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語文體學角度來看,科技英語有顯著特點,就是重敘述邏輯上的連貫及表達上的明晰與暢達,避免行文晦澀,力求平易、精確和客觀。藍譯編譯通過分析不同學科領域的科技英語文本,涉及到包括名詞化結構、被動語態、分詞結構等科技英語常見句型結構,發現科技英語中一些常見句型的翻譯是有規律可循的。具體如下:
一、名詞化結構的翻譯。在科技英語文體中,名詞化結構是一個常見的句型結構。所謂名詞化就是把一個句子中表示某個具體動作的動詞轉變成其相應的名詞短語形式,這樣一來,使得整個句子更為簡潔、信息量更大。翻譯這類結構的時候可考慮將其轉化為一個動賓結構,或者仍舊將其譯成相應的名詞,總之,目的是使漢語譯文在邏輯關係上更為清晰易懂。
二、被動語態的翻譯。與漢語相比,英語科技文體傾向於避免帶有主觀色彩的敘述,運用被動語態使敘述更為客觀、真實。此外,在英語被動結構中,重要的信息被放在句中主語的位置上,也起到了強調重要信息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將科技英語中出現的被動語態譯成漢語中的主動結構;當然,也有少數情況為了特別強調被動動作或者是為了突出被動含義,可考慮將其譯為漢語被動句。
三、分詞結構的翻譯。分詞結構是英語中一種常見的語言現象,在傳統語法中,-ing分詞被稱為「現在分詞」,-ed 分詞被稱為「過去分詞」。這兩種形式的分詞結構最根本的區別不在於「時間」上,而是在「體」和「態」上的區別。-ing分詞有主動和進行的意義,而-ed分詞則有被動和完成的意義。由於英漢兩種語言表達的方式不同,機械地把分詞結構逐字譯出會使人感到譯文生硬晦澀,不能確切地表達出原句的意思。因此,如何將分詞結構恰當地譯出,是在翻譯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ing分詞結構兼有動詞、形容詞、副詞三項特徵。在句中可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在句中它可以作定語、狀語、補語等。-ing分詞作狀語時,翻譯應根據前後文,綜合全句,透過句子的表層結構,適當地加入相應的連詞,挖掘出深層的邏輯關係,使句子前後連貫。而-ed分詞結構在科技英語文體中一般用作後置定語,翻譯時往往要將它們譯為漢語的前置定語,具體而言,將其表達為「……的」來修飾英文原句中的先行詞。
根據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提倡的動態對等主旨「最貼近源語信息的自然對等」,「動態對等」原則特別適合於科技翻譯,即要做到語言的客觀、準確、規範。以上是對科技英語文體中出現的一部分常見句型的翻譯探討,可見在科技英語的翻譯過程中,要實現好的信息傳遞效果,做到內容的準確性以及表達的規範性並重,是有規律可循的。