庫擠壓,那損失是超市經營者無法承受的。
在紅豆社區上更有人說,今年砂糖桔到處長得不好,但是剩下好的能賣出去就已經很不錯了。
最後,小編覺得還是應該給一點建議,年底了,據說後面一段時間將會很冷很冷很冷,還在觀望砂糖桔價格的果農朋友要注意了,遇到合適的價格趕快出了吧,否則後面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另外,給那些想種砂糖桔或想退耕的朋友們,在做決定前,應該做好市場調查,有效地利用資源,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猶豫不決,種植這種水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致富,而不是一場「賭博」。搞清楚裡外關係,財富就離你並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