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有利於精子的自然選擇

2021-01-19 科學網

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有利於精子的自然選擇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4:45

廣泛表達單倍體偏倚基因實現精子水平的自然選擇,這一成果由美國Ohana生物科學Robin C. Friedman研究小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該研究於2021年1月14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

研究人員發現在許多哺乳動物中,基因在這些細胞質橋之間並不完全共享。研究人員將這些基因稱為「基因信息標記」(GIM),並表明一個子集可以充當各自的遺傳元素,這些等位基因在小鼠、牛和人群中分布不均等位基因。研究人員確定進化壓力消除了精子和體細胞功能之間的衝突,因為GIMs豐富了睪丸特異性基因的表達、旁系同源物和同工型。因此,GIM和精子水平的自然選擇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睪丸基因表達模式相對於其他所有組織而言是離群值。 

研究人員表示,精子雖然是單倍體,但其在功能上必須等效這樣才能在子代之間平均分配等位基因。 因此,精子通過細胞質橋共享基因產物,其消除了單個單倍體精子之間的表型差異。

附:英文原文

Title: Widespread haploid-biased gene expression enables sperm-level natural selection

Author: Kunal Bhutani, Katherine Stansifer, Simina Ticau, Lazar Bojic, Alexandra-Chloé Villani, Joanna Slisz, Claudia M. Cremers, Christian Roy, Jerry Donovan, Brian Fiske, Robin C. Friedman

Issue&Volume: 2021/01/14

Abstract: Sperm are haploid, but must be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to distribute alleles equally among progeny. Accordingly, gene products are shared through spermatid cytoplasmic bridges which eras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haploid sperm. Here, we show that a large class of mammalian genes are not completely shared across these bridges. We term these genes 「genoinformative markers」 (GIMs) and show that a subset can act as selfish genetic elements that spread alleles unevenly through murine, bovine, and human populations. We identify evolutionary pressure to avoid conflict between sperm and somatic function as GIMs are enriched for testis-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paralogs, and isoforms. Therefore, GIMs and sperm-level natural selection may help explain why testis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are an outlier relative to all other tissues.

DOI: 10.1126/science.abb1723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1/13/science.abb1723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市三院完成我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這標誌著我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取得成功,也意味著兄弟姐妹中基因不全相合的也能移植造血幹細胞,父母和子女也能互相捐獻,對治療白血病有著裡程碑的意義。據市第三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段文義介紹,患者馬某某,女,23歲,今年10月在杭州打工時發現皮膚有出血點、月經量增多,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5:23:00 美國芝加哥大學Barbara E.
  • 英國雜誌稱肌肉男精子量更低
    斯裡推測,人口密度提高可能會更有利於睪酮水平較低的人。因為人們必須更多地採取合作的方式來獲取勝利,此時侵略性高的人將不再具有優勢。睪酮水平更低的人也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自然選擇。陰柔文化與社會發展相關更多的人認為,「陰柔文化」的出現與社會發展和女性的權利意識覺醒相關。當代女性在審美消費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
  • 什麼情況會導致精子質量下降?日常注意5件事,保養好你的精子
    男子精子發育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從精原幹細胞到精子,一個周期耗時56天。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達,及表達產物的相互作用。精子要經過精子母細胞、精子前體細胞、精原細胞、精子等幾個過程。任何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都會造成精子質量下降。
  • 歐洲紅頭髮民族,人口稀少很有可能滅絕,精子庫卻不接受其基因!
    歐洲紅頭髮民族,人口稀少很有可能滅絕,精子庫卻不接受其基因!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人類之間是有差別的,這些差別來自於風俗文化,歷史信仰以及外貌特徵的根據膚色可以分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不同地區的人們的人們發色也有著區別,你知道嗎?
  • 今日《科學》封面:是什麼阻礙了精子勇往直前?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每個人的生命起點,有賴於精子勇往直前地遊動,最終與卵子結合。在精子運動的過程中,其尾部(也就是鞭毛)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鞭毛必須以非常精確和協調的方式跳動,才能推動精子向前。
  • 老外告華裔女友騙精子 稱看重其歐洲基因
    近日,一老外訴告女友騙精子,稱她要求一天性交6次,就是為了獲得歐洲的基因。艾爾文向前女友索取60萬令吉,作為對方以不當方式取得其精子懷孕的賠償。41歲的艾爾文是馬來西亞的永久居民,在大馬居住了18年,他8月30日入稟吉隆坡地庭起訴他的前女友。
  • 吃什麼食物補精子最快
    吃什麼食物可以快速補精子?咱們來分享一下。吃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男性體內產生精液和精子的主要物質,如瘦肉、豬脊髓、狗肉、禽蛋、麻雀肉、魚蝦、蟹、乾貝、牛奶、羊奶、雞鴨、牛羊肉、及豆製品等。而精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從食物中補充精氨酸有利於精子的生成。吃蛋白質與精氨酸對於男人吃什麼補精子的問題,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在我們生活中,很多食物都伴有高蛋白質,比如像瘦肉、豬脊髓、狗肉、牛羊肉、雞鴨、蛋類、魚蝦、豆製品等。除了高蛋白食物之外,含有精氨酸的食物也必不可少,因為它是產生精子的必要成份,缺乏時可以發生少精症。
  • 人類卵子會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而且還會施以額外「恩惠」
    對於味道而言,男性只要聞一下女性衣服上的味道,就能判斷該女性是否處於排卵期;而女性似乎更喜歡具有特定基因男性的氣味,這可以使她的後代在進化上更具優勢。但這種偏好擇偶的機制是什麼呢?Fitzpatrick說:「我們原本希望能看到某種伴侶效應,但在一半的情況下,卵子吸引來自隨機雄性的精子更多。對此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化學信號使雌性能夠選擇遺傳相容性更高的雄性。」追尋多樣化的基因影響遺傳相容性的因素是什麼?
  • 高中必考知識點之基因突變
    可遺傳的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DNA分子中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變。(多害少益)時間有絲分裂間期,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DNA複製時。由於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具有隨機性)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不定向性)戰地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低頻性)
  • 為何人類在自然選擇的強大作用下進化了這麼多年,仍未能免疫癌症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可以說現今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逐步進化而來的,而在進化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就是被稱之為自然選擇的規律。所有的生物遵循著自然選擇的強大規律而一步一步變為了今天的自己,變為了更好的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自然選擇呢?簡單的科普以我們熟知的長頸鹿來舉例吧。長頸鹿的祖先並沒有擁有這麼長的脖子。但是隨著陸地上食物的缺乏,長頸鹿們必須要取食樹上的葉子為食。
  • 男方精子畸形率高怎麼辦?一文告訴你
    然後再將獲得的精子與卵子受精結合,使之受孕。 具體操作就是運用全新的精子洗滌技術對提取的精子進行洗滌優化,去除不利成分,以及質量差的精子以保證精子的質量,並運用ICSI技術挑選單個優質精子進行單精子單精子卵泡注射,實現精準受精,提高受精卵,以及胚胎質量,從而降低胚胎畸形率。(這一步對優化精子非常重要,也是應對精子碎片率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 全球最稀有的人種,精子庫曾拒絕其基因,專家:百年內可能會滅絕!
    如果說精子庫不接受她們的基因,那麼可能未來會消失。當然這並非是歧視,而是因為他們的基因有些不健康,因為是以往的基因突變形成的人類,卻經不起自然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