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市第三醫院患者馬某某在醫護人員陪同下,走出幹細胞移植室,轉入普通病房。這標誌著我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取得成功,也意味著兄弟姐妹中基因不全相合的也能移植造血幹細胞,父母和子女也能互相捐獻,對治療白血病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據市第三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段文義介紹,患者馬某某,女,23歲,今年10月在杭州打工時發現皮膚有出血點、月經量增多,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此病屬於血液系統惡性疾病,進展快、病死率高,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的唯一治癒手段。患者回運後轉入市第三醫院,經前期評估、篩選供者,患者與其胞妹HLA(同胞全相合)高分辨配型匹配度低,和其父HLA高分辨配型6/12及以上,可行單倍體移植。
「相較同胞全相合移植,單倍體移植體系需要的預處理方案、排異反應的控制體系技術要求更高,極大限制了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段文義說。對此,市第三醫院組建了以名譽院長王椿教授為首,牛俊傑、段文義、劉肖慶為主的移植團隊,制訂了第三方臍血輸注聯合單倍體移植的方案。經過一系列治療,17日患者轉入普通病房觀察。
據了解,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終極手段,首選兄弟姐妹的同胞全相合即HLA高分辨配型12/12全相合移植是最理想的供體選擇,而能找到完美的全相合供體的概率僅有1/4。因此,對於需要移植而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來說,單倍體移植給患者提供了希望,即只有同一單倍體供體(HLA高分辨配型6/12及以上)提供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這種對於匹配度要求降低的移植使得幾乎所有患者都能找到血緣關係很近的供體,比如患者的父母、子女,甚至患者的表親兄弟姐妹都可能成為供體,這就大大提升了患者能夠接受移植治療的可能性,從而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癒的希望。
【來源:運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