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院完成我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0-12-27 瀟湘晨報

12月17日,市第三醫院患者馬某某在醫護人員陪同下,走出幹細胞移植室,轉入普通病房。這標誌著我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取得成功,也意味著兄弟姐妹中基因不全相合的也能移植造血幹細胞,父母和子女也能互相捐獻,對治療白血病有著裡程碑的意義。

據市第三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段文義介紹,患者馬某某,女,23歲,今年10月在杭州打工時發現皮膚有出血點、月經量增多,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此病屬於血液系統惡性疾病,進展快、病死率高,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的唯一治癒手段。患者回運後轉入市第三醫院,經前期評估、篩選供者,患者與其胞妹HLA(同胞全相合)高分辨配型匹配度低,和其父HLA高分辨配型6/12及以上,可行單倍體移植。

「相較同胞全相合移植,單倍體移植體系需要的預處理方案、排異反應的控制體系技術要求更高,極大限制了在基層醫院的應用。」段文義說。對此,市第三醫院組建了以名譽院長王椿教授為首,牛俊傑、段文義、劉肖慶為主的移植團隊,制訂了第三方臍血輸注聯合單倍體移植的方案。經過一系列治療,17日患者轉入普通病房觀察。

據了解,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終極手段,首選兄弟姐妹的同胞全相合即HLA高分辨配型12/12全相合移植是最理想的供體選擇,而能找到完美的全相合供體的概率僅有1/4。因此,對於需要移植而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來說,單倍體移植給患者提供了希望,即只有同一單倍體供體(HLA高分辨配型6/12及以上)提供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這種對於匹配度要求降低的移植使得幾乎所有患者都能找到血緣關係很近的供體,比如患者的父母、子女,甚至患者的表親兄弟姐妹都可能成為供體,這就大大提升了患者能夠接受移植治療的可能性,從而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癒的希望。

