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感謝全院上下的關懷,感謝醫護人員這些天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12月22日,在經歷了近20天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的王先生終於康復出院了,這也標誌著安慶市立醫院成為安慶市首家能夠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當天上午,該院黨委書記鍾勝,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建代表院領導班子和血液內科醫務人員專程為王先生送行,並送上祝福。
12月2日,安慶市立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正式開倉,患者王先生帶著醫院領導班子和醫務人員的鼓勵和祝福走進了移植病房,入倉接受治療。
進倉後,王先生在全環境保護的移植病房內經歷了超大劑量的化療預處理,安全度過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造血、免疫重建的過程,在幹細胞回輸後的第8天、第9天粒細胞、血小板分別植入,經過10幾天的精心治療後,患者王先生的骨髓造血開始重建、血象恢復,並於18日轉至普通病房。「按照治療規範,患者還要經歷一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來說患者經過兩個多禮拜的治療,身體康復情況很好,達到了造血和免疫重建的目的。」血液內科主任姚福生表示,王先生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得成功標誌我院在血液疾病診治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也為下一步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奠定了基礎,增添了信心。
通常移植患者在倉內需要待20天左右,這對患者身體和心理來說是雙重考驗。正如王先生所做的「進倉如同煉獄,出倉脫胎換骨」對聯一般,18天的移植倉治療讓他涅槃重生,終身難忘。作為醫院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王先生的病情牽動著血液內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心。為了確保移植過程順利,科室主任姚福生和宣元芬副護士長始終堅守在一線,全科醫護人員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醫護人員每天除了給予患者藥物上的治療,還要為他實施「身心雙重護理」,每天近2小時的心理聊天疏導更是讓王先生樹立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姚福生主任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分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兩種類型,而此次對王先生實施的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主要是通過大劑量放、化療清除患者體內的腫瘤,而這種處理足以摧毀患者的造血及免疫功能,之後再將採集好的自體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給患者,使患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這項技術經常用於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高危淋巴瘤等罹患惡性血液病及難治性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療。
張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