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馬華
5月6號凌晨4點06分,青島市中心醫院骨髓移植中心內,來自海南省海口市一名男性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到一名男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體內。
圖為造血幹細胞輸入成功 馬華 攝
疫情下,一場從海口到青島,跨越兩千餘公裡的愛與生命的傳遞,在膠州灣畔暖心上演。
去年8月,33歲的患者因全血細胞減少、感染性休克到青島市中心醫院就診,經全面診斷,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且並發敗血症、肝膿腫、直腸感染、肺炎等。去年10月30日,經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韓明哲教授、趙洪國教授遠程會診,患者進移植倉行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免疫抑制治療及臍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但未取得預期療效。然後醫院血液科團隊調整了治療方案,在做好患者及家屬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經輸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療,闖過了感染、心衰、出血等難關後,創造出了二次移植時機,為治癒疾病再增希望。
今年3月,經過多方尋找,終於在中華骨髓庫找到配型9/10相合的遠在海口市的供者。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青島和海口兩地相關部門啟動緊急流程,僅1個多月完成了供者查體。
5月5日下午2點,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完畢,志願者把採集好的235毫升幹細胞混懸液放到幹細胞轉運箱中,乘坐當天下午5點的飛機從海口出發,緊急護送至青島流亭機場。深夜23:00,到達機場。早在流亭機場等候多時的血液科副主任李穎接到志願者以及志願者送來的寶貴的「生命種子」,緊急趕往醫院。
5月6日凌晨4點06分,青島市中心醫院李穎副主任進倉將這份跨越2000多公裡的造血幹細胞輸入患者體內。
5月6日上午,因為考慮到重型再障異基因移植需要更充足數量的造血幹細胞,供者再次捐獻135毫升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再次從海口乘機當晚送到了青島。青島市中心醫院血液科主任王玲順利與志願者完成交接後,直奔醫院進倉再次為患者輸注供者造血幹細胞。目前,患者狀態平穩,正在密切觀察中。
「愛心傳遞,生命至上,體現了青島市中心醫院骨髓移植技術日漸成熟,是團隊協作讓這麼重症、高危的患者存活下來並等到了合適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機會;更離不開骨髓庫供者及志願者們無償獻血和無私奉獻精神,保駕護航,疫情期間不懼風險,接連兩天往返奔波,為患者送來造血幹細胞。」李穎說:「讓我們一起期待生命的種子萌芽成長,願患者儘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