【來源:運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2006年開展了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獲得成功,為柳州市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 安慶市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康復出院
    12月2日,安慶市立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正式開倉,患者王先生帶著醫院領導班子和醫務人員的鼓勵和祝福走進了移植病房,入倉接受治療。進倉後,王先生在全環境保護的移植病房內經歷了超大劑量的化療預處理,安全度過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造血、免疫重建的過程,在幹細胞回輸後的第8天、第9天粒細胞、血小板分別植入,經過10幾天的精心治療後,患者王先生的骨髓造血開始重建、血象恢復,並於18日轉至普通病房。
  • 安慶市立醫院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康復出院
    12月2日,安慶市立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正式開倉,患者王先生帶著醫院領導班子和醫務人員的鼓勵和祝福走進了移植病房,入倉接受治療。進倉後,王先生在全環境保護的移植病房內經歷了超大劑量的化療預處理,安全度過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造血、免疫重建的過程,在幹細胞回輸後的第8天、第9天粒細胞、血小板分別植入,經過10幾天的精心治療後,患者王先生的骨髓造血開始重建、血象恢復,並於18日轉至普通病房。「按照治療規範,患者還要經歷一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來說患者經過兩個多禮拜的治療,身體康復情況很好,達到了造血和免疫重建的目的。」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仁濟醫院血液科今年6月獲準成為浦東新區唯一一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採集移植中心昨日,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在此完成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實現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新...
    本報12月1日訊 (記者 張文強)11月30日,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療團隊的精心救治下,罹患腦淋巴瘤患者王先生順利出院,這也是該院血液科採用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科惡性腫瘤、實現技術新突破的又一成功案例。
  • 河北新增兩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定點醫院
    通訊員楊雪寒供圖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任少輝、楊文進 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今後,河北省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受捐者移植造血幹細胞將更加方便。」9月10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分別掛牌,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定點醫院,承擔河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和移植相關任務。
  • 廣西首個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啟用
    9月2日上午,廣西首個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三病區正式使用,將為廣西甚至南方地區乃至東協各國兒童幹細胞移植治療提供更好的條件。 廣西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廣西人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率達20%,這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問題。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曾志羽表示,早在2005年,該院兒科就與血液內科進行廣西首例地中海貧血造血幹細胞移植。2013年以來,兒科三病區已經對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48例患兒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跨越兩千餘公裡的愛: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去年10月30日,經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韓明哲教授、趙洪國教授遠程會診,患者進移植倉行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免疫抑制治療及臍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但未取得預期療效。然後醫院血液科團隊調整了治療方案,在做好患者及家屬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經輸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療,闖過了感染、心衰、出血等難關後,創造出了二次移植時機,為治癒疾病再增希望。
  • ...我院血液內科完成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治療惡性淋巴瘤
    因為,這一天的早上9點,我院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張明副院長、相關科室負責人以及血液內科全體醫護的見證下,成功出艙。回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全過程9月7日,老賈的粒細胞恢復正常,血小板大於5萬,骨髓造血功能恢復,造血完全重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 我市志願者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將成為市直機關首例捐獻者
    6月30日上午,臨沂市紅十字會和市交通運輸局在臨沂市北城新區府佑大廈10樓會議室舉行了我市志願者盧彬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戰祥春,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麗敏,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史佩選,市交通運輸局工會專職主任李振鵬,以及市紅十字會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歡送儀式。儀式由史佩選主持。儀式上,領導們為盧彬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綬帶,並送上鮮花。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小學語文老師突然確診白血病,湘西同胞弟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哥哥
    據悉,此次成功「出艙」和出院是龍明生命新裡程的新開始,對於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人來說,這是醫院首例成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病例。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周明表示,患者的病要想徹底根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 從遺傳易感基因,看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預後!|ASH 2020
    血液或免疫系統疾病相關的遺傳易感基因是如何影響惡性血液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結果的?聽吳彤教授和李智慧教授精彩解讀! 一些與血液或免疫系統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可能會對Allo-HSCT的結果產生影響。
  • 九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時隔14年再救助生命!
    23日下午,九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汪堃,踏上了赴湖南捐獻淋巴細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的愛心徵程。2006年11月15日,汪堃赴北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患者生命,成為我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您太偉大了,祝您捐獻順利,凱旋歸來!」
  • 江西2男子趕赴長沙,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瓷都晚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12月17日下午,江西景德鎮80後昌江城管餘輝赴湖南長沙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回到了家鄉景德鎮。據了解,這是景德鎮第5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同時,第6例捐獻者也於17日上午在長沙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者葉建軍不日也將回到景德鎮。
  • 駐龍巖武警戰士歐陽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也是我市第8位配對成功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最終,37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懸液第一時間被送往患者所在醫院,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而歐陽宏也成為全國第79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2018年福建省首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現役軍人。­  「獻血能救人,獻造血幹細胞則能直接地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都很有意義。」23日,已經回到武警龍巖支隊的歐陽宏對記者說,只要能讓別人的生命延續,他義不容辭。
  • 捐出造血幹細胞救表哥
    「你表弟的造血幹細胞在你體內穩定植活,目前骨髓等檢查一切都好,沒有白血病殘留!」近日,寧波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歐陽桂芳高興地把複查結果告訴了患者許先生。2019年初,許先生的血三系再度下降,上海專家建議其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半年的等待後,許先生也沒有等到合適的供者。2019年10月,身體每況愈下的許先生來到寧波市第一醫院江北分院的血液腫瘤科就診。寧波市第一醫院血液科盛立霞副主任醫師立即為其複查骨髓,骨穿證實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已經進展轉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
  • 6歲男童移植造血幹細胞挽救95公斤"胖爸爸"(圖)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病房裡,31歲的鄧先生與兒子晨晨昨天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與常見的父母向子女移植不同,作為北京市臍血庫首例「子救父」的病例, 6歲的晨晨還將為挽救95公斤身患白血病的「胖爸爸」而進行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